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中山独子孙科:1949年拒绝跟随蒋介石去台湾,他后来过得如何?

看百年浮沉 2024-09-21 16:41:12

历史如滚滚长河般奔流不息。

当后来的人回头去看,才能发现长河中那些如宝石般熠熠生辉的故事。

作为后来人,我们无法对当年的人和事感同身受。

但是那些故事却总是能给我们启发。

孙中山,是中国人家喻户晓的人物,是中国革命的先行者。

孙科和孙中山

在他的号召中,有中国无数的青年才走上了革命的道路。

作为这样的重要人物,我们也常常会好奇他的后代子孙,有没有继承孙中山的思想和志向。

他们是怎样的人?又做了什么事情呢?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这段鲜为人知的故事,了解一下作为孙中山独子的孙科,他的人生是怎样的?

晚年的选择

人的一生总是在不断的选择,这些选择决定了未来,决定了自己的生活究竟是什么样子。

对于孙科来说也是一样。

离开国内的那年,孙科已经快六十岁了。

在中国人的思想里,花甲之年就该安享晚年。

儿孙成群、尽享天伦之乐似乎才是理想状态,但是孙科却开始了漂泊之路。

孙科

当蒋介石决定逃往台湾时,孙科没有和大家一样跟着蒋介石跑到台湾,而是选择了前往香港。

所谓“道不同不相为谋”。

此时的孙科怎么也不愿意和蒋介石继续“同流合污”了,但是孙科并不知道未来的自己会面对什么。

孙科知道前路坎坷,但是他却没有料到,这些坎坷会改变他,让他最终走上回头路,忘记了自己当初的选择。

因为国民党最终的“失败”,孙科来到香港以后一直郁郁寡欢。

他不知道未来自己要何去何从,怎么才能不辜负父亲的遗愿。

孙科

就在孙科因为自己的未来而惆怅的时候,很多因为国民党的失败而漂流在外的人,还有一些亲朋故友都接二连三的上门求助。

在这些人看来,孙科是孙中山的儿子,是他们多年来的支柱,所以在落魄的时候他们第一个就想到了孙科。

可是当时的孙科和他们一样潦倒,又能帮他们什么呢?

此时悲观的各种情绪无时无刻不围绕着孙科,对于上门求助的人孙科起初还会你拿一些钱出来给他们。

后来上门的人越来越多,孙科觉得自己实在没有办法承受这一切,于是他匆匆离开香港,来到了法国。

孙科在法国也是投奔好友,短期居住还行,要想长住是不可能的。

孙科

于是在第二年,1952年,孙科和妻子又到了美国。

在美国,孙科夫妻俩也算是有了一个家,最起码有孙女孙穗英照顾。

只是孙科的情绪还是没有改变,他总是忘不了自己曾经一呼万应的日子,根本没有办法接受这样的普通生活。

在美国,孙科夫妻俩要亲自动手做家务。

而且因为没有什么收入,即便有孙女的接济,还是生活的很窘迫。

其实在那些年,欣欣向荣的新中国让很多流亡海外的人看到了希望,很多人都回到了国内。

但是孙科却一意孤行,始终没法转变自己的思想。

孙科

他对新中国充满了抗拒,即使周总理一再托人转告孙科,欢迎他们回国,孙科却仍然无动于衷。

孙科的老年生涯做了许多选择,没有跟随蒋介石去台湾的决定是他对自己信念的坚守。

然而在经历了落魄的生活以后,孙科选择放弃了自己的信念。

他无视祖国的呼唤,选择了联系台湾方面,表示自己要去台湾。

孙科的这个选择也将会改变他的一生。

1965年,75岁的孙科到达台湾,受到了蒋经国等人的热烈欢迎。

这些掌声和鲜花让孙科忘记了自己曾经说过的话,忘记了自己曾经对蒋介石的不满和指责。

在台湾时,孙科还多次发表演说。

孙科

蒋介石也非常满意孙科的表现,于是他让孙科担任了“考试院”院长的职位。

后来的日子里,孙科积极参加着各项活动,1973年,在台北病逝。

作为后来人,我们看着晚年的孙科,不由得好奇,曾经的孙科究竟是什么样?

