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有 3700 万 YouTube 粉丝的 “甲亢哥” 达伦・沃特金斯,今年 3 月带着对中国的好奇踏上旅程。上海的夜景让他惊叹 “被外媒骗了”,北京豆汁的 “独特风味” 令他五官扭曲,少林寺的武术体验更让全球网友看到中国的多元魅力。正当中外文化碰撞引发热烈讨论时,自称 “中国风服饰推广者” 的李美越凑上了镜头。
起初,他穿着改良汉服与甲亢哥逛胡同、吃火锅的画面,看似是一场文化输出的 “双赢”。但直播中,他突然用充满轻佻的语气问:“需要我给你介绍 Chinese chick 吗?”—— 要知道,“chick” 在英语语境中带有对女性的不尊重,尤其在正式场合使用极具冒犯性。甲亢哥当场沉下脸:“请不要用这种词,她们值得尊重。”
更过分的是在重庆理发店,理发师因不熟悉脏辫护理而委婉拒绝,李美越却故意翻译为 “嫌你头发又脏又乱”,引发误会。当粉丝热情围堵时,他竟用英语嘀咕 “这些人像牲畜一样嚎叫”,被甲亢哥当场驳斥:“你才是那个不礼貌的人。”
随着网友深扒,李美越的 “翻车” 并非偶然。2015 年靠《非正式会谈》立 “宠妻暖男” 人设,2021 年被前妻指控出轨空姐七年,为拿中国绿卡与女友闪婚后冷暴力离婚;2022 年被曝在缅甸地震期间,谎称泰国演唱会正常举办,导致粉丝在余震中苦等 12 小时;甚至有网友翻出他早年直播中对国货品牌的阴阳怪气:“穿这种衣服去巴黎,会被笑死吧?”
最令人不齿的是,他一面在海外平台展示中国传统文化赚流量,一面在私人社交账号吐槽 “汉服像戏服”,称 “中国粉丝钱最好赚”。这种割裂的双面行为,终于在甲亢哥事件中彻底暴露 —— 他所谓的 “文化传播”,不过是收割流量的工具。
三、央视出手 + 全网抵制:吃饭砸锅者终食苦果事件发酵后,央视在报道甲亢哥行程时,凡出现李美越的画面全部打上马赛克,无声表达官方态度。数据显示,3 月 28 日至 4 月 3 日,他的抖音账号一周掉粉 18 万,评论区满是 “滚出中国”“别消费中国文化” 的留言。曾经合作的国产品牌连夜解约,MCN 机构发布声明终止合约并追责,连海外粉丝都在甲亢哥直播间留言:“别让这种人代表中国。”
更讽刺的是,李美越在道歉视频中称 “文化差异导致误会”,却被眼尖的网友发现,他比出的手势在东南亚文化中带有侮辱性。这种毫无诚意的回应,让最后一批支持者也寒了心:当文化成为谋利的幌子,当尊重变成流量的牺牲品,这样的 “网红” 注定被市场抛弃。
李美越的翻车,给整个网红行业敲响警钟:靠消费文化赚快钱或许能一时爆红,但唯有真诚才能走得长远。甲亢哥的中国行之所以圈粉,正是因为他带着好奇与尊重去体验,而不是把文化当噱头。当 “端起碗吃饭,放下碗骂娘” 的行为被全网唾弃,我们更该明白:真正的文化自信,从不需要靠扭曲迎合来换取关注,而那些试图在中外文化间 “吃两头饭” 的投机者,终将被时代的浪潮淘汰。
正如网友所言:“想赚中国的钱,先学会尊重中国的人。” 这一课,该让所有靠文化流量吃饭的人好好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