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面之敌12万,他却向东突围,部下说是以卵击石,结果一战成名"
1946年夏,豫西大地上演了一场惊心动魄的突围战。一支仅有6000多人的队伍,面对四面合围的重重包围,他们的指挥官做出了一个令所有人都难以置信的决定。
"旅长,东面可是有四个整编师啊!足足十几万人马,还修筑了十几道防线,这不是寻死吗?" 参谋长忧心忡忡地说道。
可这位指挥官却露出了高深莫测的微笑:"正因为东面兵力最多,敌人才最想不到我们会往这个方向突围啊!"
这位指挥官是谁?他为何要在众人反对的情况下,偏偏选择了这条"必死之路"?更令人难以置信的是,这个看似疯狂的决定,竟让他创造了一个军事奇迹!
一、命运多舛的一旅
1944年的豫西,日军的铁蹄依然在这片土地上肆虐。9月的一个清晨,在豫西山区的一个小村庄里,一支特殊的队伍正在秘密组建。这就是后来赫赫有名的豫西抗日先遣支队,也是一旅的前身。
当时的先遣支队规模并不大,只有三个营,总共不到两千人。但这支队伍里却汇聚了一批经验丰富的老红军指战员。支队长张国华就是参加过长征的老红军,副支队长吴德和政委李林也都是在战火中摸爬滚打多年的老革命。
建队之初,条件异常艰苦。很多战士连一双像样的布鞋都没有,有的甚至光着脚板走路。武器装备更是短缺,每个排只有一挺捷克式轻机枪,其他战士大多数拿着从敌人手里缴获的老套筒和步枪。
但就是这样一支装备简陋的队伍,却在豫西地区打出了赫赫威名。1944年10月,先遣支队在确山地区设伏,一举歼灭了日军一个运输中队。这次战斗不仅缴获了大量军用物资,更重要的是打出了军威。
随后的几个月里,先遣支队采取灵活机动的游击战术,在豫西地区频频出击。他们白天隐蔽在山区,夜间突袭敌人据点。当地百姓给他们起了个绰号叫"夜老虎"。
1945年春,一个情报员从县城回来报告说:"日本鬼子在城里都不敢随便出门了,一听说'夜老虎'就害怕。"这句话在支队里传为佳话。
到了1945年夏天,先遣支队已经发展成为一支拥有五千多人的劲旅。他们不仅装备得到了补充,战斗力也显著提升。在一次次战斗中,队伍里涌现出了许多战斗英雄。其中就包括后来在突围战中立下大功的侦察参谋李全。
1946年初,为适应新的形势需要,豫西先遣支队改编为中原野战军第一旅。皮定均临危受命,担任旅长。这位在平型关战役中就崭露头角的指挥员,给一旅带来了新的战术思维。
皮定均上任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加强部队的训练。他常说:"战场上一分钟的胜负,往往取决于平时一百天的准备。"在他的带领下,一旅进行了大量实战演练,特别注重夜间行军和穿插作战。
这些训练为后来的突围战打下了坚实基础。当时没人知道,这支在豫西崛起的部队,即将面临建队以来最严峻的考验。而他们的表现,将在中国军事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1946年6月,国民党军队开始对中原解放区发起大规模"围剿"。一场惊心动魄的突围战,正在酝酿之中...