他晚年的所作所为是否有违他的初心,是否对得起他父亲孙中山的教导呢?

让我们带着疑问,一起来了解一下孙科的一生。

一心革命的少年

孙科是孙中山的长子,是孙中山和原配夫人卢慕贞于1891年所生。

在孙科出生的第二年,孙中山到了澳门镜湖医院任职,孙科也随着父亲来到了澳门,后来又到了香港定居。

孙科五岁的时候,孙中山广州起义失败,作为孙中山的家人,孙科也因此流落异国他乡。

彼时孙科的母亲卢慕贞带着四岁的儿子,抱着襁褓中的女儿,和孙科的祖母一起漂洋过海,从香山县翠亨村来到了美国檀香山。

孙科

当时孙科的大伯孙眉在檀香山做生意,所以一家人在这里最起码有了亲人。

卢慕贞一直记得丈夫嘱托的话:一定要让孩子多读书。

所以卢慕贞开始自己教四岁的儿子学简单的《千字文》等,还开始让孩子学着临摹字帖。

后来孙科的大伯又建起了私塾,请了老师来为孙科教书,孙科也正式开始了自己的学业。

在孙科的记忆里,檀香山是一个非常美好的地方。

虽然这里比较偏僻,但是牧场里有很多动物。

当时的孙科除了上学,还会去帮着大人挤牛奶、跟动物们玩,就这样度过了无忧无虑的童年。

作为孙中山独子的孙科,孙中山也十分的重视。

孙中山

所以孙科在私塾读了几年以后,辗转到了圣安东尼学校和檀香山中学学习,也开始接触西学,开始了解外面的世界。

渐渐的,曾经无忧无虑的孩子也扛起了时代的重任,变得成熟稳重了起来。

1910年,孙中山在檀香山举行了同盟会的加盟大会,彼时十九岁的孙科也加入了同盟会的队伍。

在之后的日子里,孙科积极参加同盟会的活动,担任了先进刊物的编辑,发表了很多文章揭露旧社会的黑暗。

从檀香山中学毕业以后,孙科来到了美国加利福利亚州立大学学习。

在学习期间,孙中山对于孙科的要求很高,他一直告诫孙科:除了学业,还要抽空多读些名著。

孙科也一直谨记父亲的教导,沉浸在知识的海洋里,不断提升着自己。

孙科

辛亥革命爆发以后,孙科立刻暂停了自己的学业,投身到革命中。

两年后,孙中山成为了中华民国的临时大总统,孙科也回到了国内,开始协助父亲的工作,也正式踏上了革命的道路。

后来孙中山辞去了大总统的职位去了武昌、广州等地,此时的孙科也跟随在父亲身边。

但是这一年七月的时候,孙科获得了官费留学的机会。

于是孙科带着自己的两个妹妹再一次踏上了留学之路。

也是在这一次的旅途中,孙科与表妹陈淑英重逢,走入了婚姻。

在这一次留学中,孙科担任了学生会会长,积极参加演讲等活动,宣传我国的革命。

孙科

同时他还积极联络国外华侨,展开了一次又一次的募捐活动。

1916年五月,孙科从加利福尼亚大学毕业后,又到了哥伦比亚大学攻读研究生。

这一次孙科从原本的文科变成了主修政治、经济等,同时还选修了新闻学。

第二年,孙科完成了自己的学业,二十六岁的他回到了国内,担任了大元帅府的秘书和外交秘书。

此时的孙科学富五车、风度翩翩,是父亲身边最得力的助手、最优秀的青年。

1918年,孙中山到了上海,孙科从父亲的秘书变成了当时参议院院长的秘书,还和好友一起创办了《广州时报》。

如果说孙科刚毕业的那几年主要是跟在父亲身边锻炼,那么两年后,1920年,孙科开始独当一面了。

孙科

这一年11月,孙科担任了广州市政厅长,后来广州改为市,孙科出任了市长,这也是广州的首任市长。

这时候的孙科颇有其父孙中山的风范,在担任广州市长期间,对于广州市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也给这座城市带来了新的生机。

