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囚犯发配衙役押送数千里,衙役会否同样受苦?

铭山印记 2024-12-31 21:02:38

在历史里头,古代囚犯发配这事儿,可算是相当常见的一种刑罚手段啦。您想啊,一旦有囚犯被判发配到千里之外,那这押送的重任,可就妥妥地落在衙役们的肩头咯。这一路,那叫一个漫长又艰辛呐,囚犯遭罪受苦肯定是没跑的,可您有没有琢磨过,那些衙役们又过得咋样呢?他们在这来回数千里的道上,是不是也得历经九九八十一难呢?

衙役的出身与地位

在大家伙儿平常的印象里,衙役说不定是那种威风八面、走路都带风,时不时还耀武扬威一下的模样。嘿,您要是真这么想,可就离大谱啦!就拿清朝的衙役来说吧,他们大多都是出身贫寒的苦命人,为了能有口饭吃,混个生计,没办法才一头扎进公门,干起了这份繁杂琐碎还没啥社会地位的活儿。像什么看门啦、跑腿送个信儿啦,还有服侍官员这些事儿,全都是些没啥技术含量的苦差事。就连稍微特殊一点的仵作活儿,因为平常人都忌讳,也多半是他们来干。

这衙役群体啊,不光出身寒酸,人员构成那也是五花八门。有些是原本家里条件还不错,读书也挺用功的秀才,可谁知道科举之路就跟那布满荆棘的小道似的,走得磕磕绊绊,屡战屡败,最后没办法,只能另谋出路,靠当衙役来养家糊口;还有些呢,是做生意栽了大跟头的商人,欠了一屁股债,为了躲债,干脆就投身官府,干起了衙役;更有倒霉蛋,不小心得罪了地方官员,被逼得 “自愿” 加入衙役队伍,就图个自保。

除了出身复杂,衙役内部还等级森严着呢。那些资历老的衙役,往往能捞着相对轻松的活儿,像在衙门里头当个门子,迎来送往的,或者给师爷打打下手,处理处理文书啥的;可新来的衙役呢,就只能从最脏最累的活儿干起,什么打扫牢房啊,照料囚犯这些,全是他们的活儿。有意思的是,有一部分衙役,因为在官府待久了,天天耳濡目染,对官场的那些规矩门儿清,比有些刚读书识字的童生还了解得多,说起话来头头是道,为人处世那也是相当有一套。

不过,就算是这样,衙役在社会上的地位,还是低得可怜。街坊邻里见了他们,就跟见了瘟神似的,能躲多远躲多远,就连衙役家孩子找对象,都得受负面影响。您瞧瞧,这处境,逼得衙役们不得不学得精明世故,在社会的夹缝里求生存,也是够艰难的。

押送任务的艰辛

押送囚犯,那可绝不是个轻松活儿,衙役们肩膀上的责任重如泰山呐,不但得保证囚犯平平安安抵达目的地,还得时刻提防着囚犯逃跑或者出啥意外。这一路,动不动就是数千里,期间的困难,多了去了,您听我给您慢慢唠唠。

时间紧迫,行程漫长

押送犯人是有严格时间要求的,衙役们每天通常至少得押送犯人走上 50 里地。这可不是闹着玩儿的,这么长的旅途,衙役们得日夜兼程,一刻都不敢放松。每天天还没亮,就得迎着晨曦出发,晚上星星都出来了,才能伴着星光睡下,甭管刮风下雨,都得咬着牙在押送路上坚持。长时间这么赶路,衙役们身体累得够呛,精神上也承受着巨大的压力,整个人疲惫不堪。

环境恶劣,条件艰苦

犯人发配去的地儿,大多是那种偏远又荒僻的角落,押送途中,衙役们常常得直面恶劣的自然环境。好多地方连条像样的官道都没有,他们只能带着犯人在崇山峻岭、荒野丛林里穿梭。夏天的时候,太阳那叫一个毒,热得让人受不了,大地都跟被烤熟了似的,衙役们汗流浃背,想找个凉快地儿喝点水、解解渴,那可太难了,中暑的风险就像把利剑,时刻悬在他们头顶;到了冬天,寒风呼呼地刮,跟刀子似的,冰天雪地的,雪花直往衣领里灌,手脚冻得又麻又疼,长满了冻疮,每走一步,都得忍着严寒的侵袭。

