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谁能配得上浙大?

元芳有看法 2025-04-02 11:06:32

马琰铭南下杭州,惊扰一湖春池。

近日,吉林大学副校长马琰铭,出任浙江大学校长。1972年9月出生的他,一举超越比自己大2个月的北京理工大学校长姜澜,成为目前最年轻的副部长级大学校长。

表面来看,浙大和吉大同属985高校,是从副校长到校长的逐级提拔,但实际意义远不止于此,颇有越级重用的意味。

一是从中上游985直接调入C9联盟高校,尤其浙大近几年势头强劲;二是马琰铭担任吉林大学副校长时间并不长,满打满算不过才三年半的时间,甚至连常务副校长都没有担任过。

对于马琰铭入主浙大,有人质疑他的资历不够厚实,说服力上多少差点意思。之所以质疑,无非两点,一是本硕毕业于延边大学,二是吉林大学段位稍欠。在质疑者眼中,即便是吉大校长调任浙大当校长,也属于重用,何况一普通副校长。

马琰铭并不是第一个被质疑的浙大校长。

当年林建华从重庆大学调到浙江大学当校长时,同样有人质疑他的实力,说他不是院士。后来杜江峰是院士了,又说他是中国科技大学的副校长,资历上也差点火候。

现在,资历稍逊的马琰铭,他们更加看不上了,既瞧不起人家的本硕出身,又嫌弃副校长资历太浅。感觉找个能配得上浙大的校长实在太难了。

林建华离开浙大后,以非院士身份出任北大校长时,也没有这么多质疑。

看到对马琰铭的质疑,想起2023年李路明出任清华大学校长时的情景。

李路明当年引发的质疑不比马琰铭少,坊间质疑的原因和对马琰铭一样,都是认为资历不足以胜任。李路明从清华大学的一名系主任、教授,到出任清华大学校长,仅仅只用了10年时间。

李路明直到2018年才当上清华大学航天航空学院的院长,2022年12月升任清华大学副校长,仅仅15个月之后再获擢升,直接出任校长一职。而且,李路明2023年11月才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和马琰铭同批入选。

按照过往惯例来看,清华大学校长的人选,大都成长于清华本校,基本上都由常务副职升任,以常务副校长居多,且都有多年的副职经验,但李路明却走得异常迅速,回看他的成长路径,有很多打破常规的地方。

相对于李路明,马琰铭更具突破性,他不但直接由非常务副职直接升任校长,而且还是从中上游水平的985异地升任C9联盟校长,职级和任职学校地位同时大幅上移。比杜江峰当年任职浙江大学时步子迈得更大。

从马琰铭的求学研究之路来看,算得上一路逆袭的典型,虽然后来成为行政领导,但从研究结果来看,他绝大多数的时间也用在了学术研究,在其从事的高压物理和计算物理研究上,在国内外学术圈也获得了普遍认可。

马琰铭当副校长的资历确实不深,但人家学术实力在那摆着,51岁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三次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试问有多少人能做到?

有人说,让浙大人自己当校长,好吧,你扒拉一下浙大现在的副校级领导,有一个院士吗?这些年调整的校长,你们左一个瞧不上,右一个看不起。浙大是强,近年来发展势头也很猛,但也不至于如此自负吧。

延边大学怎么了,再不济也是211。看看上海交大、哈工大、山东大学、中国农业大学等这些学校,现任校长全都是“双非”出身,连马琰铭都不如,人家也没说啥啊。

偏安东北的吉林大学,是高校中非常低调的大佬,但低调不代表实力弱,你就说比哪方面吧,都不落下风。

比人才储备,吉大的院士数量高居前三水平。比学术,吉大有多个国家重要实验室,像汽车、化学、法律、物理等等都是绝对的一流学科,尤其汽车工程专业,国内高校谁比得了?比管理人才,全国39所985高校,起码有五分之一的校长,皆来自吉大。像现任校长张希、北京师范大学校长于吉红、当过中国地质大学校长的现任东南大学校长孙友宏、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校长王云鹏等,都是从吉林大学走出来的。

要说不足,区位和气候才是吉林大学的软肋。她没有南方风物的俊秀,亦无一二线大城市的繁华。

我们经常把“学历不等于能力”挂在嘴上,向往英雄不问出处,崇尚不拘一格降人才,讨厌论资排辈的僵化,厌恶唯学历歧视等等,可一旦出现这种灵活用人的情况时,自己却下意识地想到“出身论”和“资历论”,曾经的认知成为射向自己的回旋镖。

放下成见,不要急于质疑和否定。马校长刚刚走马上任,先把人家给否定了,你都不给人家时间,怎么体现人家的能力和水平呢?

给马琰铭校长一些时间,不好吗?

2 阅读:286

评论列表

侠客浆胡

侠客浆胡

4
2025-04-02 23:06

浙大号称全国第三,这下延边大学的打脸来了,啪啪啪。

天佑

天佑

4
2025-04-03 05:35

德才兼备者都能胜任。

元芳有看法

元芳有看法

热点背后的冷思考,带您解锁时事热点背后的逻辑和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