但是在那个动荡的年代,没有什么是能一路顺风的。

1922年6月,因为广东省省长陈炯明的叛变,孙科离开了广州前往香港募捐,为讨伐陈炯明做准备。

第二年1月,陈炯明被成功驱逐,孙中山和孙科父子俩再一次回到了广州。

此后,孙科为了广州的安定不懈努力着。

三年后,孙中山因为肺癌晚期去世。

孙中山

父亲的去世对孙科打击很大,但是当时的他已经继承了父亲的思想,成为了父亲思想的接班人。

我们现在来看,比起父亲孙中山,孙科当时的理念和行动都更加的实际,也更加具有实操性。

只是遗憾的是,后来国民党的领导人是蒋介石。

而孙科和蒋介石并不是同路人,这也就是为什么,后来的孙科走上了不一样的道路。

无数的选择,对对错错,终究让他成为了一个矛盾的人、迷失的人。

矛盾与分歧

对于蒋介石,想必大家都有所了解,他和孙科注定不是一类人,这也注定了他们在后来有太多的矛盾和分歧。

孙中山去世以后,国民党内部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不过孙科的地位没有改变。

不久后,“五卅运动”在上海爆发,“沙基惨案”由此酿成。

面对这样的惨案,身为广州市长的孙科义不容辞的站了出来强烈抗议,为此孙科还来到北京与西方国家交涉。

沙基惨案

但是因为段祺瑞生怕得罪西方国家,所以此时最终也不了了之。

1926年,因为国民政府要迁移到武汉,孙科也因此离开广州到了武汉,准备在这里大展身手。

但此时的孙科因为权力斗争,再也没办法和以前一样改变城市,改变中国。

他设计完成的全国铁路建设,整整等了六年,也没能实现。

尤其是在蒋介石成为国民党的掌权者以后,国民党内部的矛盾不断的激化。

孙科本人也非常不满蒋介石的独断专行,但此时的他已无力改变,只能小心维持着现状。

1931年,蒋介石将孙科的好友胡汉民囚禁。

自此孙科决定放弃维持以往的“友好”,他回到了广州,开始联络所有的反蒋势力,正式向蒋介石发起了抗议。

孙科

后来蒋介石也的确如孙科要求的那样释放了胡汉民。

但是成功以后的的孙科发现,自己没有办法撑起这个摇摇欲坠、四分五裂的国民政府。

身处在政权的争斗中,犹如立在风口浪尖,起起伏伏、大起大落。

1933年,孙科出任了立法院的院长。

此时的他想要实施宪政,但是也没能敌得过狡诈的蒋介石,宪政最后只能束之高阁。

抗日战争全面打响以后,孙科开始为了中苏合作积极奔走,此时联苏抗日抗日成为了孙科新的主题。

后来在孙科和李宗仁之间,蒋介石毫无疑问的站在了李宗仁那边。

孙科和李宗仁

最终李宗仁成为了副总统,而孙科则继续担任立法院院长。

大概是当时的国民党早已不复往日,所以在国民党战败以后,疲惫不已的孙科才提出了辞职,离开国内,来到了香港。

1950年4月,国民党宣布撤销了孙科常务委员的职位。

可不久后孙科却后悔了,他向台湾方面表示,自己想去台湾,但是却遭到了国民党的拒绝。

一直到1965年10月,孙科才到达台湾。

就像是前文所写,此时的孙科已经七十五岁,经历了风霜坎坷,早已不是当年那个心怀天下的少年。

孙科

不过晚年的孙科,即使忘记了自己的抱负、初心,也没有忘记自己的父亲,开始整理父亲的作品、手稿。

我们可以想象,孙科的晚年大概是凄凉的,在整理父亲孙中山的作品时,他的心中又会想些什么呢?

参考资料:

孙科传------浙江大学出版社

中华民国史人物卷·第五卷------中华书局

孙科与二十年代广州的市政革新------档案与史学

细说孙中山家族------上海辞书出版社

0 阅读:44

看百年浮沉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