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4日, 民主与法制时报头版刊登《发挥“首席”力量 建好用好法学会基层服务站点 福建省法学会打造基层法律服务“八闽样本”》相关报道
福州市法学会在社区设立法务特派员工作室,为社区解决“大事小情”提供法律支持;在图书馆等公共服务场所设立“会员之家”,为广大市民提供精准法律咨询和服务指导。
厦门市法学会深度融入海丝中央法务区建设和国际合作,在海丝中央法务区成立“法学会会员之家”和“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工作室”“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工作站”,助力法律服务“国际化”。
泉州市法学会推动“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工作室”“法学会会员之家”常驻综治中心、企业园区,将法律服务“下沉”到广大群众身边的同时,还不断为民营企业化解“疑难杂症”,为企业提供订单式精准服务,助力“海丝名城”建设。
宁德市法学会根据山海交融的地域特点,在沿海地区设立“会员海上工作室”,在景区设立“游客法律服务驿站”,在经济园区设立“企业法律服务部”“知识产权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工作室”,为不同群体提供法律咨询和矛盾纠纷化解服务。
南平市法学会首席法律咨询专家、法学会会员依托武夷山国家公园综治中心联盟等平台,深度融入环武夷山国家公园保护发展带建设中。三明市法学会建立起标准化的法学会会员、首席法律咨询专家会商场所,为法学会基层服务站点建设探索新路。在龙岩、漳州、莆田,首席法律咨询专家、法学会会员入驻工业园区、台商投资区,及时为企业职工解决劳务纠纷、为企业提供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相关服务……
这是记者在福建调研采访基层法律服务站点建设和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工作推进情况过程中,所到之处的见闻。
据福建省法学会负责同志李杰鹏介绍,近年来,福建省委政法委、省法学会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充分发挥福建作为习近平法治思想的重要孕育地和实践地的独特优势,不断依托综治中心、调解中心、会员之家、海丝中央法务区等平台,运用好首席法律咨询专家这一力量,建设好法学会基层服务站点,努力形成县(市、区)、乡镇(街道)的法学会基层法律服务网络全方位全覆盖格局,让法学会基层服务站点在八闽大地落地生根,百花齐放,硕果累累。
↑福建省宁德市在海上设立“中国法学会会员工作室”。图为法学会会员在渔排上开展志愿服务。郑久强供图
高要求高质量打造特色鲜明的法律服务平台3月21日,福建省宁德市寿宁县委全面依法治县委员会办公室、县平安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县法学会召开联席工作会议,根据“法学会会员发展和参与平安建设(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工作)”列入县平安建设考评的要求,研究具体工作举措。
这是今年年初,福建省委政法委将法学会基层服务站点建设列入《2024年全省政法工作要点》《省法学会2024年工作要点》,纳入全省平安建设考评体系和法学会工作考核体系之后,又一个基层县区抓落实的具体实践。
记者了解到,在宁德市法学会指导下,寿宁县法学会着力发挥基础广泛、人才荟萃、联系面宽的独特优势,充分挖掘、聚合、推动法治资源重心下移、力量下沉;着眼规范化、实体化,结合综治中心、调解中心等阵地建设,按照有场地、有牌子、有制度、有活动、有设备、有台账的“六有”要求,打造高标准运作平台,分别在寿宁县下党乡、梦龙矛盾调处志愿者之家设立“中国法学会会员工作室”“寿宁县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工作站(室)”,推进犀溪际武工业集中区“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工作室”挂牌运作。积极鼓励、支持确有工作需要和具备场所条件的单位和乡镇创设“法学会会员工作室”“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工作室”,力争将法学会服务站点建设延伸到全领域,实现全覆盖。此外,寿宁县还建立并推动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团队与县直单位和乡镇建立挂钩协作机制,发挥法律专长,开展工作交流、法治会商,支持法律顾问工作,促进各项行政工作法治化。
与此同时,与宁德毗邻的南平市,结合环武夷山国家公园发展保护带建设特点,将法学会会员、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工作融入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等中心工作中,有效推动了市县两级法学会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制度全覆盖。同时,南平市法学会探索在乡镇(街道)综治中心建立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工作站,在村(社区)建立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工作联系点,将法律服务送到广大基层群众身边。
此外,为进一步提升防风险能力,南平市法学会结合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制度,探索实践“一网格一法学会会员”工作机制,动员法学会会员加入基层社会治理网格化服务管理队伍,发挥会员专业优势,下沉社区和网格一线,开展法治宣传、法律服务、预防化解矛盾纠纷等,在基层社会治理和法治乡村建设中发挥作用,有效助力乡村振兴、生态保护和经济社会发展。同时,南平市法学会还在“12345”服务中心设立法律咨询服务专区,常态化开展法律咨询和法律服务,积极探索“互联网+网格+法律顾问”模式,打造法律服务信息化平台,让小网格服务大民生、创新大治理、发挥大作用。
