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人,有病就去治

中场阴谋家 2025-02-10 13:18:30

二零二五年二月九日,哈尔滨亚冬会短道速滑男子五千米接力决赛,林孝埈、刘少昂、孙龙、刘少林组成的中国队面对韩国队、日本队和哈萨克斯坦队。

比赛开始中国队跟在其他几队身后。还剩二十一圈,刘少昂超越哈萨克斯坦队升至第三。还剩十八圈,孙龙超越日本队,中国队升至第二,随后中国队直接和韩国队交锋。

还剩五圈,中国队利用交接棒超越韩国队。最后一棒,林孝埈最后一圈前被韩国队超越,随后林孝埈全力加速马上反超时,被韩国选手推倒,身体失衡摔出,最终第四个冲线。

比赛就此结束,哈萨克斯坦队夺冠,后续韩国队被判犯规取消成绩,中国队获得铜牌。林孝埈可能万万想不到,这么多年来,捅他最狠一刀的还是他发小。上次是黄大宪,这次是朴知元。

除了恶意犯规之外,朴知元还可恶在他对林孝埈忘恩负义。

林孝埈用“是从高中开始一同训练的朋友”来形容形容他们的关系,甚至不到一年前的鹿特丹,因为黄大宪把朴知元打出脑震荡,林孝埈出于善意,还拥抱安慰颓丧的朴知元。

作为发小,朴知元回报林孝埈善意的方式,是上肘子,是推人。黄大宪九岁就认识了十二岁的林孝埈,后者明里暗里帮了黄大宪很多。黄大宪嫉妒他的成绩,就要断绝他的职业生涯。

黄大宪、朴知元,两人一样都是林孝埈的老朋友,却选择了一样的恩将仇报。

反观之前的五百米决赛,孙龙在后程用尽最后的力气助力林孝埈夺得金牌,自己却由三号位跌到了四号位。孙龙是吉派,林孝埈是黑派,在十四冬上斗得你死我活,但抵御外敌时却不计前嫌。

韩国人知道自己脏吗

今年韩国队在短道速滑金牌已经拿的够多了,在这种情况下,韩国队就算拼着犯规也要阻止中国队夺金,就是要在气势上压过中国队,捍卫自己亚洲短道速滑霸主地位。

无论朴知元个人还是整个韩国队,其实都对这次犯规表示认可和兴奋。

在五千米接力决赛的监控回放里,朴知元那个隐蔽的推挡动作,像极了二零一八年平昌冬奥会沈锡希伸手拉拽崔敏静的复刻版。

当林孝埈摔出赛道的瞬间,韩国网友热议的话题是“该用哪种算法计算犯规收益”。这已经揭示了问题的本质。在韩国短道体系里,犯规从来不是道德缺陷,而是经过精密计算的战术。

甚至韩国电视台都常年播放《冰上生死战》纪录片,将犯规美化为“守护国家荣誉的悲壮牺牲”。这种文化包装,让民众对犯规的容忍不断提升。

韩国短道队日均有六小时专项对抗训练,要求在零点二秒内完成推挡、卡位、收刀三连动作。这种病态的价值观和训练方式,是不是像极了应试教育。

而在韩国队与对手的博弈矩阵中,还存在一个诡异的均衡。

当所有队伍都选择公平竞技,韩国队胜率不到三成。但当韩国队率先采取战术犯规,胜率跃升至七成。即使因此导致全队被判犯规率上升两成,奖牌总数仍可获得显著提升。

这种扭曲的激励模式,使得韩国队如同金融市场的做空者,通过制造系统性风险获取超额收益。“和他们比赛就像在雷区跳舞,你永远不知道哪一步会触发爆炸。”

韩国人知道自己犯规了,但是他们并不觉得可耻,只是认为这是战术的必要性,并且乐在其中。

蜀中无大将

其实最后一棒林孝埈犯错了,只是舆论现在避而不谈。

明明有二刘二龙的组合,要速度有速度,要对抗有对抗,非要拆散这个组合。如果说偶然性或者对手不道德,不如看看本赛季世巡赛和北京站的五千米接力决赛和两千米混接决赛。

看看那是什么对抗强度,!看看刘少林是怎么抗住不倒的,看看刘少昂是怎么控线路,硬生生把朴知元控到拌出赛道的。

在韩国队犯规之前,作为最后一棒的林孝埈,在倒数一圈半的弯道没有守住身位,被朴知元超越了。之后才是林孝埈生撵韩国队,导致韩国队扒拉林孝埈犯规,哈萨克斯坦队渔翁得利。

算上两千米混合接力,林孝埈已经屡次在接力的弯道上犯错。他都打算收圈了,还是被朴知元反超,说到底还是状态和水平下滑。

这种情况下,最后一棒为什么还是他,为什么他还能上场,就是因为目前只能用他。

最后一棒其实可以给李文龙试试,但是这个做法太冒险。谁在中国队主教练的位置上,最后一个都得排林孝埈或者刘少昂。

赛后,场边的李文龙都恨不得冲进去,接受采访时破口大骂,“脏!就是脏!”,旁边的几个人都拉不住。

这次亚冬会,林孝埈除了守住五百米金牌,其他比赛各种失误和实力不济。一言以蔽之,没人,本土选手迅速成长起来才是关键。

至于韩国人,只能说有病真的该治,算那些蝇头小利确实符合他们的国土疆域,以及世人对他们的刻板印象。

0 阅读:62
中场阴谋家

中场阴谋家

一定要搞好中国足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