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之世而谓之工:从西周丰镐陶窑产品之丰富,一睹古代制陶业风采

水绿看历史 2023-03-10 01:21:01

在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引言

丰镐西周都城遗址包括丰京遗址与镐京遗址。其遗址占地范围广,在中国代代考古学家的不懈努力下,其最具代表性的丰镐陶窑为世人所熟知。

通过对西周时期丰镐遗址的陶窑类型、生成产品以及空间分布范围等相关事项的研究,我们更好的了解到当时西周社会的手工业经济发展状况以及社会生产状态。

以西周晚期出现了大型制作陶窑为例,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此时的人口压力急速增长,与其息息相关。

此文从西周时期丰镐遗址陶窑形成背景、陶窑类型、生产产品以及分布范围状况,以小见大,探讨西周时期陶器生产的特点,有助于我们后人透过史书的一角能够赏析三千余年前西周陶业的一抹风采。

西周丰镐遗址之陶

在西周时期,制陶业沿袭了新石器时代诸类文化,并且随着夏商千余年的文化流传,在距今约三千年前达到了繁荣鼎盛。

陶,出于土,而炼就生活。陶器制作技艺,被誉为“土与火的艺术,力与美的结晶”。

丰镐遗址中所出土的精美陶窑从侧面反映了西周时期手工业制造的发达也揭示了此时商品经济的昌盛。

正是因为西周时期,作为一个奴隶制社会发展到巅峰的王朝,其人口数量、城市规模远远超出前代水准,使其手工业从业人口急剧增加。

从而,当我们翻开史书的一角,便可清晰的窥探到此时西周社会中的制陶业的蓬勃生机,深受百姓热捧。

泱泱华夏,绝代风华。西周丰镐遗址中陶窑技术受到了几千年前新时期时期诸文化的影响,如北方的北辛文化,亦或是南方的良渚文化。

而随着文明的发展、国家的产生、陶窑的普及,西周社会继承了夏商的制陶传统,并融入了自身的核心元素。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得丰镐遗址中的陶窑文化成为中国美学中不可多得的文化瑰宝。

种类与特点

在西周时期丰镐遗址中出土发掘的陶窑,数量繁多、种类丰富。其中,陶窑可分以下三种类型:竖穴升焰型、横穴升焰型与半倒焰型。

竖穴升焰型,这类丰镐陶窑从上而下由三个部分构成:火膛、窑箅与窑室。在窑箅上,我们能够在刚刚出土的陶窑上发现众多细小的火孔。

其形体仍有一些不同特点,如火膛中没有窑柱,而陶窑窑室呈圆形。在窑箅上面,我们可以发现存在着众多细小的火孔。

再如,火膛中存在没有与火膛后壁相连接的窑柱,而陶窑窑室呈圆形。

同样的,我们亦可在窑箅上发现微小火孔,通过结合对历代镐京遗址的西周陶窑基本信息认识,可以判断此类陶窑属于竖穴升焰窑。

横穴升焰窑,这类丰镐陶窑窑室呈圆形,从前往后分为两个部分:火膛与窑床,此类陶窑根据窑床特点又分为两种类型。

第一种陶窑的窑床两侧存在弧形火道,而中间的一条火道为直形火道并通向陶窑后壁,这种内部结构设计与半倒焰窑十分相似。

第二种是考古学家在山西省稷山县白家庄发现的陶窑,此类陶窑的窑床上存在多条暗火道,而这些火道也反映了此时制陶技术的不断精良与成熟。

半倒焰窑,这类丰镐陶窑的窑室呈圆形,从前往后可分为两个部分:火膛与窑床,在这类陶窑的后壁上发现了烟囱的存在。

在陕西省西安市的张家坡遗址中发现的此类陶窑,其平面为椭圆状,在窑身的北面有一个较小的烟囱,并且与陶窑的底部相连,证实了西周时期劳动人民的智慧与独具匠心。

在这三种类型陶窑背后,无论它们形态具有多大差别,我们都有理由相信,在丰镐遗址中陶窑文化的形成与发展,都在不同程度上揭示了此时西周王朝手工业生产能力的标准化与精细化,而在这发达的商品经济背后,留给我们后人的是这一不可多得的陶窑文化瑰宝。

