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猜拳决定坐哪边?也太可爱了吧!"在哈佛大学教育学院的幼儿园课堂里,24岁的韩东明暳看着眼前这群天真烂漫的小朋友,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这个来自哈尔滨的留学生,如今在哈佛攻读教育学研究生。
"每次看到孩子们纯真的笑容,我就会想起自己的童年。"东明暳回忆起小时候,每到正月十五,妈妈都会骑着自行车带她去买花灯。
在冰天雪地的哈尔滨,她紧紧搂着妈妈的腰,手里攥着五彩斑斓的灯笼,那种幸福感至今难忘。
"其实我并不觉得考上哈佛有多了不起,我只是一个普通人。"她说这话时特别真诚,"重要的是,我在成长过程中始终被爱包围着。
现在当了助教的她,经常能看到形形色色的孩子。有的活泼开朗,有的沉默寡言;有的自信满满,有的畏手畏脚。
她深知,每个孩子的表现背后,都藏着不同的家庭故事。
"你知道吗?那些看似调皮捣蛋的孩子,往往是最敏感的。"她说起一个印象深刻的小男孩,"他总是不听课,但有一次我发现他在本子上画满了妈妈的样子,原来是太想家了。
这段助教经历让东明暳更加坚定了自己的选择:她要做那束温暖的光,照亮每个孩子的未来。"就像当年妈妈给我的那盏花灯一样,我希望能给孩子们带去温暖和希望。
"很多家长总觉得孩子要赢在起跑线上,但他们不知道过度的压力会带来多大的伤害。"说这话时,东明暳的眼神里闪过一丝心疼,"我就经历过,真的不想看到更多孩子重蹈覆辙。
在哈佛的课堂上,她常常分享中国家长"鸡娃"的现象,引发了不少国际同学的关注和讨论。"教育不是一场竞赛,而是一个让孩子找到自我的过程。
"这是她在哈佛学到的最重要的一课。
"你们知道什么叫军事化管理吗?那就是连起身的椅子发出一点响声,整个班都得重新站起来走一遍。"说起初中的经历,东明暳的眼神暗了下来。
那是她人生中最黑暗的一段时光。在这所军事化管理的学校里,所有女生都要剪短发,短到经常被路人认成男生。
每天从早上7点到晚上11点,生活被各种规定死死框住,连喘气的机会都没有。
"我的数学基础本来就差,好不容易勉强能维持班里前十名,后来连这点优势都没了。"她回忆道,那次期中考试只考了70多分,是她有史以来最差的成绩。
当妈妈问她怎么回事时,她彻底崩溃了,第一次对着最亲的人歇斯底里地大吼大叫。"那时候的我就像被关在笼子里的小鸟,完全不知道该怎么办。
每天晚上躺在床上,她都会幻想自己在另一个世界里。那个世界没有endless的作业,没有严苛的规定,她可以自由自在地做自己。
渐渐地,她对一切都失去了兴趣,整个人像具行尸走肉。
"最可怕的是,我开始有了轻生的念头。
为了逃避现实,她开始沉迷游戏。"在游戏里,我终于又找到了一点成就感,看着游戏人物一级级升级,至少证明我还能做成点什么。
就在她几乎要放弃希望的时候,一个转机出现了。父母的一个美国朋友来家里做客,她们家的女儿给了东明暳完全不一样的感觉。
"那个姐姐说话做事都特别自信,完全不用顾虑别人的眼光。不像我,说句话都得左思右想,生怕说错了。"这次相遇让她看到了另一种可能性。
更让她震惊的是,在和这个姐姐聊天时,她发现国外的教育方式竟然可以这么不一样。没有死板的规定,没有窒息的管控,学习也可以是一件快乐的事。
"那一刻我才明白,原来我不是学习能力有问题,而是被这种教育方式扼杀了天性。"东明暳说,这个认知让她下定决心要改变。
最终,在初三那年,她和父母做出了一个重要决定:转学到国际学校。"现在回想起来,那可能是改变我命运的一个决定。
"她说这话时,眼里重新有了光。
谁能想到,一个曾经被抑郁折磨的14岁女孩,最终能在另一种教育方式下重获新生?这段经历也让东明暳更加确信:教育不应该是一场折磨,而应该是一次助力成长的旅程。