记者了解到,今年以来,南平市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参与各类矛盾纠纷化解80余起。如武夷山市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助力“三茶”高质量发展,着力解决茶企茶农急难愁盼问题,推动涉茶领域矛盾纠纷及时排查化解。邵武市首席法律咨询专家为企业提供法律咨询服务,有效化解合同纠纷,为农民工挽回经济损失52.5万元。松溪县开展“148”为民服务法治品牌建设三年行动,充分发挥县、乡、村三级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12348公共法律服务热线、掌上12348微信公众号三大平台作用,已开展民营企业专项“法治体检”13场次,受理群众法律咨询480人次,提供法律建议154条。近年来,南平市县两级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共参与重大矛盾纠纷调处42次,提交法律意见书38份。
宁德、南平市法学会高标准高质量建设法学会基层服务站点,是法学会工作向基层延伸,将法律服务送到老百姓家门口,送到各领域各类市场主体身边的一个缩影。记者了解到,截至目前,福建省已经建立法学会基层服务站点1268个,其中创新了多种工作方法和制度机制,形成了多个法律服务品牌。
“各地坚持因地制宜,立足党政所需、群众所急、法学会自身所能、法学法律工作者所长,聚焦社区、乡村、企业、景区等不同地域、不同行业、不同场所的独特需求,打造特色鲜明、丰富多样的法律服务平台,目前已经形成了‘百花齐放’的工作局面。”李杰鹏介绍。
实体化精准化服务助力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3月20日,厦门市法学会驻海丝中央法务区厦门片区“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工作站”正式挂牌设立。此前,以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安寿志博士名字命名的“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安寿志工作室”已在海丝中央法务区自贸先行区开门纳客。
记者了解到,安寿志还是厦门市法学会常务理事、厦门市法学会体育与影视法学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厦门市首个“法学会会员之家”就设在他所在的北京安杰世泽(厦门)律师事务所中。
在安寿志的领衔下,该“首席”团队在海商海事、国际贸易、“一带一路”与跨境投资、国际仲裁、数字经济、知识产权、商业犯罪与刑事合规等领域深耕细作,参与厦门市法学会“民营企业31条和营商法治环境配套措施”和中国(福建)自由贸易区厦门片区管理委员会“海丝中央法务区自贸先行区‘一带一路’投资运营总部服务生态链研究”课题调研,为海丝中央法务区的企业“走出去”和境外企业“引进来”,以及相关经营主体提供精准化、专业化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服务。
实际上,让法学会工作在海丝中央法务区落地生根还不止于厦门。在海丝中央法务区福州片区、泉州片区,法学会会员、首席法律咨询专家的作用愈来愈明显。比如在海丝中央法务区福州片区,依托该市鼓楼区的区域优势,积极打造“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工作室”,升级改造办公环境和设备,研究制定工作室职责和工作流程,还特邀洪波、林贵文、杨银红等35名法律专家组成法务区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库,常态化组织召开座谈会,就如何发挥“首席”作用、助力企业发展等问题展开深度探讨和交流。今年以来,该专家库“首席”团队共参与重大决策论证2次、重大风险防控5次、重大矛盾纠纷调处6次、重大信访积案化解10次。
依托海丝中央法务区这个平台,厦门、福州、泉州市法学会不断将法律服务工作向“高、精、尖”法务领域延伸,并因地制宜创造了多个新机制。如,在福州片区,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助力搭建了多元化法务平台,围绕“涉台涉侨”“金融服务”“企业合规”等领域,搭建起两岸法务服务交流中心、侨胞法务之窗,做实做优涉台涉侨法律服务。
泉州、漳州、龙岩、莆田等地法学会工作也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如,泉州市法学会抓准陶瓷企业对知识产权的法律服务需求,在陶瓷产业集中的德化县设立“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工作室”,推动化解了一批影响陶瓷产业发展的“疑难杂症”案件,为陶瓷企业健康有序发展保驾护航。漳州市法学会积极组织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广大法学会会员将服务延伸到台商投资区,常态化为台胞台企提供法律咨询和服务。龙岩市法学会积极探索“园区枫桥”机制建设,在工业园区建立“职工法律服务一体化基地”,聘请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坐班服务,推动相关部门实现“小事不出企业、大事不出园区”。
“福建省法学会在推进基层服务站点建设工作中,着眼于贯彻落实新时代民营经济强省战略、海峡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和海丝中央法务区建设等要求部署,组织法学会会员、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广泛参与到推动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洪流中,切实加强优质法律服务供给和精准服务,为落地福建的企业健康有序、合规合法发展‘把脉问诊’,也为更多国内企业主体‘扬帆出海’、走向国际保驾护航。”李杰鹏告诉记者。
