雨养农业才是黄土高原农业的希望,全膜双垄沟马铃薯种植最为有效

浩润与世界 2024-11-19 02:49:39

前些天发了几篇关于黄土高原推山造田的文章,很多朋友留言,说是推地容易种地难,而黄土高原最是缺水,如果没有水的浇灌,很难在黄土高原上种好地。

实际上,在黄土高原上,水地占比连千分之一都不到,无论是传统的种植,还是经过推山造田之后改造的梯田,绝大多数的新增土地,将仍然靠天吃饭。

不是黄土高原的人很难理解,无水浇地的农田怎么能种出庄稼,但事实上,这完全就是杞人忧天了,黄土高原自古以来都是靠天吃饭,祖祖辈辈都是望天收。

推山造地的成本是很高的,而之所以作为贫困地区的黄土高原的人们还这样做,大家想过原因没有?是钱多的没地方花吗?

显然不是,贫道也不卖关子,直接说答案了,机械出现也不是一天两天了,之所以现在大规模推山造田,主要原因还是,降水线北移的效应明显,黄土高原雨养农业的春天来了。

贫道所说的雨养农业,就是仅仅凭借着大气降水,就可以满足农作物全生育期的需水量的一种栽培方式,而这种栽培方式,自黄土高原农业诞生以来,就一直延续至今。

如果有兴趣,看看过去的资料就会发现,很多秦汉时期的农书当中,即便是关中地区的农业,也是以雨养农业为主的。

当然,雨养农业没办法做到旱涝保收,这也是为什么大秦王朝在郑国渠修建之后才会国力大增的主要原因,而黄土高原的原住民,之所以会迁徙到平原地区进行农耕,也是同样的道理。

作为半干旱区的黄土高原之所以可以进行雨养农业,起决定性的因素有两个,一是降水量,二是蒸发量,降水量需要达到600毫米以上,而蒸发量虽然没有一个明确的数值,但需要持续保持耕作层的水分含量不低于15%。

在降水量方面,不要只看降水量的平均数据,而是要看本地数据,甚至是就地数据,因为黄土高原复杂的地形决定了,降水量十分不均衡,在平均降水量400毫米左右的地区,也是存在600毫米以上区域的。

这些区域,绝大多数以山区为主,因为小气候的关系,水汽在抵达山区之后,会有一段时间的滞留,在滞留期间,气流爬升会缓慢减负,把多余的水分变成降水,释放到山间。

黄土高原的一些区域,多云、多雾,尤其是夜间,因为气温下降迅速,很容易产生凝露现象,而露水也是一种有效降水,虽然一两天的露水量很小,但几十上百天的积累,量也不小。

下的是小雨,却有透雨的成效

这也是为什么在黄土高原的山区,越是乱石遍布的山坡,越是湿漉漉的缘故,因为石块更容易降温,更容易凝露,因此,石块周边的野草,总是生长的比其它地方更茂盛。

这些山地,就是雨养农业能够进行下去的保证,很多人一说推山造田,就认为要把山头全部推平,但实际上,梯田才是最适合小气候区域的模式,因为山头一旦推平,小气候就改变了,很难再出现比周围区域更多的降水了。

作为黄土高原核心区之一的甘肃,很多马铃薯主产区,都是靠着这些雨养山地完成的,这些山地出产的马铃薯,不仅个头均匀,而且营养物质积累得非常丰富。

为了留住地上水,甘肃的农技和科研人员,通过长时间的实践,拿出了全膜双垄沟的技术方案,这个技术可以很大程度地锁住地下水,留住天上水,有效扩大了山地马铃薯的种植面积。

因此,推山造田不说成本和效率问题,只是从实际出发,大规模的削平山头,作为本地人是绝对不会做的,能改造一些梯田,多用机械化解放出更多的入手,才是最迫切的事情。

0 阅读:0

浩润与世界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