在野外过夜更是家常便饭,狂风暴雨一来,他们只能蜷缩在简陋得不能再简陋的临时庇护所里,任由风雨抽打,那滋味儿,别提多难受了;赶上蚊虫肆虐的时候,嗡嗡嗡的蚊子围着人转,咬得满身是包,想睡个安稳觉?门儿都没有。而且,野外环境复杂得很,蛇虫鼠蚁时不时就冒出来,一个不小心,就可能被攻击,受伤那是在所难免。

危险四伏,危机重重

在押送过程中,衙役们时刻得绷紧神经,各种危险就像隐藏在暗处的野兽,随时可能扑出来。山林里头,常有猛兽出没,凶猛的野狼、狡猾的狐狸啥的,一到晚上,眼睛绿油油的,嗷呜嗷呜叫,那声音听得人脊背发凉,随时可能对衙役和犯人动手。要是真碰上猛兽袭击,衙役们不光得护好自己,还得保证犯人不受伤、不逃跑,这难度,可想而知。

除了这些来自大自然的威胁,人为因素也不能小瞧。历史上,除了像《水浒传》里鲁智深救林冲那种劫囚的事儿,还有不少别的花样。有些犯人的同党,那心眼儿多着呢,会乔装打扮一番,混在路人里,瞅准时机接近衙役和犯人,然后制造混乱,趁机劫囚。要是犯人以前在江湖帮派里混过,那帮派说不定还会派高手,一路偷偷跟着,就等机会救人。所以啊,衙役们必须时刻保持警惕,眼睛瞪得像铜铃,小心翼翼地防范可能出现的劫囚行动,稍有不慎,犯人被劫走不说,自己的小命儿可能都得搭进去。

物资匮乏,生活困苦

长途跋涉,物资供应可是个大难题。衙役们出发的时候,虽说会带上一些干粮和水,可这点东西,撑不了多久。随着行程往前推进,干粮越来越少,要是路上没办法及时补给,那就只能饿着肚子赶路。水喝完了,想找干净的水源,也不是件容易事儿,有时候,不得不喝那浑浊得跟泥汤似的溪水、河水,这对身体伤害可大了,各种毛病就容易找上门来。

长时间风餐露宿,体力消耗巨大,衙役们的身体状况是一天不如一天。又没有足够的休息时间,生病了、受伤了,也没个正经医疗条件,只能靠自己硬扛着,慢慢恢复。在这种艰苦的环境下,衙役们身心俱疲,押送任务的艰辛程度,您就可想而知了。

“香饽饽” 背后的门道

丰厚的灰色收入

虽说押送囚犯这活儿苦哈哈的,但在古代,它居然还成了衙役们争着抢着要干的 “香饽饽”,这里头的门道,可值得好好唠唠。

犯人家属为了让自家亲人在押送路上少受点罪,常常会在犯人上路之前,偷偷给衙役们使钱。要么塞给衙役一大笔钱财,要么送上些珍贵的物件,就盼着衙役能对犯人照顾着点儿,别让犯人挨饿、受冻,遭虐待。那些以前当官的、有权有势的,一旦落了难,更是舍得下本儿,大把大把地给衙役送钱,就图个路上能舒坦点儿。这些贿赂,可就成了衙役们重要的外快来源,让他们对押送任务一下子就有了积极性。

衙役们的生财之道可不止这一条,差旅费里也能抠出钱来。古代官府发的差旅费,本来就没多少,可衙役们鬼点子多着呢,总能想出办法 “开源节流”。他们会故意放慢脚步,把押送时间拉长,这么一来,就能多领几天的盘缠。本来一个月能走完的路,他们拖拖拉拉,能走上一个半月,甚至更久,多出来这几天的差旅费,就顺顺当当进了自己腰包。

