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惨痛了!4月8日晚9时许,河北隆化县一老年公寓发生火灾致20人遇难。目前,19名未受伤人员也被紧急送医观察,公寓相关负责人已被公安机关控制。
从事发现场情况来看,这家地处乡镇街道的老年公寓,条件设施很是一般。周边并无太高大的建筑,整个养老公寓以平房为主,最高建筑不过是三层。这样的布局,不像住在高楼上那样存在疏散和解救难度,一旦遭遇火情时,平房是有利于人员疏散的。
而且,作为养老公寓来讲,和一般的家庭居住条件不同,不会放置大量的物品,可燃物相对较少,短时间内发生浓烟和烈火的可能性极小。
从事发时间上来看,是在晚上9点左右,这个时间点并不算是深夜。按照正常的管理规范,即便老人们都早早休息了,工作人员也绝不可能休息,毕竟养老院应配备24小时值班人员。
让人疑惑的是,在火灾发生时,难道那些老人就躺在床上一声不吭地被烧?老年人哪怕处于失能失语状态,或者说身有残疾,在面临被火烧的时候,也不可能发不出一点声音。腿脚不方便,人起不了床,喊两声总可以吧?
不管从时间上,还是从所处的居住环境,按道理来说,一旦发现火情,只要人员迅速到位,处置及时,本不至于发生如此严重的后果。遗憾的是,现实却是如此惨痛,一场完全可以把伤害降低到最低的火灾,最终却酿造了如此惨烈的一幕。
由此也可以看出,该老年公寓在应急处置方面存在着巨大的漏洞。当火灾发生的时候,工作人员到底在干什么?他们是否及时发现了火情?发现火情后又采取了哪些有效的措施?这养老公寓是否有健全的值班应急制度?等等,一系列问题亟待解答。
更为讽刺的是,这家起火的公寓还曾获评河北省一级养老机构,这样的荣誉与如今惨烈的事故形成了鲜明的反差,让人不禁对其所谓的“一级”资质产生质疑。
这家养老公寓,其成立仅仅9年时间,业务范围涵盖“养老、敬老、为老年人和残疾人提供住宿、饮食、生活护理等”。
另外,通过查询可知,该养老公寓涉及多起服务合同纠纷,甚至曾是被执行人,被执行总金额为1550元。这一信息虽看似金额不大,但却从侧面反映出该公寓在经营管理方面存在着诸多问题,这些问题或许也与此次火灾事故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去年8月1日,隆化县民政局联合县应急局、县消防大队、县交警大队、县医院等部门,在隆化县某养老服务中心开展了一场消防应急演练活动,其他区县还专门到现场进行了观摩学习。
演练组织者称,整个演练全程紧张、激烈、有条不紊。还称此次演练使养老机构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消防安全的重要性,提高了应急反应能力和自救互救能力,同时促进了民政、消防、医疗等部门间的协调配合,提高了整体应对能力。
现在来看,这次演练在现实火灾面前,似乎成了一个莫大的讽刺。这场“纸上谈兵”的演练并没有转化为真正应对灾难的能力,那些在演练中表现出的“成功”,在真实的火灾事故面前变得一塌糊涂。
实际上,这并不是承德市第一次发生养老机构火灾死亡事故。
早在2013年12月24日3时,承德市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围场镇的常乐福老年公寓就发生过火灾,那场火灾致使4人死亡,2人轻度烧伤。
在那次事故发生之后,当地曾进行过拉网式安全排查,旨在消除隐患,杜绝此类事故的再次发生。谁承想,12年之后重蹈覆辙,一场同样发生在养老机构,后果更为严重的悲剧再次上演。
养老院本应是老人们安享晚年的温馨港湾,如今却成了吞噬生命的危险之地。这背后反映出的不仅仅是个别养老院管理不善的问题,更是整个养老行业在安全管理、监督机制等方面存在的漏洞。
相关部门在发放资质、日常监管、应急演练落实等方面,是否真正做到了位?养老院自身在设施配备、人员培训、应急处置等方面,是否真正履行了应尽的责任?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去深刻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