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分享的是第2批考成本管理的一位学员,论文51分!属于高分论文!2024年上半年50分以上的论文非常少,能得50分以上是非常优秀的论文!
学员成绩:
学员成绩
备考经验分享:
首先,非常感谢江老师的悉心指导和鼓励,使我得以顺利通过考试。回顾备考之旅,我深刻认识到,认真聆听基础课程并完成相应练习,确实能够牢固掌握基础知识。这一点从我的多次成绩中得到了充分验证。
然而,论文写作一直是我的软肋。尽管多次努力改进和查找问题,但分数却每况愈下,打击了我的信心。我曾将论文提交给江老师审阅,并且也请考过的朋友帮忙看过,大家普遍认为我的论文质量较高,回应了子题目,逻辑严密。然而,成绩却不如预期,甚至不如第一次未充分准备时的成绩,这让我对论文评分的标准产生了困惑。
江老师在我几近放弃时,鼓励我坚持下去,并告诉我多次考试通过是常态,再次复习也会相对轻松。同时,江老师公众号上多次展示的成功案例也给了我很大鼓舞。当朋友们陆续放弃时,我决定再次挑战。
第三次考试中,我写了一篇详细的3000多字论文,题材丰富,内容充实,回应了所有子题目,然而成绩却再度下滑38分。这让我感到极为困惑和沮丧,于是决定在2023年下半年休息,不再报考。
今年,由于工作中参与了一个新的信息系统建设项目,使我重新燃起了考试的热情,并开始准备新的考试。这次,我将10篇论文重新梳理,以论文带动案例和基础的学习,重点分析子题目出现的可能性。在参照江老师的例子的基础上,我以子题目为框架撰写论文,具体包括以下内容:①成本基准形成的过程;②成本管理的S曲线;③如何进行成本控制。同时在每个子题目中详尽阐述,避免浅尝辄止,逐步说明每个过程的具体变化。
通过这一过程,我逐渐融汇贯通了理论知识,并理解了之前低分的原因:在风险管理部分,尽管子题目有所回应,但过于表面,没有深入具体地说明每个过程的变化。同时,内容与书本表格过于相似,缺乏创新和独特性。结合这次通过的经验,我总结出以下几点改进:
1、精心设计每个知识领域的重点工具技术和输出实例。
2、子题目结合具体项目实例进行深入阐述,避免纯理论化。
3、精简篇幅,突出背景和过程中的核心理论。
这一过程不仅增强了我的信心,也让我更好地理解了论文评分的标准和要求,从而在今后的考试和项目中,能够更加从容应对各种挑战。
考场论文分享:
成本管理论文1
成本管理论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