价值所在

目前,我国已知的西周时期丰镐遗址所出土的陶窑产品的地点有八处。

其中,存在于陕西省西安市的上泉北村的陶窑产品主要是盆、罐与瓦。豆的占比非常少,且我们几乎看不到夹砂陶片。

在此类生产产品中,瓦的出现即是西周时期宫殿的建造材料,用此瓦封陶窑的顶部,证实了瓦是此作坊的产物。

而存在于陕西省西安市的客省庄遗址,此类产品考古发掘的探方分布在六个地点,距离附近工地不到五百米。

在此发现的陶窑极大可能为西周晚期烧制陶器的陶窑,也反映了此时西周已经存在较为成熟的手工业经济。

西周时期,是奴隶制社会走向顶峰的重要先秦王朝。我们通过丰镐遗址中所发掘的大量宝贵陶窑,有幸能够窥探早期先秦人民劳动智慧的匠心,更能深层次的探求西周社会聚落的形态与手工文化。

丰镐遗址中的陶器大多数为陶窑中所烧造而成。陶窑作为制陶手工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研究西周时期的手工业具有极高价值。因此我们有必要尝试归纳丰镐遗址中的陶窑的生产特点。

首先从制陶作坊的陶器生产规模来看,对比此前各类相关数据,我们不难发现西周时期的丰镐遗址中的陶窑数量很多,并且作坊的生产规模与陶窑数量成正比例。

因此,中大型规模生产在西周时期较为普及,但是特大型作坊仍然数量极少。而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此时西周社会聚落较为普遍,王权也较前期更加集中。

然后从烧制陶器的技术传统来看,各类陶窑所用的技术传统各有差异,对于研究西周与夏商文化及周边文化相互融合具有深远意义。

以竖穴升焰型为例,此类陶窑虽起源于夏商,却繁盛于西周。此型窑的长火眼围绕窑箅中心分布而成。且窑柱与窑后壁相通,侧面反映了几种不同文化间的相互交流与融合。

再以横穴升焰型为例,此类陶窑继承了关中地区如裴李岗文化和仰韶文化的很大一部分特征,其内部结构设计的环形火道与直向火道组合,也很有可能是被北方齐家文化所影响。

最后,以半倒焰窑为例,此类陶窑起源于商代末期,在西周时期繁荣昌盛。集中发现在关中地区以及北方等地,考古学家对其发掘、研究与探讨。

这些陶窑是西周时期劳动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反映的是古老的先秦人民烧制陶器的技术传统。

西周丰镐遗址中众多陶窑的发现,也正反映了多种烧陶技术传统并存,这其中既有对夏商时期传统的继承,甚至有对古老的新时期时代烧陶文化的赓续,又有周人自身的发明与创想。

留给我们后人的是他们无限的想象力与创造力,我们从中可以感受到来自几千年起传统陶窑文化带给我们丰厚的文化底蕴。

结语

云山苍苍,江水泱泱。丰镐遗址作为西周都城遗址之一,对于我们了解西周时期制陶的过程以及探讨遗址聚落的发展具有不可比拟的重要意义。

通过考古学家不辞艰辛,呕心沥血,历时五年的探索发掘,让世人们基本了解了西周丰镐遗址制陶作坊的分布范围、年代与生产特点与过程。

而这不仅为考古学者研究西周制陶工艺的流程,技术提供了一手材料,同时更有助于深入了解探索丰镐遗址手工业生产的组织与管理、社会形态分工与功能分区乃至整个西周丰镐遗址的聚落形态和空间布局。

参考材料:

《丰镐考古八十年》

《长安沣东西周遗存的考古调查》

《史记》

0 阅读:9

水绿看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