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为而治:少管百姓是古代施政的最高境界
无为而治在老子《道德经》中多次出现过,是其施政和管理的重要理念之一,比如第二章: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
老子提倡不居功、不张扬、不炫耀,要在无声无息中做事。
第三章:
“为无为,则无不治。”
第五十七章:
“故圣人云我无为则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第六十四章:
“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
只要无为,当政者和百姓都会得到好处,那无为是不是什么都不做?一切顺其自然都会得到好的结果?
其实《道德经》中的无为并没有那么简单,这个无为就和里面出现的道一样,无为不是什么都不做,也不是不作为,而是要按照客观规律去作为,尽量对百姓少管、少束缚,不要妄为、不要乱来,作为之前,要调查百姓的现状和真实情况。
在古代和现代,无为而治都有其成功案例,古代是汉朝的文景之治,奠定了强汉,现代是华为的管理,使其成为年营业额超1000亿美元的成功企业。
无为而治的施政方针,在汉朝历经了高惠文景四代皇帝。
我们现代有一个成语叫萧规曹随,萧就是萧何,曹就是曹参,两人都是汉初的相国,曹参是从开国武将走向文臣,文武双全,公元前201年,刘邦以胶东6郡73县封给齐王刘肥,曹参任齐国相国。
武将出身的曹参,走马上任时没有任何治理经验,请教了百余名儒生,也没有结果,最后,他到胶西请来了一位精通黄老之术的盖公,黄老之术即是黄帝、老子的思想方法,曹参奉盖公为座上宾,盖公给他讲了黄老的治理思想,“治道贵清静,而民自定”,主张不扰民、不要朝令夕改。
经过9年的实践,齐国大治,曹参有了贤相之名,萧何死后,他代替萧何的位置,成为汉朝相国,在选人方面,他只用谨慎忠厚的,不要乱作为的、激进冒险的。
高祖和惠帝之后,就是文景之治,文景两代是皇帝、老子思想得以实践成功的黄金时期,文帝在位20多年,没有增加过内宫的需求,不用刺绣和金银首饰。
无为而治在汉初主要表现为轻徭薄赋,刘邦十五而税一,田税比以前减少了三分之一,公元前196年,诸侯王争相向刘邦献钱,大大增加百姓负担,刘邦于是规定不得无限制向百姓收钱,只以十月按人口量朝献,萧何建立了壮丽的未央宫,刘邦为此大怒,之后汉初都没有过大规模的宫廷兴建工程。
惠帝时期,先后征发过十四万人和二万罪犯奴隶修长安城墙,有两次,都是为期一个月,都在农闲时节,没有给民生造成太大的伤害。
文帝在位时,言传身教,亲自耕种,出台农业的很多补助措施,田税减到三十税一,减免田租,奖励耕种者布帛。
需要说明的是,汉初经过半个世纪的发展,当时人口又恢复到了秦朝的2000万左右,但是直接向汉朝交税的只有一半,其余一半是诸侯王的封地和食邑,一年田税还不足以支付汉朝官员的全年工资,因此汉朝照样还是有人头税、关税等等苛捐杂税,来维持帝国和上层的运转。
景帝时期,把男子服徭役的年龄上升到20岁,三十税一的制度也没有再更改。
无为而治在汉朝还体现在慎施刑罚上面,汉文帝废除了延续1000年的刺字、削鼻子、砍膝盖等肉刑,促进了法制的进步,客观来说,乱世用重典,但在和平时期,轻徭薄赋和慎施刑罚都是符合民心所向和自然规律的,也即是符合道的。
汉景帝在法制上重申了复审制度,更为重视人命,注重对弱势群体的保护,可以说,依靠黄老之术的无为而治,文景之治成为了封建时代的第一个大治时期。
《道德经》无为而治等管理之术,在现代企业中也多有运用,典型的就是华为。
1998年,任正非在《由必然王国到自然王国》一文中提到:
“管理控制的最高境界就是不控制也能达到目标,这实际上就是老子所说的那句话,无为而无不为,好像我们什么都没做,公司怎么就前进了?这就是我们管理者的最高境界。”
华为创立时,和很多企业一样,都是靠人管,但是员工越来越多,管理者权力大,就会出现很多问题和矛盾,这样员工会缺乏自主性和积极性,严重影响创新,员工对企业创造的价值也会减少。