还有些精明的衙役,对 “潜规则” 那是门儿清。他们专挑那些难走的路,嘴上还振振有词,说是为了安全考虑,其实心里门儿清,就是为了在路上多歇几天,好多捞点犯人家属的贿赂。同时,他们还会提前把沿途各地的情况摸个透,看看哪些地方能给他们带来好处。比如说,有些驿站为了让衙役多照顾照顾自家生意,会送上丰厚的礼物;有些客栈呢,愿意给衙役免费提供食宿,就盼着衙役能照应照应。衙役们对这些事儿心里跟明镜似的,押送的时候,巧妙利用这些资源,把自己的利益最大化。

潜在的人脉资源

对衙役来说,押送犯人还有个意想不到的好处,那就是能借机结交各路人物。这一路上,他们能碰到形形色色的人,江湖豪杰、地方权贵,还有那些有头有脸、有影响力的人物,啥样的都有。

一些经验丰富的老衙役,深知人脉的重要性,他们会主动跟沿途的驿站、客栈掌柜套近乎,拉关系。这些掌柜们,消息那叫一个灵通,跟他们混熟了,不光能第一时间知道当地的新鲜事儿,住宿、吃饭啥的,还能享受特殊照顾。时间一长,双方就形成了一种互利共赢的默契,甚至成了朋友。就说有一回吧,一位衙役在押送途中,碰到当地官员故意刁难,多亏了跟驿站掌柜的这层关系,掌柜出面帮忙周旋,事儿才顺顺利利解决了。您瞧,这些人脉就像一张无形的大网,关键时候能帮衙役大忙,不管是解决押送路上的难题,还是日后生活里找机会谋发展,都可能发挥大作用。

要是押解的犯人里有以前在官场呼风唤雨的人物,哪怕现在落魄了,衙役们也会多留个心眼儿,给点优待。为啥呢?官场这地方,风云变幻比六月的天还快,谁也说不准这些犯人以后会不会东山再起。万一哪天人家又发达了,念着衙役当初的好,给点回报,那衙役可就赚大了。就因为有这层潜在的利益考量,衙役们对待不同犯人,那态度和方式可就不一样了,全看犯人背后的身份背景和潜在价值。

衙役与犯人的微妙互动

相互依存的关系

在这漫长又艰辛的押送旅途中,衙役和犯人之间的关系,可不是简单的猫和老鼠,对立得死死的,而是一种复杂又微妙的相互依存关系。犯人心里明白,自己的小命儿攥在衙役手里呢,为了在路上能过得好点儿,少遭点罪,他们往往会想尽办法讨好衙役。有的犯人嘴甜得跟抹了蜜似的,说话谦卑有礼,对衙役言听计从,就盼着能赢得衙役的好感;更有甚者,会偷偷拿出家里带来的财物,塞给衙役,想换点自由和舒服。

衙役们呢,面对犯人的讨好和贿赂,也会掂量掂量,根据实际情况给点回应。要是犯人家里有钱有势,以前是个大人物,衙役们通常会在不违反原则的前提下,稍微松松手,对犯人管得没那么严。毕竟,犯人家属送的贿赂,对衙役来说可是笔不小的收入,而且这些曾经的权贵,说不定哪天又咸鱼翻身了,要是跟他们结下善缘,以后没准儿能得不少好处。

历史上类似的事儿可不少。就说有一位被贬官流放的大臣,在押送途中,衙役打听到他以前在朝中的威望,还有那四通八达的人脉关系,立马就对他照顾有加,不敢有半点儿怠慢。后来,您猜怎么着?这位大臣还真就时来运转,得到赦令,又被召回朝中当官了。他念着衙役在路上的恩情,大大地回报了一番。这事儿一传开,衙役们心里就有数了,知道在押送过程中和犯人处好关系,不光当下能得实惠,说不定还能为未来埋下伏笔呢。

