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那么多新军,为何唯独袁世凯崛起?毛主席:他特别惯用一手段

香巧说过去 2024-06-27 13:58:15

说起中国近代的第一大军阀,你最先会想到谁?我相信有很多人都会脱口而出:“袁世凯!”

诚然,袁世凯作为北洋军阀的领袖,外加他在中国近代史中留下的诸多劣迹,他的名字确实是举世闻名。

袁世凯

此人的影响深远到了何种程度?可以这么说,要不是张作霖在1928年时突然被日本人炸死,北洋军阀的势力恐怕还要再延续二十年!

然而,有几个人能想到,就是这样一位权倾一时的大军阀,他竟然是读书人出身,而且颇喜欢吟诗作对。

只不过,跟很多晚清的学子一样,袁世凯即便一度读书读到吐血,也未能考上秀才。

至于袁世凯为什么考不上秀才嘛,我们来念一念他的诗作,就可以品出一二。

比如袁世凯在1881年时,就曾写下过这么一首诗:“眼前龙虎斗不了,杀气直上干云霄;我欲向天张巨口,一口吞尽胡天骄。”

这水平,也就是比乾隆皇帝略高一点。

乾隆

然而,诗写得再烂,也会有人欣赏。乾隆皇帝的诗都能被张廷玉盛赞为“天授之才”,那么袁世凯的诗自然也会遇上“识货”的。

袁世凯的伯乐不是别人,正是淮军将领吴长庆。吴长庆是袁世凯养父袁保庆的结拜兄弟,他在读过袁世凯的诗后,从中读出了袁世凯胸怀大志,所以特意将他召到军中当兵,不久之后将其破格提拔为营务处帮办。

虽然袁世凯进入了军旅,但是他想要考秀才的想法还是未消,依然积极备考。他曾在给三哥袁世廉的书信中说:“弟不能博一秀才,死不瞑目!”

然而,就在那一年,朝鲜突发战事,彻底改变了袁世凯的人生轨迹。

为了平定朝鲜的叛乱,袁世凯没有去参加当年的乡试,而是随军出征。在作战过程中,袁世凯总是一马当先,非常勇毅。在战事结束后,吴长庆特意为袁世凯上报首功。

就这样,袁世凯被清廷任命为朝鲜军务处帮办,留在了朝鲜训练新军。

新军训练

袁世凯在朝鲜练兵期间不光在军中积累了很高的威望,还一举粉碎了由日本人操控的甲申政变,推迟了中日战争爆发的时间。

袁世凯因为此举被洋务运动的领军人物李鸿章所赏识,于是将其任命为驻朝鲜总理。袁世凯就这样从军务帮办一跃成为了权倾朝鲜的人物,被人戏称为朝鲜的“太上皇”。

袁世凯在朝鲜12年,一度遏制住了日本势力对朝鲜的渗透。但是历史洪流滚滚而来,袁世凯终归没有阻止中日战争的爆发。

中日甲午战争的失利令李鸿章所主导的洋务运动走到了终点,维新运动趁势而起,而袁世凯则被李鸿章保举前往天津小站以西式方法操练新兵。

小站练兵

从此,袁世凯开启了他的北洋军阀之旅!

讲到这里,也许有人就会问了:“晚清培养了这么多新军,为什么只有袁世凯能崛起成为第一大军阀呢?”

这自然是跟袁世凯的为人处事分不开的,毛主席就曾在参观袁世凯墓时,指出袁世凯特别惯用一手段。他就是凭借着这一手段,一步步攫取到了最高权力!

这一手段总结成一个成语,那就是“两面三刀”!

由于袁世凯在小站练兵期间,扶持了一大批军政大员,如徐世昌、段祺瑞、冯国璋等人,他们为袁世凯马首是瞻,北洋新军也趁势崛起。

段祺瑞

但是,当时崛起的并不只有北洋新军,还有张之洞的武汉新军和聂士成的武卫前军。

只不过,不管是张之洞还是聂士城,他们都效忠于清廷。可是袁世凯就不一样了,他只想为自己攫取权力。

为了能让自己有上位的机会,袁世凯顺应形势,与梁启超、康有为等人交往深厚,不久就被维新派所倚仗。

可是维新派又怎能想到,他们所倚仗的不是一条顺从的狗,而是一匹恶毒的狼!

在戊戌变法当中,康有为因公车上书失败,遂委托袁世凯率兵包围颐和园,打算控制慈禧、杀死直隶总督荣禄,以此扶正光绪帝,推行新法。

康有为

袁世凯虽然表面上答应,但是背地里却向荣禄告密。荣禄得知后大为震惊,立即将此事告知慈禧。

慈禧于是从颐和园返回紫禁城,并直闯光绪帝寝宫,后将其囚禁。之后,慈禧临朝训政,夺取政权,史称“戊戌政变”!

