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传统观念中,人们常用“儿子是建设银行,女儿是招商银行”来形容育儿成本与回报的不同。如今,结合现实生活的鲜活例子,有人借用快递行业的特点,将儿子喻为“菜鸟驿站”,女儿比作“顺丰快递”。下面,就让我分享一下近期分别居住在儿子和女儿家的真实体验。
作为一位60岁的老人,我拥有一双成年子女。女儿精明能干,独立自主,在南京求学并定居结婚,一切都无需我过多操劳;而儿子留在本地,学历和职业起点稍逊一筹,为了他的婚姻大事,我和老伴倾注了不少心血,包括购置婚房。
女儿犹如“顺丰快递”,体贴周到,提前通知我前往南京小住,并给予全程高品质的“服务”。在我抵达女儿家后,亲家母和女婿对我礼遇有加,家务琐事均由亲家母一手包办,我只需帮忙照看外孙即可。如同顺丰快递员那样,先电话确认、再礼貌送达,让我感受到的是高效贴心的服务,尽管享受这份舒适的同时,由于过于被照顾,我多少感到些许不自在,最终借口水土不服提早返回了老家。相比之下,儿子家的生活就像“菜鸟驿站”。尽管我家与儿子家相距不远,但在儿媳生育期间,我前往帮忙数月,承担起大部分家务劳动,包括洗衣做饭、照顾孙子。初到儿子家时,询问日常用品的位置,得到的回应却是自行寻找。仿佛置身于忙碌嘈杂的菜鸟驿站,包裹堆积如山,工作人员忙于应对众多包裹,我自己不得不去找寻“我的那份”。尽管有时会与儿媳发生些小摩擦,但也都视为一家人之间的常态,一笑置之。总结来说,无论是在顺丰快递般细致入微的女儿家,还是在菜鸟驿站式繁忙琐碎的儿子家,我都深刻体验到了不同环境下养老生活的滋味。不论是哪种模式,身为父母的我们都在努力适应并付出,同时也期待着孩子们的理解与关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