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丨小稚
关于婆媳关系,很多人常说的一句话,便是十年看婆十年看媳,这句话顾名思义,说的就是婆婆在年轻的时候对待儿媳的态度,就是等到自己老了以后,儿媳对待她的态度。
但是,这话绝对准确吗?
未必。
这句话建立的前提,是把两个人的三观和品行,笼统地放在同一个思维方式里才能成立,然而现实却是:每个人的想法都不一样,如果彼此的基本思维模式不同的话,很多时候是没法沟通的,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也不纯粹是遵循着你对我好,我就对你好,或者你对我不好,我也对你不好的逻辑,其中起到影响作用的可以有太多东西。
比如,有一种儿媳,她们永远都不会孝顺公婆。
这点绝对不是我在危言耸听,而是在现实的生活中,已然见到一些相似的例子。有些人年轻的时候对儿媳挺好的,什么都替下一代着想,可以说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都不夸张,但是等到生命的晚年,他们还是有可能会被狠狠嫌弃,被吐槽,儿媳就连基本的尊重都做不到,更别说孝顺。
这样的人,虽然在生活中不占据主流,但绝对是有的。
而这样的人,基本也都有着相同的思维,简单来说就是:她们只记仇不记恩,不管公婆为她们做什么事,或者拿了什么钱,她们都认为理所应当,丝毫不会有感恩的心态。但是在这个基础上,一旦公婆有什么地方做得不好的话,她们却绝对会记仇,甚至会把这件事当作一个习惯,来记一辈子,很多年后还会拿出来说。
事实上,婆媳关系里也不例外,两个人能够相处和睦,必然需要的是相互尊重,也需要相互了解。
人与人之间,由于成长环境的不同,在很多地方有分歧是很正常的事,不光是夫妻之间,或者婆媳之间如此,包括父母和孩子相处,都免不得会遇到这种情况。
如果自己不能适当学会换位思考的话,很容易就会感觉看谁都不顺眼。
前段时间,我认识的一个女生,跟我吐槽她的公婆。她说起来特别气愤,说婆婆早上6点多就做饭,非要她大早上起来吃,烦得很,说公婆整天待在家里也不出门,看得她心里很生气,去客厅穿睡衣都不方便等等。
反正就是认为她的公婆,就没有任何优点可言。
但是,说实话,站在一个客观的立场,我看到的东西是什么呢?第一,是她生了孩子以后,公婆抛弃自己原先在镇上安逸的生活,抛掉他们的社交圈,来城里帮忙带孩子,这一点其实她应该是有感恩心态的;第二,她的公婆在这里不认识人,肯定没地方可去,只能待在家里,指不定他们自己也很无聊,很想念老家的生活,只是没有说出来而已;第三,她的婆婆早上起来给一家人做早饭,并且叫她起床,这更是人之常情,在家的时候,多数人的父母也是这样的吧。
等等。
看吧,很多事情换一个角度,看到的东西就会截然不同。
同样是公婆来带孩子,我的一个大学同学,也曾面临这样的情况,甚至她的婆婆话还要多一些,特别喜欢唠叨,不光是她很烦,她的老公有时比她还烦,经常在言语上怼她妈,让她少说一点话。
而她是怎样做的呢?
她经常在背后说她的老公:你妈来帮我们带孩子,一把年纪了,也很不容易,你对你妈妈说话尊重一点,不要动不动就不耐烦的态度。
她给我们也是这样说的:虽然我婆婆话很多,我不否认,我有时会比较烦,在心里翻白眼,但我还是很感谢我的婆婆,因为有了婆婆在,让我带娃轻松了很多,有人搭把手真的不一样,我也能很快回归职场,基本没有耽误任何工作,下班回来以后,饭一般也做好了,这些都是我婆婆带给我的。
因此,她在平时的生活中,对婆婆还是很好,经常给婆婆买各种东西表达感谢,就连她的婆婆自己都说:我这个儿媳,比我儿子好多了。
有感恩之心的人,才能在婆媳关系里,找回正常的相处模式。
真实的生活中,有的婆婆,可能一开始会把儿媳当作假想敌,但是与此同时,其实也会有一些儿媳,从一开始就没有正视跟婆婆的关系,也没有端正自己的心态,有了先入为主的想法后,把婆婆率先当作假想敌,在这个前提下,就很容易去挑剔婆婆的不是,看到的东西也很偏激。
事实上,真要是去挑刺的话,任何人都逃不过吐槽。
一个没有感恩之心的儿媳,永远都不可能孝顺公婆,她们只会嫌弃公婆做得不够多,只会在攀比中,贬低公婆的一言一行,却做不到客观看待问题,也无法正视自身的偏激。
我妈有一个朋友,平时的生活中看着还不错的一个人,但是她对待公婆就是这种态度,她的公婆在农村种地,经常给他们送自己种的菜来,她还要嫌弃东西不好。有次我妈就说:“要是我家婆婆这个年纪,还能给我种送的菜来,一说明老人身体好,不需要我们操心,二说明能够记着我,我已经很开心了。”
很多事情,换一个角度,换一种思维,就会发现自己原本可能是在庸人自扰而已。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