戊戌政变后,光绪帝被囚,戊戌六君子被杀,梁启超、康有为流亡海外,维新运动在持续了仅仅103天后便宣告失败。

袁世凯也因为他的告密行为深得慈禧信任,遂将其升任为山东巡抚!袁世凯就此一步登天,成为了封疆大吏!

也就是因为这次任命,远在山东的袁世凯躲过了后来的八国联军侵华。而武卫前军却在八国联军侵华当中全军覆没,其领袖聂士成以身殉国。

聂士成

晚清时期成立的这支武卫前军未能崛起,而张之洞所领导的武汉新军,由于对兵丁的要求过高(要求兵丁必须识字),其战斗力根本无法与北洋新军相比。至于其他新军,那就更难与北洋新军抗衡,袁世凯就此一家独大。

1901年,在李鸿章去世后,袁世凯被慈禧任命为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

然而,在受到慈禧如此恩宠之后,袁世凯其“两面三刀”的手段却还在继续。他表面上效忠于慈禧,却暗地里力主君主立宪,并以此获得了立宪派领袖张謇的支持。之后袁世凯又以重金笼络庆亲王奕劻,妄图联合奕劻强推君主立宪。

只可惜,袁世凯此举被慈禧洞察,之后慈禧逐步改革官制,通过合并军务的方式,大大削减了北洋军的力量。

慈禧

此后,慈禧又把袁世凯调至军机处,任命其为军机大臣兼外务部尚书。此举表面上是给袁世凯升官,但是实际上却是让袁世凯把所有的兵权全交了出来。

在慈禧和光绪去世后,摄政王载沣进一步打压袁世凯,让他退出朝堂,回乡治疗“足疾”。

然而,慈禧和载沣的想法还是太过天真。袁世凯的北洋军树大根深,均以袁氏马首是瞻,又岂是削去兵权就可以控制的。

果然在辛亥革命爆发后,清廷根本指挥不了北洋军。革命党人因此势如破竹,清廷的政权岌岌可危,无奈之下只好请袁世凯复出。

袁世凯复出之后又玩起了他“两面三刀”的把戏,他一面攫取朝政与军队的控制权,一面又不积极镇压革命,反而与革命党人进行停战谈判。

最后,孙中山答应袁世凯在革命成功后,让他当大总统。袁世凯于是露出嘴脸,反逼清帝退位。

孙中山

此时袁世凯已掌握军政大权,清廷已无力反抗,只能答应袁世凯。就此,清朝覆灭,辛亥革命胜利。

辛亥革命的胜利表面上是革命党人的胜利,其实他们依靠的还是袁世凯的力量,并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革命。

当孙中山辞去临时大总统之位后,宋教仁推行政党政治,这令袁世凯的总统之位形同虚设。所以袁世凯又反叛革命,派人暗杀了宋教仁。

此事一出,孙中山率领国民党开启了“二次革命”,但是由于力量不足,惨遭失败。

在镇压了“二次革命”之后,袁世凯解散国会,成立“政治会议”。此后,袁世凯为了当皇帝,不惜出卖中国的利益,与日本达成密约“二十一条”,将青岛拱手送给了日本人。

有了日本人的支持,袁世凯正式宣布更改国体,恢复帝制,做起了称帝美梦。

袁世凯此举倒行逆施,引发蔡锷、唐继尧等南方将领震怒,他们遂发起护国运动,誓师讨袁!很快,护国运动得到举国响应。

蔡锷

而袁世凯所倚仗的日本人竟然也背叛了他,不光没有支持袁世凯称帝,反而积极进行“倒袁”活动,妄图以此建立亲日政府。

最终,蔡锷所率领的护国军在川南一举击败北洋军,袁世凯见大势已去,忧愤而死!

虽然袁世凯死了,但是北洋军阀的势力依然很大,只不过是分裂成了众多派系。此后军阀之间征伐不断,中国从此进入了军阀混战的时代。

不管是从袁世凯的鼎盛时期来看,还是从他死后的影响力来看,他都是名副其实的中国近代第一军阀。只不过他一生反复无常,通过“两面三刀”的手段,不断攫取权力,最终落了个众叛亲离的下场。

正如毛主席在参观袁世凯墓时所说:“他特别惯于耍两面派手法。”

毛主席

袁世凯先是骗取维新派的信任,又出卖维新派,换来了封疆大吏的权势。之后又妄图通过慈禧的信任造反,却被清廷削去了兵权。在辛亥革命时,清廷和革命党都想拉拢袁世凯,他则通过这一契机骗取了大总统的位置。可是,袁世凯当了大总统还不满足,还想当皇帝,于是他出卖国家的利益,倒行逆施,最终遭至了全国人民的反对,一命呜呼。

在回顾了袁世凯的一生后,毛主席最后总结性地说:“可见逆历史潮流而动,肯定是短命的。”

是啊,逆历史潮流肯定是短命的,袁世凯就是一个鲜明的例子!让我们以史为镜,避免相同的错误,携手走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14 阅读:6720
香巧说过去

香巧说过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