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亿加注氟化工!巨化股份逆势加码西部,砍掉36万吨工业硅

新筠评国际 2025-02-20 12:11:45

2月18日,巨化股份抛出年度最大手笔投资——联合控股股东向甘肃子公司增资59亿元,将注册资本从1亿元暴力拉升60倍。这场总投资196.25亿元的加注,直指氟化工产业新一轮周期拐点。公告显示,项目达产后年均净利润可达10.68亿元,相当于再造1/3个当前巨化股份的盈利能力。

淘汰36万吨工业硅的深意

与2023年披露的规划相比,此次方案出现重大战略调整:砍掉原计划的36万吨工业硅、10万吨多晶硅产能;缩减12.5万吨含氟聚合物中的PVDF等装置;集中火力投向四氟丙烯(R1234yf)、聚四氟乙烯(PTFE)等高端氟材料(含90万吨离子膜烧碱、年产40万吨氯化钙)。

这背后折射出两大行业剧变:多晶硅价格从30万元/吨高位暴跌至6万元/吨,工业硅全行业亏损面超40%。巨化选择主动避开产能过剩红海,将弹药投向技术壁垒更高的第四代制冷剂及特种氟聚合物——这正是《基加利修正案》强制替代HFCs制冷剂的战略方向,全球市场缺口预计2025年达50万吨。

西部能源+东部技术的化学反应

项目选址甘肃玉门绝非偶然:电价成本直降40%:当地0.25元/度的优惠电价,对比浙江0.42元/度的工业电价,仅电费每年可节省超5亿元;资源协同效应:配套建设的90万吨离子膜烧碱装置,可消化巨化本部氟化工副产盐酸;政策红利加持:享受西部大开发15%所得税优惠,叠加玉门市"一事一议"专项补贴。这种"东部技术+西部资源"的产业迁移,正在重构氟化工竞争格局。项目规划的3.5万吨R1234yf产能,相当于当前全球总产能的70%,有望在制冷剂换代潮中抢占定价权。

氟化工新周期的胜负手

此次布局暗合三重产业逻辑:技术代际差:第四代制冷剂专利2025年到期,中国企业迎来弯道超车窗口;环保倒逼升级:欧盟碳关税倒计时,低GWP值产品成出口刚需;国产替代加速:5G基站用PTFE、新能源车用FEP等高端材料进口依存度仍超60%。值得关注的是,被砍掉的PVDF(锂电粘结剂关键材料)恰是2022年暴涨10倍的明星产品。对此,业内人士分析:"巨化在锂电池材料领域选择错位竞争,转而聚焦技术要求更高的半导体级氟材料,或是为避开宁德时代、比亚迪等巨头的供应链博弈。"

千亿赛道的新变量

据中国氟硅有机材料工业协会预测,2025年我国高端氟材料市场规模将突破1200亿元。此次196亿投资背后,实则是氟化工企业从"规模扩张"向"技术卡位"的战略转折。当行业从大宗商品属性转向技术驱动,巨化能否借西部跳板实现高端突围,或将成为传统化工巨头转型升级的试金石。

对此,您怎么看这一项目的投资?

0 阅读:207
新筠评国际

新筠评国际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