而且,如今的华为已经有19万员工,靠人力去管理已经不现实了,所以必须顺应自然规律,顺应道,去寻找别的方法,也即是无为而治。
为此,华为采取了以下几条措施:
依靠团队、分享利益、制定规则、构建流程、授权放权。
这不仅符合道和无为而治,也是符合老子所说的不居功、不争权的,可以说,华为的成功,很大原因是足够的利益分享、管理者的放权。
《道德经》第五十八章中说:“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
意思是施政清明,不乱作为,人民就很淳朴,社会就很安稳,施政明察秋毫,管理束缚太多,人民就会抱怨,狡诈的人会增多,社会风气也会大降。
因此,老子一直强调无为而治,顺应自然规律,有所为而有所不为,每次在为之前,都要谨慎、慎重地调查明白,否则宁可不为。
在老子看来,施政和管理的最高境界,不仅是无为而治,还有就是让被管理者,感受不到管理者的存在,而一切都能照常运行。如果管理者时时处处想彰显权威、争名夺利,让每个人都知道他的存在和威望,那么这不仅是不符合道的,也会减少整体的利益,让被管理者怨声载道,而这样的管理者,也会让人们在背后诅咒唾骂,是不得人心的。
无为的核心是低赋税,少搜刮。有为,无论名目多么动人,其核心都是要搜刮的。
忘记是谁说的了“一个国家的法律法规越多,证明这个国家的治理越差”
翻看历史,确实!
严以治吏,宽以待民。老祖宗早就说过了
为题目点赞[点赞][点赞][点赞](无为而治:少管百姓是古代施政的最高境界)
无为而治的核心用现代话来说就是任何事务都有内在运行规律,尊循事务的内部运行规律去自己发展变化,不要强加干预,死活由他[吐舌头笑]
有道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取之于民的越来越多,用之于民的越来越少……然后……[doge]
比如明朝有城管,农管,文管,医管,药管,广告管,
领导一切[得瑟]
折腾无极限
桓大的两万亿,就是不管的结果!现在效率高,不管,容易出大篓子!古代,只有第一产业,第三产业少得很!
严以律官宽以待民才是国家兴盛的根本
手伸的太长
逆自然之法而行最终死路一条!
可有可无的部门不发出生意不就更证明它真的不重要吗?那么人员怎么安排呢?要知道成立它是为什么,不是为那些可以说出口的冠冕堂皇的借口,纯粹就是为了人而设的岗位。
以无为的名义,行划搜韭菜根之事[笑着哭]说的再好也只是说的再好,与现实格格不入。
无为而治是制定规程,律法。一切事情以规程办理,一切刑法以律法判定。一生不求胜过先贤,当求无过与先烈。无愧于民。这才是无为而治本意。
感觉不倒政府的存在就说明他把该干的都提前干完了[笑着哭],不是不干。
店的招牌都要统一,生不生孩子,诸如此类。比亲爹娘还亲
能讓老百姓安居乐业才是真的好。
国家蒸蒸日上强盛时,是看不上百姓那三瓜二枣的,所以百姓过的自由幸福安康,只有衰落时想要维持曾经酒池肉林生活,所以才会出条条框框锁住百姓
乡村自由是怀乡之源,家国之根。
管的太宽
意思就是 放任米国🐶不要管它 让它们捣乱
。
封建社会讲这些吧!现在全世界都是资本经济,讲这些垃圾。
无为不是不管,而是要有技巧的管。“无所为”是说不要做违背客观规律的事,才能达到“无所不为”的目的。类似的还有扁鹊解释医学的段子“最好的医生是在还没有发病的时候治疗,所以大家觉得他不会医术。中等的医生在症状轻微的时候治疗,大家觉得他只是普通医生。而我只有等到病情严重的时候才知道治疗,却被称为神医。”无为而治的要求就是最好的医生,但是这本身就是不可能的,要不也不会成为道家的最高境界了。
已经无药可救了!它它必遭天谴!
就是小政府 严格执行法律
也是现代施政的最高境界
村民自治其实就是传承古代政治里值得借鉴的部分,即乡村的自由!
鼓吹小政府???多看看明清时代的关于县府的书吧。还不清楚呢就去看看“绍兴师爷”的来历。
有权不用 过期作废[得瑟]
当下敌人专管拉屎放屁
以后穿什么衣服都得管你,否则拘留
三个字“瞎指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