在平常相处的时候,这种相互依存的关系更是体现得淋漓尽致。犯人会主动揽下一些力所能及的杂活儿,像打水、生火、做饭啥的,帮衙役减轻点负担;衙役呢,也会在分食物、安排休息这些事儿上,照顾照顾犯人,确保犯人有体力撑到目的地。您瞧,在这艰难的环境下,双方还能形成这么一种默契,让押送之旅多了几分人性的温暖,也多了些复杂的情感纠葛。

潜在的风险隐患

不过,衙役和犯人之间这看似和谐的关系背后,可藏着不少隐患呢。犯人虽说在押送过程中处于弱势,可他们对自由的渴望,还有求生的本能,有时候会让他们铤而走险。

有些犯人瞅准衙役熟睡或者一时疏忽的空子,就想挣脱枷锁,逃进山林,躲开刑罚。一旦犯人跑了,衙役们可就倒了八辈子霉了,官府的严惩肯定跑不了,弄不好,连饭碗都得砸了,自己的小命儿都可能不保。所以啊,为了防止犯人逃跑,衙役们就算睡觉都得睁只眼闭只眼,时刻保持警惕,轮流值班,一点儿都不敢放松。

还有些犯人,知道自己前途渺茫,干脆破罐子破摔,故意找茬儿刁难衙役。他们要么在言语上挑衅,想激怒衙役,挑起冲突;要么在行动上不配合,给押送工作添乱。要是碰上脾气暴、反抗意识强的犯人,还可能直接动手,跟衙役扭打起来,这可就危及双方的生命安全了。

就说有一回押送,一个犯人因为不满衙役的呵斥,情绪一下子就失控了,跟衙役扭打在一块儿。幸亏其他衙役及时赶到,才把局面控制住。这事儿给衙役们敲了个警钟,让他们明白,哪怕犯人表面上老老实实的,也千万不能掉以轻心,得时刻防范可能出现的危险。

面对这些潜在风险,衙役们可得拿捏好分寸。一方面,得坚守职责,维护律法的威严;另一方面,还得巧妙地处理和犯人的关系,化解矛盾冲突。要是犯人情绪激动了,衙役们就得赶紧安抚,别让事儿闹大;要是犯人不配合,先得好言相劝,实在不行,再采取点强制措施。总之,衙役们既要保证犯人不逃脱、不闹事,又得根据犯人的情绪、行为变化,灵活调整应对策略,在人情和规矩之间,找到那个微妙的平衡点。这可不光得有强壮的体魄、果敢的勇气,还得有过人的智慧和敏锐的应变能力。

旅途中的酸甜苦辣

艰难的行程

押送囚犯的旅途,那真是充满了艰辛与挑战,衙役们一边得照看好犯人,另一边还得随时应对各种意外状况,这一路,可真是历经磨难。

恶劣的天气就像个捣乱鬼,常常给押送工作制造大麻烦。狂风暴雨一来,天地瞬间昏暗无光,狂风呼啸着,裹挟着沙石,打得人睁不开眼,站都站不稳。暴雨跟泼水似的,“哗哗” 往下倒,眨眼间,道路就变成了泥泞不堪的沼泽地,每走一步,都得费好大的劲儿,一个不小心,就可能滑倒受伤。在这种鬼天气下,衙役们不光得自己艰难前行,还得操心犯人别被风雨折腾坏了,别趁机逃跑,您想想,这得多难呐。

除了恶劣天气,强盗的威胁也像把悬在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随时可能落下。在荒郊野外,强盗们横行霸道,手里拿着明晃晃的利刃,一脸凶相,一旦瞅见衙役和犯人,就跟恶狼见了肉似的,呼啸着扑上来,就想抢财物。这时候,衙役们就得硬着头皮挺身而出,跟强盗们拼死搏斗。可往往强盗人多势众,衙役们处于劣势,为了保护犯人,完成任务,他们只能咬牙死扛,稍有不慎,就可能血溅当场,把命丢了。

在崎岖的山路上跋涉,那也是危机四伏。蜿蜒曲折的山路又陡又险,一边是高耸入云的山峰,让人望而生畏;另一边是深不见底的山谷,看一眼都头晕。走在这种山路上,一个闪失,就可能失足滚落山谷,摔得粉身碎骨。而且,山里地形复杂得像迷宫,一不小心就迷路,衙役们只能凭借经验和智慧,小心翼翼地带着犯人走出山林。

