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宣帝——有温情有作为的明君

水墨侠客 2024-05-30 10:06:47

刘询生于汉武帝征和二年(公元前91年),是汉武帝和卫子夫的曾孙,史皇孙刘进和妾王翁须的儿子。巫蛊之祸,襁褓中的刘询曾下狱,后被祖母史家收养,直到汉武帝下诏掖庭养视。

元平元年(公元前74年),霍光等大臣将他从民间迎入宫中,7月继位,时年十七岁。第二年改年号为“本始”。

刘询幼年,长期生活在民间,所以他对百姓的疾苦和吏治得失有所了解。

他在位时,励精图治,任用贤能,注意减轻人民负担,大力发展农业生产。当时的西汉王朝,政治清明、社会和谐、经济繁荣,史称“宣帝中兴”。

许平君是在宣帝还没当皇帝时嫁给刘询的,汉宣帝即位三年以后,霍光的妻子霍显想让自己的小女儿霍成君做皇后。

这个时候,汉宣帝下了一道千古传诵的诏书:“我在贫微之时曾经有一把旧剑,如今我十分的想念它啊,众位爱卿能否为我将其找回来”。大臣们明白了汉宣帝的意思,奏请立许平君为皇后。

这就是汉宣帝故剑情深的故事:贫贱不相离,富贵亦相知。

这道最浪漫的诏书,见证的是一位贫女与一位皇帝的爱情。刘询当皇帝后,并没有忘记自己落难民间时娶的糟糠之妻许平君,顶着霍家的压力立她为皇后。

当许平君病危时,要求刘询忘掉她,以天下为重,宣帝泪如雨下,内疚和悲痛之情无法言表。

刘询重情重义足以让天下人为之动容。从此之后,他勤俭勤勉治国,深察民间疾苦,雷厉风行整顿吏治,大汉王朝迎来了著名的中兴时代。这个时代成为两汉间政治最清明、经济最富足、军事最强盛、疆土最广等多项历史之最的盛世,他的文韬武略、中兴大汉永远留在了历史上。

黄龙元年(公元前49)冬,刘询得病,12月病重,因病死于长安未央宫,在位25年,享年43岁,谥号孝宣皇帝,庙号中宗,葬于杜陵。

他是西汉四位拥有正式庙号的皇帝之一。

杜陵位于西安市曲江新区(原雁塔区)和长安区交界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杜陵占地120多亩,是宣帝刘询的陵墓。

杜陵建于宣帝即帝位后,陵墓形如覆斗,平面呈方形,高29米,底部每边长430米,顶部每边长175米。杜陵南侧有10余方清代的祭祀碑石,碑石上只有清乾隆时陕西巡抚毕沅题立“汉宣帝杜陵”的字迹能够看清,其余字迹因为风雨的剥蚀,不能看清。

杜陵陵园平面呈方形,每边垣长430米、墙基宽8~10米,四面垣墙正中各辟一门,门址宽约85米。已发掘的东门遗址位于陵冢以东110米处,由门道、左塾、右塾和左、右配廊组成。

王皇后陵位于宣帝陵冢东南575米处。汉宣帝王皇后,卒于永始元年(公元前16年),合葬杜陵,史称“东园”。

许皇后陵,史称“小陵”,俗称“少陵”。位于杜陵南七八公里处长安区大兆乡司马村。因规模小于杜陵,故后人称之为少陵,少陵原之名应当与此有关。少陵墓封土规模略小于王皇后陵,亦呈覆斗形,存封土呈三层台,象征着仙人居住的昆仑山。许皇后,宣帝第一个皇后,卒于五凤四年(公元前54年)。

汉代以来,杜陵一直是长安的游览圣地,文人学士常会集于此,登高览胜,留下了许多诗篇。

其中最著名的是李白的《杜陵绝句》:“南登杜陵上,北望五陵间。秋水明落日,流光灭远山。”

2000多年过去了,陵墓的主人还在静静躺在地下,杜陵原风貌依旧。

这里已经成为杜陵生态遗址公园。当你漫步在公园,看到介绍杜陵大牌子时,就会想起这位有温情有作为的明君——刘询。

[来看我]作者系二十年自驾游爱好者,愿将走过的风景分享给你,互动起来。

0 阅读:0

水墨侠客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