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德韦杰夫,这位俄罗斯政坛的老熟人,真是越来越让人看不明白了。以前是那种典型的技术官僚,西装革履,讲话四平八稳。现在呢?好家伙,完全换了个人似的,在社交媒体上动不动就放狠话,一副“战斗民族”的硬汉做派。这转变,啧啧啧,简直比川剧变脸还快。其实啊,梅德韦杰夫这葫芦里卖的什么药,稍微琢磨琢磨就能猜个八九不离十。一句话:不管俄罗斯跟乌克兰这场仗最后谁赢谁输,他都觉得自己有机会更上一层楼。
咱们先捋捋梅德韦杰夫的“奋斗史”。这哥们1965年出生在圣彼得堡,父母都是知识分子,妥妥的书香门第出身。大学学的法律,后来还拿了博士学位,当过大学老师。90年代在圣彼得堡市政府工作,跟普京搭上了线,这可是他人生中的重要一步。
再后来,梅德韦杰夫就平步青云了。先是在普京手下干活,然后当上了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的大老板,这可是个肥差。再后来,当了总统办公厅主任、第一副总理,2008年直接当上了总统。不过,2012年普京又回来了,梅德韦杰夫就“委屈”地去当了总理。现在呢,是安全委员会副主席,地位也不低,但跟普京比起来,还是差了那么一截。本来嘛,梅德韦杰夫当总理那几年,存在感并不强。直到2022年俄乌冲突爆发,他才像是突然找到了舞台,开始“表演”起来。
现在,他在社交媒体上特别活跃,三天两头发些强硬言论,一会儿批评西方制裁,一会儿又暗示要用核武器,还动不动就去前线视察,摆出一副“与士兵同在”的姿态。这跟以前那个温文尔雅的梅德韦杰夫,简直判若两人。为什么变化这么大?说白了,就是想抓住机会往上爬。俄乌冲突把俄罗斯搞得焦头烂额,普京的压力巨大,梅德韦杰夫心里清楚,这对他来说是个机会。
他估计琢磨着,如果俄罗斯赢了,普京地位稳固,自己作为忠实拥趸,肯定也能跟着沾光,说不定还能被当成接班人培养。毕竟,跟普京搭档这么多年,知根知底,关键时刻也没掉链子。但如果俄罗斯输了呢?那国内肯定乱套,普京的位子也可能坐不稳。这时候,梅德韦杰夫就可以换个策略,利用自己以前跟西方国家还算不错的关系,出来当“和事佬”,跟西方谈判,稳定局势。你看,他以前当总统的时候,跟西方走得挺近,国际上多少还有点人脉。
所以说,梅德韦杰夫这盘棋下得挺精,无论输赢,他都给自己留了后路。为了给自己加戏,梅德韦杰夫也是蛮拼的。社交媒体上各种“语不惊人死不休”,又是恐惧,又是战斗到底,反正怎么吸引眼球怎么来。他还跑去前线视察,跟士兵们称兄道弟,塑造自己“爱兵如子”的形象。
当然,光耍嘴皮子也不行,他还得干点实事。比如,他推动了电信系统改革,说是为了确保战时通讯畅通。这事儿听着挺技术,但实际上也是在展现自己的能力,告诉大家他不只是个只会说大话的“键盘侠”。西方国家对梅德韦杰夫这一套也看得明明白白。他们觉得,梅德韦杰夫的强硬言论更多的是一种姿态,是为了吓唬人,而不是真的要动用核武器。
至于俄罗斯国内,梅德韦杰夫的支持率确实有所上升,尤其是在城市居民和年轻人中。看来,在特殊时期,大家还是比较喜欢这种强硬的领导人。梅德韦杰夫的底气,除了跟普京的关系,还有他以前积累的国际经验,以及现在越来越高的国内支持率。当然,最重要的还是他灵活的政治手腕,知道什么时候该强硬,什么时候该示弱。
总而言之,梅德韦杰夫这几年一直在给自己加码,增加筹码。至于最后能不能赌赢,那就得看俄乌冲突的最终结局,以及普京的态度了。梅德韦杰夫的政治“变脸”,与其说是投机,不如说是一种生存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