渡河也是个大难题。遇上湍急的河流,冰冷刺骨的河水扎在身上,跟无数根针在刺似的,冷得人直打哆嗦。河水汹涌澎湃,底下暗流涌动,一个不小心,就可能被卷进去,瞬间被河水吞没。衙役们不光得保证自己安全过河,还得照顾犯人,别让犯人被河水冲走,这得有多高的游泳技能和顽强的毅力啊。

长时间这么奔波劳累,衙役们的身体可吃不消了。脚底磨出了一个个血泡,每走一步,都钻心地疼,可任务在身,他们只能咬着牙,一步一步往目的地挪。双腿像灌了铅一样沉重,仿佛已经不是自己的了,可即便如此,他们还是靠着顽强的意志,一步一步地向前挺进。

在押送途中,要是犯人病倒了,衙役们更是左右为难。既得防着犯人诈病拖延时间,又不能对犯人真正的病情视而不见。要是犯人染上重病,一路呕吐不止、高烧昏迷,衙役们心里那叫一个急啊,就跟热锅上的蚂蚁似的。可在这荒郊野外的,医疗条件基本为零,他们也没辙,只能凭着以往的经验,四处去寻些草药,试着给犯人治病。这过程中,还得时刻留意犯人病情的变化,眼睛都不敢多眨一下,生怕一个不留神,犯人就一命呜呼了。您想啊,一旦犯人在押送途中死了,衙役们可就摊上大事儿了,官府的板子肯定是免不了的,搞不好还得吃官司。

地方官员的盘查也是押送途中的一道坎儿。每到一处,衙役们就得恭恭敬敬地停下,小心翼翼地递上公文,陪着笑脸回答官员的各种问题。这公文要是稍有差池,或者言语间一个不小心得罪了官员,那麻烦可就大了。官员要是心眼小点,故意找茬儿,拖延时间,或者提些刁钻古怪的要求,这押送的行程就得耽搁,平白无故多出一堆麻烦事儿。

有时候,运气 “好” 点,还会碰上犯人的亲友跟约好似的沿途 “偶遇”。这些亲友那心思可多了去了,会偷偷摸摸地塞给犯人些财物,要么就使眼色、打暗语,传递些消息。这时候,衙役们就得提起十二分精神,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既不能让犯人跟亲友串通一气,趁机逃跑,又不能把事儿闹得太僵,惹得犯人和亲友急眼,引发不必要的冲突。这分寸可得拿捏得恰到好处,在维护押送秩序的同时,还得尽量避免刺激犯人,那难度,不亚于走钢丝啊。

意外的收获

虽说这一路满是艰辛,但衙役们在这漫长的押送过程中,也不是一无所获,时不时还能有点意外之喜,这些收获就像黑夜里的星星,多少能给他们苦涩的生活添点光亮,也成了支撑他们坚持下去的动力。

物资匮乏的时候,为了填饱肚子,衙役们练就了一身在野外生存的本领。他们心里门儿清,知道啥时候该省着点,啥时候得想办法找补。有时候,实在没辙了,他们就会带着犯人一起,漫山遍野地找野菜、摘野果。这些个野菜、野果,虽说比不上家里的热菜热饭,但在饿肚子的时候,那可就是救命稻草,能让大家勉强维持体力,不至于饿晕在路上。而且,这么一来,还能省下朝廷发的那点路费。您可别小瞧这点节省,日积月累的,省下来的路费就成了他们手头的一笔 “小金库”,偶尔能拿来改善下生活,买点必需品啥的。