标准化规范化为法学会基层服务站点建设提供制度保障记者在福建省三明市采访法学会基层服务站点建设时了解到,三明市法学会联合三元区法学会在繁华的商圈建立起标准化的法学会会员、首席法律咨询专家会商场所,因地制宜建立了若干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工作室,并以常驻、轮驻、随驻等形式开展工作,同时建立每月晾晒、季度竞赛评比机制,营造比学赶超氛围。“我们努力将‘首席’工作实效与阵地作用相结合,不断完善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履职程序办法,及时充实、优化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库,组织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围绕‘四个重大’主动作为,不断扩大首席法律咨询专家的知晓度和影响力,让‘首席’工作广泛惠及各类人群和市场主体。”三明市委政法委副书记、市法学会党组书记方艺告诉记者。
三明市法学会注重发挥制度作用,以规范管理、强化功能为目标推进法学会力量不断下沉的工作方法,是福建省法学会积极指导推进各地法学会根据基层服务站点业务工作实际,制定科学合理、行之有效的制度机制的真实写照。
行之有效的制度机制,还体现在经费和政策的支持保障上,福建各地法学会结合本地实际进行了有益探索。南平市、县两级法学会按照福建省法学会“六有”要求,结合市、县两级综治中心,将服务站点的经费纳入党委政法委工作事项支出,加快推进“法学会会员之家”、首席法律咨询专家高端平台建设。“另外,南平市、县两级法学会将‘首席’工作融入两级政府法律顾问工作中,为政府重大决策和事项提供智力支撑,享受相应的福利待遇。”南平市法学会三级调研员、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刘德水告诉记者。
厦门市法学会采取“谁是主体谁负责、谁委托谁付费”原则,给予基层服务站点提供政策和资金上的支持。比如,厦门“首席”安寿志,作为厦门市委组织部2022年引进的“双百计划”领军人才,其带领的团队在海丝中央法务区自贸先行区成立首家头部律所,享受入驻、房租、税收优惠等多项补贴,其个人还享受引进人才补贴、个人所得税优惠补贴、紧缺专业人才补贴等各项政策。“政府让我们享受到了特区红利,我和团队更要积极发挥‘首席’作用,为海丝中央法务区各类法务主体提供法律服务,贡献自己的力量。”安寿志说。
宁德市、县法学会每年从平安建设经费中拿出60万元至70万元支持法学会服务站点建设,同时法学会会员参与案件调解,获得开展工作必需的条件以及必要经费支持,享受“一案一补”等适当劳务补助。比如,霞浦县委政法委每年拨付5万元至10万元经费支持法学会基层服务站点所在乡镇和单位平安建设,指定部分经费用于保障“中国法学会会员海上工作室”“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工作室”的正常运转。“虽然这笔钱不是很多,但这也是对法学会会员、‘首席’专家工作的一种认可。”宁德市法学会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值得一提的是,宁德市、县两级法学会将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工作列入本地区平安建设考评体系,加强对首席法律咨询专家考评管理和保障工作。如寿宁县法学会对具有公职身份的“首席”专家参与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工作的,主要从考核和任用上予以激励,即根据其办案数(工作量)和取得的工作成效,函告其所在单位纳入本人考核范围;对律师参与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工作的,适用律师参与化解和代理涉法涉诉信访案件工作经费的有关规定予以保障。
寿宁县法学会专职副会长刘敏杰坦言:“我县目前主要是先解决律师身份的‘首席’工作补助和奖励问题。”记者了解到,近期,寿宁县委政法委还将与县财政局联合下发《关于细化律师参与化解和代理涉法涉诉信访案件工作经费使用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其中明确规定律师受县法学会指派参与矛盾纠纷调处、信访积案化解、工作调研等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工作的补助标准及计算办法。同时,在2017年寿宁县相关文件中,专案化解重大复杂涉法涉诉信访案件的“专案化解奖励每件5000元”的规定同样对其适用。
李杰鹏告诉记者:“今后,福建省法学会将继续把推进法学会基层服务站点建设作为服务基层社会治理、服务人民群众的有力抓手,全力在基础建设、服务创新、品牌培育、服务保障等方面下功夫求实效。”
他进一步介绍,福建省法学会将指导各地法学会健全重心下移、力量下沉、保障下倾的法律服务工作机制,继续依托综治中心、调解中心、会员之家等平台,加强法学会基层服务站点建设。
同时,福建省法学会在继续做好风险隐患防范、矛盾纠纷调处、信访积案化解等重点工作的基础上,立足福建区位特色,结合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一带一路”高质量共建等重点工作,推动更多法治力量向引导和疏导端用力,组织法学会会员参与知识产权协同保护、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生态环境保护等工作,不断提升基层法律服务站点工作质效。
“我们还会在有条件的地区推广建立智能化基层服务站点,推进站点数字化建设,为群众提供线上线下多渠道法律服务,为建设更高水平平安福建、法治福建贡献法学会力量。”李杰鹏说。
来源:民主与法制时报责编:黄慧儿
审核:方琮 高奇
■ 省委全面依法治省委员会司法协调小组2024年第一次全体会议召开 ■ 缅怀、承志! ■ 风雨中,守护一直都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