二、四面楚歌的绝境
1946年6月25日,皮定均站在一处高地上,通过望远镜仔细观察着四周的敌情。这一天,敌军的包围圈已经完全合拢,一旅陷入了真正的四面楚歌之境。
东面的情况最为严峻。刘峙将他的主力部队——第一兵团的四个整编师部署在这里,总兵力达到13万之众。这些部队不仅人数众多,更令人头疼的是他们已经构筑了一道又一道的防线。
"报告旅长,东面又有新的发现!"一名侦察员快步跑来,"敌人在原有工事基础上,又增设了三道交通壕,还在重要路口设置了碉堡。"
这个消息让在场的指挥员们都皱起了眉头。要知道,这些交通壕不仅便于敌军机动,更是一道天然的反坦克壕沟,大大增加了突围的难度。
南面的情况同样不容乐观。长江如一条巨龙横亘在那里,江面足有800多米宽。6月正值汛期,江水暴涨,水流湍急。一旅没有船只,要渡过这样的天险谈何容易。
一位老交通员回忆起1938年军队渡江的经历说道:"即便是在准备充分的情况下,渡江也是一件极其危险的事。现在敌人在对岸布置了重兵,贸然渡江无异于自投罗网。"
北面看似是三个方向中敌人最少的一处,但自然条件却格外恶劣。黄淮平原上纵横交错的河网构成了天然的屏障。一位当地向导指着地图说:"这个季节,光是主要河流就有七道需要渡过,更别提那些被雨水淹没的低洼地带了。"
这几天的连续降雨,使得北面的情况更加糟糕。很多小河沟都已经变成了不小的水面,泥泞的道路也给行军带来了极大的困难。
而西面,虽然是主力突围的方向,但此时已经布满了追兵。情报显示,敌人的预备队正在向这个方向集结,妄图一举全歼这支让他们头疼的部队。
"这些天,敌人的飞机每天都在上空盘旋侦查。"通信连长指着天空说,"他们显然是想要切断我们所有可能的突围路线。"
就在这时,一名通信员匆匆跑来:"紧急电报!"皮定均接过电报,上面写着:"敌军又调集了一个师的兵力,正在向东面集结。"这意味着东面的敌军很快就要突破15万大关。
形势似乎已经到了最危急的时刻。敌军的包围圈就像一个巨大的磨盘,正在一步步收紧。时间已经不容许过多的犹豫,必须尽快做出突围的决定。
但是,面对这样的四面楚歌之势,到底该往哪个方向突围?这个问题不仅关系到一旅6000多名指战员的生死,更关系到能否继续牵制住敌人主力,为我军主力部队的战略转移争取宝贵的时间...
三、出人意料的抉择
1946年6月25日深夜,一旅指挥部里灯火通明。一场决定全旅生死存亡的军事会议正在进行。桌上摊开着一张详细的地形图,周围站满了各营连的主要指挥员。
"按照常理,敌人最强的地方就是最危险的地方,我们应该避开东面的主力。"一位营长指着地图说道,"不如我们分批向北突围,虽然要多渡几道河,但总比正面碰上敌人的主力强。"
"北面看似敌人少,但这个季节河水泛滥,部队一旦陷入水网地带,后果不堪设想。"参谋长提出了不同意见,"我建议跟随主力向西,至少遇到危险时还能得到支援。"
争论持续了近两个小时,意见始终无法统一。就在这时,皮定均站了起来,指着地图东面说:"同志们,我们偏偏要从这里突围!"
会议室里顿时一片哗然。"旅长,东面可是有15万敌军啊!"一位连长忍不住说道。
"就是因为东面敌人多,他们才想不到我们会往这个方向突围。"皮定均敲着地图说,"我刚收到情报,敌人第一兵团的四个师之间并不是完全连成一片,特别是在两个师的结合部,还存在相当大的空隙。"
接着,皮定均详细分析了突围的三个关键优势:"第一,向东突围可以把敌人主力吸引过来,为我军主力转移争取更多时间。第二,敌人的四个师虽然兵力众多,但他们之间的协调不够默契,这就给了我们可乘之机。第三,敌人认定我们不敢向东突围,这种轻敌心理正好可以利用。"
会议室里渐渐安静下来,但仍有人提出疑问:"可是敌人在东面修筑了十几道防线,还有大量碉堡工事,我们怎么突破?"
"这确实是个难题。"皮定均点点头,"但是我注意到天气预报显示,这两天可能会有大暴雨。暴雨天气能见度很低,正好可以掩护我们的行动。如果能赶在暴雨时分出发,趁着敌人视线不好的时候,从他们想不到的地方突围,成功的机会就会大大增加。"
就在这时,外面传来一阵雷声,紧接着豆大的雨点开始砸在屋顶上。皮定均走到窗前,雨势越来越大,几米之外的建筑物都已经看不清楚了。
"命令部队立即做好准备,两小时后开始行动!"皮定均当机立断下达了命令,"现在敌人一定认为在这种天气下我们不会轻举妄动,这正是我们的机会!"
一声令下,各部队迅速行动起来。为了确保突围的成功,皮定均还制定了一个详细的突围方案:先由侦察分队摸清敌军结合部的具体位置,然后以一个营的兵力佯攻正面,吸引敌人注意力,主力则从侧翼的空隙中突破...