那些走南闯北、经验丰富的老衙役,还有个独特的习惯,押送途中,眼睛总是到处瞅,就跟寻宝似的。路过盛产茶叶的地儿,他们准能挑出几包品质上佳的茶叶;要是行经以瓷器闻名的城镇,也绝对不会空手而归,保准能搜罗几件造型精美、工艺精湛的瓷器。这些玩意儿,在当地可能随处可见,不稀罕,可一旦带回他们工作的衙门所在地,那立马就成了稀罕物件。老衙役们凭借着自己多年积攒的人脉,把这些特产转手一卖,兜里就能多几个铜板。虽说挣得不算多,但蚊子腿再小也是肉啊,也算是对他们这一路辛苦的一点慰藉。

这一趟趟的押送,让衙役们的足迹踏遍了大江南北,见识了各种各样的风土人情、奇闻轶事。他们心里跟装了本 “百科全书” 似的,哪个地方的人热情好客,哪个地方的集市热闹非凡,哪个地方有着神秘的传说故事,他们都一清二楚。时间一长,他们就成了衙门里有名的 “活地图”。同僚们要是对某个地方感到陌生好奇,找他们一打听,他们就能绘声绘色地给你讲上半天,那描述,就跟你亲身去过似的。这些见闻可不光是茶余饭后的谈资,在关键时刻,还能派上大用场。比如说,碰上涉及外地人员或事务的案子,衙役们凭借着对各地情况的了解,就能很快理清案子的背景,给官员提供一些有价值的线索和靠谱的建议,帮着把案子办得更漂亮。就因为这点本事,他们在官府里也渐渐有了自己的立足之地,赢得了一些尊重。

衙役的生存智慧

身处官府最底层的衙役,虽说地位不咋地,整天干的也是些受累不讨好的活儿,但他们也有自己的一套生存智慧。在他们眼里,再苦再累的差事,只要脑子够灵活,懂得经营,也能折腾出点花样来。

押送囚犯这活儿,虽说又苦又险,但在衙役们看来,那可是个难得的机会,既能捞点外快,又能结识不少人脉。他们心里明镜似的,知道自己处境艰难,所以在跟人打交道的时候,那可是八面玲珑,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巧妙地在官府和百姓之间周旋,在那些明规则、潜规则的缝隙里,硬是给自己挤出了一条生存之道。

跟同行之间,衙役们也有自己的交流方式,信息共享那是常有的事儿。他们深知,多一个朋友多一条路,和其他衙门的同行搞好关系,那好处可多了去了。通过互通有无,他们能第一时间掌握各地的官场动态、犯人情况等重要信息。比如说,要是提前得知某个地方的官场要 “大换血”,他们就能提前做准备,别到时候一不小心得罪了新上任的官员;要是了解到某个犯人的背景不简单,背后有厉害的势力撑腰,那在押送的时候,他们肯定会加倍小心,免得出了岔子给自己惹祸上身。这些信息,对他们来说,那可不仅仅是闲聊的话题,而是实实在在的 “保命符”,能帮他们趋利避害。

有些胆子大点儿的衙役,甚至还会瞅准机会,利用职务之便,在灰色地带试探试探。偶尔帮商人打探点消息,或者疏通疏通关系,从中捞点好处。不过,他们也清楚,这可是在悬崖边跳舞,风险高得很,一步走错,那可就是万劫不复。所以,每次干这种事儿的时候,他们都小心翼翼的,心里反复权衡利弊,确保自己既能得到好处,又不会一脚踩进坑里,把自己给搭进去。

值得一提的是,一些资历老、经验足的衙役,为了把自己的这身本事传下去,还会收徒弟。他们把自己在官场摸爬滚打多年积累的经验、为人处世的窍门,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下一代。时间一长,这就形成了一种独特的 “衙役文化”。这种文化,可不单单是些应对突发情况的技巧,更包含了如何在复杂的官场环境里站稳脚跟、谋求发展的深刻智慧。徒弟们在师傅的言传身教下,慢慢掌握了这些门道,日后走上工作岗位,面对各种难题的时候,就能从容应对,延续着衙役们在困境中求生存、求发展的传统。

注:以上图片均来自于网络,文章参考网络资料及内容均已重新编辑写作,本文作者无意针对任何个人、公司,影射任何现实政体,组织,种族。如有无意冒犯请第一时间联系删除。

1 阅读: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