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金秋的阳光下,延津县的老科技工作者们以满腔的热情和专业的技能,踏上了助力乡村振兴的征途。延津县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简称“老科协”)与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简称“关工委”)携手组织的“五老”(老干部、老战士、老专家、老教师、老模范)科技志愿服务队,深入塔埔街道办事处的南、北孟湾村,为当地的农业科技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科技之光,照亮田野
南、北孟湾村的李坤武农业科技110服务区,成为了此次考察与指导的聚焦点。在这片希望的田野上,“五老”科技志愿服务队不仅看到了现代农业的蓬勃生机,更感受到了科技对于农业发展的巨大推动力。他们参观了连片的花生地,见证了智能灌溉系统、病虫害绿色防控等科技成果在田间地头的实际应用。这些先进的农业科技,不仅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更减轻了农民的劳动强度,让农业生产变得更加高效和环保。
面对面交流,解决实际问题
在田间地头,“五老”科技志愿服务队与农户们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他们耐心倾听农户们在农业生产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并凭借丰富的经验和专业知识给出了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和建议。85岁的农业专家吴新德老局长更是以其生动的语言和深入浅出的讲解赢得了农户们的阵阵掌声。他的一句“棉衣不脱,种子不剥”让农户们恍然大悟,原来花生种子的剥壳时间也有如此讲究。这样的交流不仅解决了农户们的燃眉之急,更让他们对农业科技有了更深的认识和了解。
科技引领,共绘乡村振兴蓝图
在考察过程中,“五老”科技服务队对李坤武科技110服务区在农业科技推广方面的成绩给予了高度评价,并就如何进一步提升农业科技水平、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提出了宝贵意见。他们建议加强农业科技研发与引进力度,注重科技成果的转化与应用;加大对农户的科技培训力度提高他们的科技素质和应用能力;加强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为农户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技术支持和服务。这些建议为延津县乃至周边的乡村振兴事业指明了方向。
展望未来,科技助力乡村振兴
此次考察与指导活动不仅加深了延津县老科协与关工委五老科技服务队对李坤武科技110服务区的了解更为双方今后的合作与交流奠定了坚实基础。未来双方将继续携手并进共同探索农业科技创新与普及的新路径、新模式为推动延津县乃至周边的乡村振兴事业贡献智慧和力量。
在乡村振兴的伟大征程中延津县老科协与关工委五老科技服务队的身影将始终活跃在希望的田野上。他们用科技的力量点亮了乡村振兴的璀璨明天让这片古老的土地焕发出了新的生机与活力。
参加今天调研与指导的"五老"队员有:王秋国,王守兰,张克顺,原宪国,苏全义,吴新德,申法旺,张绍诗,侯希平,唐万仓,唐宏志,丰喜英,席保现,苏永树。
苏永树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