四、暴雨中的奇袭
6月26日深夜,豫西大地上电闪雷鸣,瓢泼大雨倾盆而下。正当敌军在各个防线上躲避风雨时,一支队伍悄然向东推进。
"报告,前方500米处发现敌军岗哨!"一名侦察兵匍匐着爬回来报告。皮定均立即下令部队停止前进。雨声掩盖了脚步声,但不能掉以轻心。
侦察参谋李全带着两名突击队员,利用雨幕的掩护,悄悄接近了敌军岗哨。这些岗哨正蜷缩在简易帐篷下避雨,完全没有察觉到危险的临近。李全他们迅速解决了岗哨,为大部队清除了第一个障碍。
"前方50米有一道交通壕,里面有敌军巡逻。"又一个侦察小组返回报告。这道交通壕是敌军两个师的分界线,也是皮定均选定的突破口。
根据预定方案,三营在正面展开,制造出一支大部队准备强攻的态势。敌军果然上当,立即调动兵力加强正面防守。就在这时,一营和二营从侧翼的薄弱处悄然插入。
"轰!"一声炮响划破夜空。这是佯攻部队发起进攻的信号。敌军阵地上顿时号角齐鸣,机枪扫射,照明弹将夜空照得如同白昼。
然而,这些火力都集中在三营的方向。一营和二营趁机快速穿过了敌军的第一道防线。当敌人发现上当时,已经来不及了。
突破第一道防线后,一旅并没有停下脚步。皮定均深知,只有趁着敌人还没有反应过来,快速突破多道防线,才能真正跳出包围圈。
"同志们,现在是最关键的时候,大家要屏住呼吸,连续突进!"皮定均低声命令道。部队就像一条长龙,在雨夜中悄无声息地穿行。
突然,前方传来一阵马达的轰鸣声。原来是敌军的一支运输队正好经过。情况危急,一旦与敌人遭遇,必然会暴露行踪。
关键时刻,通信连长想出了一个主意。他带着几名战士,打着手电筒在远处晃动,装作是敌军的指挥信号。运输队果然改变了方向,绕道而行。
就这样,一旅利用连夜大雨的掩护,像一把尖刀一样,悄然插入了敌军的防线之中。当天亮时分,他们已经突破了敌军的五道防线。
敌军的指挥官直到第二天早晨才发现异常。"不好,让他们跑了!"愤怒的刘峙立即下令全线搜索,但为时已晚。皮定均率领的部队已经突出了最危险的区域,正向大别山方向疾进。
这时,天空放晴了。阳光照射下,泥泞的道路上留下了一串深深的足迹,这是一支英勇部队创造奇迹的见证...
五、历史性的胜利
突破敌军防线后,一旅的考验并未结束。前往大别山的路上,他们还要穿越复杂的地形,躲避敌军的追击。皮定均命令部队白天隐蔽,夜间行军,每次休息不超过两小时。
"弟兄们,再坚持一下,前面就是大别山了!"6月28日晚,皮定均指着远处起伏的山影说道。然而就在这时,一名向导带来了一个令人担忧的消息:前方的桐柏山区驻扎着一支3000人的国民党地方部队。
面对这个情况,皮定均决定采取智取的方式。他派出一个小分队,打着国民党军队的旗号,谎称是奉命追击共军的部队。这个计策果然奏效,地方部队不仅放行,还主动提供了一些给养补给。
7月初,一旅终于进入了大别山区。但此时部队的状况已经十分困难,许多战士的鞋子已经完全磨破,有的甚至赤着脚在走路。粮食也已经消耗殆尽,只能靠野菜和老乡接济维持。
一位老乡看到战士们的困境,主动把家里仅存的一袋粮食送了过来:"你们能在这么多敌人的包围中突围出来,真是了不起!这点粮食虽然不多,但也算是我们的一点心意。"
7月10日,一旅遭遇了最后一次危机。一支国民党追击部队突然从侧翼包抄过来,双方在一处山口展开激战。战斗持续了整整四个小时,一旅付出了30多人伤亡的代价,终于突破了这道防线。
7月15日,一面鲜艳的红旗出现在苏皖解放区的哨卡前。哨兵起初还以为是敌人的诡计,直到看清了皮定均的面孔才确认这真的是传说中已经突围成功的一旅。
"皮旅长,你们可让我们好等啊!"苏皖军区的首长紧紧握住皮定均的手说道。这一天,整个解放区沸腾了,人们纷纷走上街头,夹道欢迎这支创造了军事奇迹的部队。
统计显示,在这次突围中,一旅不仅保存了主力,还成功牵制了敌人15万大军近一个月的时间,为我军主力的战略转移赢得了宝贵的时机。
这次突围战的胜利,不仅为中国军事史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更为后来的作战提供了宝贵的经验。1955年,在中国人民解放军首次授予将军军衔时,皮定均被授予中将军衔。而当年那个让敌人闻风丧胆的"一旅",也在解放战争中立下了赫赫战功。
数十年后,有人问起当年为什么要选择向东突围,皮定均说了一句让人深思的话:"战争就是要出其不意,攻其不备。有时候,最危险的地方反而是最安全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