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太祖杯酒释兵权,宋太宗又全面推行“重文轻武”之策,到了宋仁宗第四代皇帝时,大宋由文官担任武职的弊病就暴露出来了。
宋仁宗派遣殿前太尉洪信前往龙虎山恭请张天师,洪太尉在龙虎山的行径与心态简直丑态百出,把大宋御前军方高层的整体素养暴露无遗。

洪太尉上山去拜谒张天师,他攀藤附葛,走过几个山头,行了二三里路,就腿脚发软走不动了,心中还满是牢骚:我生于富贵之家,坐到如今的高位,吃的是山珍海味,住的是华屋美宅,平日里都是没精打采的,哪穿过草鞋,走过这么远的路,吃过这种苦头?
这就是大宋殿前太尉的心态与身体素质,他们带着大宋军队到前线抵御辽国,能打胜仗吗?再看看洪太尉的胆量,他先是碰到吊睛白额虎,吓得瘫倒在地,牙齿打战,心跳加快,浑身就像得了严重的风瘫麻木症,两腿动弹不得,老虎消失了一盏茶的工夫才站起身来,又接着抱怨,皇帝派我这差事,我是来担惊受怕的。刚站起来又出现了水桶般粗的雪花大蛇,他吓得大叫这次命要丢在这儿了,便再次瘫倒在地。大蛇双眼射金光,张开大口,吐出舌头,把唾液喷到他脸上,吓得他魂飞魄散。

大蛇走后洪太尉才爬起来,大骂龙虎山道士。
洪太尉怕虎怕蛇,对人却极为骄横。他见到张天师却认不出真容,在道童(张天师本人)面前诉苦,我是朝廷高官,为何让我走山路,吃这么多苦,差点把命都丢了。
瞧瞧洪太尉是不是很丢人。
洪太尉听闻张天师已前往汴梁,自己的任务完成了,就开始游览龙虎山,全然不顾自己上山时被吓得狼狈不堪的样子,得过且过、及时行乐。不听劝告强行进入伏魔大殿,放走108个魔君。
宋仁宗派遣洪信这样毫无军事素养的文官担任太尉要职,洪太尉在龙虎山的富贵病(爬山就喘、遇险就瘫)与特权思维(抱怨苦差、辱骂道士),他作为文官掌兵者既无战场历练的筋骨,更缺乏军人应有的胆魄,更别说统兵御敌的能力了。

洪太尉面对虎蛇时“魂飞魄散”的丑态,与面对道士时的“骄横”,对强敌像羔羊般畏惧,对百姓却如豺狼般凶狠。
洪太尉强行开启伏魔殿的愚蠢行为,埋下了“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乱世的祸根。这暗示着北宋重文轻武的政策就像潘多拉魔盒——压制武备带来的短暂安定,宋太祖和宋太宗没有想到最终会释放出更大的动荡。正如后来宋江起义虽被招安,但方腊、田虎等更大规模的反叛接连而至,恰似被释放的“魔君”轮番现世。
可以想象当金国打来,汴梁城头站着洪太尉和高太尉,空有文采却缺乏御敌之心、胆魄、实战经验,还是会像靖康之变一样开城投降,“十万人齐解甲”的千古耻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