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公爵位是从一品。
欧阳修《新唐书》卷四六《百官一》:
“凡爵九等,一曰王,食邑万户,正一品;二曰嗣王、郡王,食邑五千户,从一品;三曰国公,食邑三千户,从一品。”
国公的代表人物集中在明朝。
明朝丞相李善长为韩国公,其他文官很少有国公爵位,明朝国公爵位最多的是武将,尤其是开国武将。
徐达魏国公,常遇春鄂国公,李贞、李文忠都是曹国公,邓愈卫国公,汤和信国公,冯胜宋国公,傅友德颍国公,廖永安楚国公,胡大海越国公,黔国公沐英,英国公张辅,还有一些是死后追封国公的。
公侯伯子男五等爵的萌芽在商朝,真正起源在周朝,但一开始只封给宗族血亲,秦国以军功赐爵打破了贵族对五等爵的垄断,使得有军功的庶民也能够封五等爵。
汉朝的国公爵位并不明显和出名,因为汉朝是二十等爵制,当时最出名的反而是侯爵,如冠军侯霍去病等。
东汉和魏晋的爵位也是侯爵和五大夫居多,公爵中有国公、郡公、县公三种。
南北朝也是差不多,隋唐改进后,爵位分为九等:国王、郡王、国公、郡公、县公、侯、伯、子、男。
隋朝国公代表人物有越国公杨素、唐国公李渊、荣国公来护儿、许国公宇文述等。
唐朝国公大量封给了皇族李姓宗室子弟,功臣和文官中的代表有胡国公秦叔宝、郧国公殷开山、鄂国公尉迟敬德、赵国公长孙无忌、梁国公房玄龄、莱国公杜如晦等,其他有名的国公还有狄仁杰、高力士、宇文士及等。
宋代爵位分为王、郡王、国公、开国郡公、开国郡侯、开国县侯、开国伯、开国子、开国男,宋朝宰相和三公,食邑超过一万户就可以封为国公。
宋朝宰相更换非常频繁,而且宋朝崇文抑武,武将要建功封国公,也更不可能了。文臣中的国公有莱国公寇准、楚国公范仲淹、荆国公王安石、温国公司马光、楚国公欧阳修、鲁国公蔡京,其他程颢、程颐、吕夷简、丁谓、文彦博、韩琦等也都是国公。
清朝的国公是超品,但国公称号都没有了国名和地名,只是加了美号,如忠勇公等,没有太出名的。
尽管国公是从一品,但在宋明清时代,爵位和一到九品的文武官有很大区别,一般来说,除了开国功臣封国公外,之后的国公,仅仅只是赏赐和食邑,并没有任何实权,除非有其他的职称在身,否则国公本身并没有多大的权力,权力甚至都不如七品御史,可以理解为寓公。
其次,国公比皇族亲王和非皇族外姓王都要低一等,见到前者要行礼甚至下跪。
最后,国公一般为军功赐爵,所以只会大量出现在一个朝代的开国初年,一旦朝代进入稳定,不仅国公子孙会出现降等袭爵,国公的爵位新人也基本不会再出现了,如红楼梦贾府荣国公、宁国公几代之后,降等变成了一等将军、三品威烈将军,无实权,只有食邑,到贾宝玉一代,已经彻底没有爵位了。
在明代,功臣被朱元璋大量清理,中后期最有权的是宦官和内阁,国公后代并不能进入当时的权力中心。
国公是爵位不是官职!
清朝没有出名的?我就问大家听过鹿鼎公没有?
不是国王,是亲王吧,亲王下面是郡王,没有国王一说
没有非特殊情况下国公已经是做到头了,就算是追封成异姓王,大概率也是死后才有的殊荣
沐英是西平侯,后来追封郡王,黔国公是他二儿子沐晟
福康安贝勒爵你说不出名
汉后异姓不王,公等于异姓最高爵位。尊贵又以国,郡,县排名。享特殊国号的公爵基本极其荣幸了
要先搞清楚什么是爵位、勋位和官位这三者之间的关系区别
唐朝国公基本都是有贡献正面形象的!郡王就不一定了,而且安史之乱后郡王遍地走
我唐朝程咬金都不给介绍一下吗,脸都不给漏一下吗[笑着哭]
公是爵位,不是官职,一般有爵位的都有其他官职,手里有权才是硬道理,爵位只是好看
非皇族外姓王,干嘛瞧得起你一个国公
凉国公-蓝玉
放屁,红楼梦贾家降等到一定级别就不降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