"其实在别人眼里,我可能就是个被宠坏的熊孩子。"东明暳笑着说,从小到大,她的父母给了她一个完全自由的成长空间。
要说多宠?5岁那年的一件事让她印象深刻。那天,妈妈带着她和一个同事逛街,小东明暳兴奋地把刚得到的几百块压岁钱都揣进了裤兜里。
吃饭的时候,钱露出了一半,妈妈的同事忍不住说:"这么小的孩子,怎么能让她带这么多现金啊?"可妈妈只是笑笑,一脸无所谓的样子。
"在我们家,压岁钱就是我的,想怎么花就怎么花。"说这话时,东明暳眼里闪着光,"从小这种信任,让我特别有当家做主的感觉。
更让人惊讶的是小学时的"抗争"事件。那会儿她迷上了一本小说,英语听写错了几个单词。老师要求每错一个词抄写十遍,但她觉得这种机械式的抄写毫无意义。
"我就站在班里,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跟老师僵持了20分钟。
最后老师叫来了她妈妈。但让所有人意外的是,妈妈的态度很简单:"她不想写就不写吧,这没什么大不了的。"
"老师当时的表情特别精彩,大概觉得我这种孩子没救了。"东明暳说,"但其实从小到大,我的学习成绩一直都不错,只是我不喜欢按部就班的学习方式。
在她看来,父母这种近乎"纵容"的教育方式,反而让她学会了独立思考。"很多人觉得孩子不听话就是教育失败,其实不是。
有时候孩子的抗拒,恰恰是在捍卫自己的思维方式。
"说实话,我能考上哈佛,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父母给我的这种自由成长环境。"东明暳感慨道,"他们从不给我设限,反而让我变得更加自律。
这个被"宠坏"的孩子,不仅没有长歪,反而在自由的土壤里茁壮成长。或许这就是最好的证明:教育不是压制,而是给予孩子足够的信任和空间。
从军事化管理的学校转入国际学校,对东明暳来说简直是天壤之别。"第一天我就惊呆了,中午和晚上各有两个小时的休息时间,这在之前根本不敢想象。
更让她吃惊的是,休息时间里同学们都在干啥?有的聊天,有的打游戏,居然没人在埋头写作业!"那种感觉就像一只被关在笼子里的鸟儿,突然被放飞了。
但军校培养出来的学习习惯倒是让她受益匪浅。在这个相对轻松的环境里,她保持着从早到晚的学习节奏。"不是有人逼我,而是我觉得学习本身就很有意思。
功夫不负有心人,第一次期中考试,她就考了全班第三名。"那是我好几年来第一次被老师表扬,那种感觉,美滋滋的!"说这话时,东明暳笑得特别开心。
自由的学习环境不仅没有让她松懈,反而激发了她的潜能。最终,她在SAT考试中取得了2230分的高分(满分2400分),成功被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录取。
"很多人觉得,给孩子自由就是放任,其实恰恰相反。"东明暳说,"当你不再把学习当成负担,反而能学得更好。
她还记得一次因为过敏,脸上起了很多小红疹。"我那会儿可爱美了,整个人都不好了,就想躲在家里的被窝里。
换做其他家长,可能会说"一点小事至于吗",但她妈妈二话不说就给她请了假。"明明就是我在任性,但妈妈还特意跟老师说我病得很严重。
在家休息的那几天,她感受到满满的幸福感。"就像个小孩子一样撒娇,既有重获新生的喜悦,又有妈妈的宠爱。
这种被理解、被支持的感觉真的很温暖。
"你看,这就是自由带来的改变。"东明暳感慨道,"在最严厉的管理下,我差点抑郁;但在最自由的环境里,我反而考出了最好的成绩。
后来她才明白,那些在军校里被压抑的情绪,那些被规则扼杀的天性,在国际学校里都得到了释放。"原来学习可以不用这么痛苦,原来成长可以这么快乐。
对她来说,能考上伯克利不是终点,而是一个新的起点。"这证明了一点:给孩子自由,不是放纵,而是相信他们有飞翔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