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杀肯尼迪》:好莱坞再也拍不出来的电影

影视在左 2024-07-18 10:53:17

据媒体报道,美国前总统、共和党人特朗普7月13日傍晚在宾夕法尼亚州巴特勒市举行的竞选集会上遭“未遂刺杀”。美国舆论认为,在美国大选年背景下,这起“糟糕事件”表明美国政治极化加剧。

事实上,在建国历程不长的美国,政治极端化现象并不鲜见。

1865年4月14日晚,美国第16任总统亚伯拉罕·林肯在华盛顿福特剧院观看歌剧《我们美国的表兄弟》时遭人暗杀。

1901年9月6日美国第25任总统威廉·麦金莱在纽约州布法罗泛美博览会的音乐圣殿遇刺。

1963年11月22日12:30,美国第35任总统约翰·菲茨杰拉德·肯尼迪遭到枪击身亡。

1981年3月30日,第40任美国总统罗纳德·里根被子弹击中肺部,造成严重的内出血,但之后由于抢救及时得以迅速康复。

对于61年前的“肯尼迪遇刺案”至今仍没有破除阴谋论的质疑。虽然当时的“沃伦委员会”和1976年成立的白宫刺杀研究委员会一致认为奥斯瓦尔德是个人行动,但这样的调查结果并不能说服当时的美国民众。

很多人,包括新奥尔良的公诉律师吉姆·加里森,都坚信:肯尼迪死于美国的军事集团、政治权力、中情局、联邦调查局、极端分子等多重利益共同体的联合谋杀。

于是,以吉姆·加里森为主角的电影《刺杀肯尼迪》将肯尼迪遇刺为美国社会造成的撕裂与精神创伤,美国社会的混乱,各种极端思潮分子的反应等进行了全面且纵深的艺术化呈现。

《刺杀肯尼迪》是一部以围绕真实历史事件进行情节虚构的大胆影片历史悬疑犯罪题材电影。它为现实各方找到了情绪的宣泄口,提出了很多人内心的疑惑,控诉了人们想控诉的人、部门和组织。

在影片中,无论是左派,右派,极左,极右等势力都进行了表达,并通过主角团队对案件调查的深入揭露了不同角色之间的关系,以及他们在肯尼迪遇刺事件中所扮演的角色。

影片通过多线平行交叉叙事和镜头剪辑,凸显了肯尼迪遇刺案件的错综复杂以及嫌疑凶手们的恐怖与狡猾。影片也引用了案发后的新闻报道、纪录片、书刊内容、扎浦路德影片等大量现实中的调查线索与相关事实,营造出黑暗历史的真实感。

三个多小时的电影呈现了主角团多次的取证,对证人交叉问询以及反派势力的破坏。不过影片也没有把电影的重心淹没在这些纷繁复杂的信息呈现中,而是通过两场重头戏指明了影片要表达的主题。

其一,是男主与X先生的对谈情节。X先生的真实身份是五角大楼的高层官员,通过他的叙述,影片表达了对肯尼迪遇刺调查的不满。

X先生认为被捕的枪手李·哈维·奥斯瓦尔德,以及枪杀奥斯瓦尔德的酒馆老板杰克·鲁比、古巴人、黑手党等都是忽悠公众的烟幕弹。其目的是让民众乱猜,以防民众提出最重要的问题。比如,凶手为什么要杀肯尼迪,肯尼迪遇刺谁会得到好处,谁有权力掩饰这惊天大案,到底是谁干的?这些重要问题才是肯尼迪被刺杀后该向公众交代的。

其二,是男主在陪审团作出判决之前,男主在法庭的辩护词。

通过男主的辩护词,电影表达了对肯尼迪遇刺事件的看法(不一定是事实情况):肯尼迪遇刺是一场政变,由狂热的受训冷战战士完成,达拉斯警方有份策划的暗杀,是他撤退越南决定的最直接的悲剧性结局。

在肯尼迪总统之后的几年,罗伯特·弗朗西斯·肯尼迪、马丁·路德·金这些承诺改变与和平的人,也遭到战争拥戴者的谋杀。他们的遇刺同样被转归结为某个狂热杀手的个人行为,但真正的杀手却是那些逍遥法外的当权者。

另外,影片通过X先生和吉姆·加里森之口都强调:战争在美国是大生意,一年价值8000亿美元,肯尼迪总统是被政府高层策划的阴谋所杀害,参与国防部和中情局密谋的有克莱·肖、特勤处、联邦调查局和白宫,“还有埃德加·胡佛、林登·约翰逊,都是该事件的共犯”。

说实话,如果对历史悬疑犯罪题材不感兴趣,《刺杀肯尼迪》这部片长近3个半小时的电影,对于很多人而言是枯燥、乏味的。但是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这部电影又非常值得重温。

因为尽管影片在某种程度上呈现了美国本质是军事与工业结合体政权的国家,但也用一整部影片致敬了公诉律师吉姆·加里森和他的调查团队所做的努力,呈现了他们追求真相的无畏精神与求索品格。

此外,作为一部基于历史事件虚构的电影,它在内容探讨的深度、复杂度、犀利度等层面都是极其难得的,在现在的好莱坞再也看不到类似的品质电影了。

0 阅读:0

影视在左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