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大林格勒将被德军攻破,斯大林急电毛泽东:赶紧派两个师来边境
1943年初的克里姆林宫,气氛凝重得令人窒息。斯大林坐在那张历经沧桑的橡木办公桌前,眉头紧锁。桌上摆着一份来自远东的密报,内容让这位钢铁般的领袖也不禁一阵心悸。
世人皆知斯大林格勒保卫战是二战的转折点,却鲜有人知,在战事最胶着的时刻,斯大林曾六次致电延安,向毛泽东求援。更令人惊讶的是,前五次毛泽东都予以婉拒,为何到第六次,这位中国共产党的领袖却改变了主意?
这背后,究竟有着怎样惊心动魄的历史博弈?两位共产主义领袖之间,又经历了怎样的较量与权衡?
一、风云突变:德军闪击苏联
世人皆知巴巴罗莎计划是希特勒发动的一场突袭行动,却不知这场闪电战竟让苏联损失如此惨重。
1941年6月22日凌晨3点,当莫斯科的人们还在熟睡时,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惊醒了苏联外交部长莫洛托夫。德国驻苏大使舒伦堡在电话中言简意赅:"我有紧急事务需要面谈。"
当莫洛托夫匆忙赶到克里姆林宫时,舒伦堡递上了一份措辞严厉的照会:德国认为苏联违反了互不侵犯条约,德军将采取军事行动。
就在莫洛托夫接过照会的同时,德军已经开始了进攻。300万德军分成三路,如同三把尖刀直插苏联腹地。北路直指列宁格勒,中路直取莫斯科,南路直奔基辅。
更让人始料未及的是,德军的进攻速度快得惊人。第一天就突破了苏联边防,第二天就击溃了苏联空军。短短三天时间,德军就推进了400多公里,将30多万苏军围困在比亚韦斯托克地区。
当时在前线指挥的朱可夫将军曾回忆说:"德军的进攻太突然了,我们的通讯设备被摧毁,指挥系统瘫痪,部队陷入混乱。"
到了7月初,德军已经占领了明斯克、里加等重要城市。整个苏联西部战线土崩瓦解,几百万苏军被围困在大大小小的包围圈中。
就在此时,一个更令人担忧的消息传来:日本关东军在中国东北地区集结了70多万大军,随时可能对苏联远东地区发起进攻。
斯大林接到这个消息后,立即召开了紧急会议。会议室里烟雾缭绕,斯大林一支接一支地抽着烟斗,脸色异常凝重。
"我们现在腹背受敌,"斯大林指着墙上的地图说,"西线德军如狼似虎,东线日军虎视眈眈,形势十分危急。"
为了应对这种局面,斯大林不得不采取非常措施。他下令从西伯利亚和远东调集精锐部队支援莫斯科,同时开始寻求国际援助。
就在这个危急时刻,斯大林想到了远在延安的中国共产党。如果能让中共出兵牵制日军,无疑可以减轻苏联的压力。
于是,一场关系到两国命运的外交博弈就此展开。斯大林开始给毛泽东发出了第一封求援电报,这也揭开了后来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的序幕。
二、求援之困:斯大林的六封电报
世人皆知斯大林是铁腕统治者,却不知他也有如此焦急的时候。1941年下半年,斯大林连发六封电报向延安求援,字里行间透着罕见的急切。
第一封电报发出时,莫斯科正笼罩在德军空袭的阴影下。斯大林用外交辞令婉转地询问:"能否请八路军派遣几个旅或团到长城一线?"电报中还特意提到:"这将有助于牵制日军。"
延安收到电报后,毛泽东与周恩来、朱德等人连夜商议。最终,毛泽东回电表示:"八路军目前实力有限,只能从战略上配合苏联。"
斯大林没有放弃。一个月后,第二封电报又发到了延安。这次,他提出了更具体的请求:"希望八路军能派部队到满蒙边境,牵制日军。"为了显示诚意,他还承诺提供一定的军事物资支持。
毛泽东再次婉言谢绝:"目前八路军正面临日军'扫荡',且国民党顽固派步步紧逼,贸然北上恐怕难以立足。"
当斯大林格勒战役打响时,第三封电报来得更急。这次斯大林开出了更优厚的条件:"苏联愿意提供两个师的全套装备,请八路军派兵到边境接收。"
毛泽东看穿了这个提议背后的玄机。如果答应,八路军不仅要面对日军的围剿,还可能陷入苏联与日本之间的争端。于是,他再次回绝了斯大林的请求。
第四封和第五封电报接连而至。这次斯大林放低了姿态,只请求派遣小股游击队到边境活动。但毛泽东依然保持着清醒的头脑,没有贸然答应。
1942年底,斯大林格勒战役进入最关键阶段。德军第六集团军已经占领了城市的大部分地区,苏军仅剩下伏尔加河沿岸一小片阵地。就在这紧要关头,斯大林发出了第六封电报。
这封电报的语气与前五次大不相同。斯大林坦诚地说明了苏联当前面临的困境,并表示愿意在战后支持中国共产党在东北的行动。这次,毛泽东的态度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形势不同了,"毛泽东在党内会议上说,"斯大林格勒战役将是整个二战的转折点,我们要未雨绸缪。"随后,他开始着手准备派遣部队北上。
这一决定的背后,是毛泽东对国际局势的精准判断。他预见到,一旦斯大林格勒战役结束,苏联必将全力反攻,而这将为中国共产党在东北的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三、暗流涌动:国际局势的微妙变化
世人皆知美国在珍珠港事件后加入二战,却不知在此之前,英美对苏联的援助就已悄然改变。
1942年初,美国总统罗斯福在白宫召开了一场特别会议。与会者除了军方高层,还有英国首相丘吉尔的特使。会议的焦点只有一个:如何援助苏联?
当时,英美两国已经开始实施"租借法案"。这项法案使得援苏物资源源不断地通过三条路线输送:北冰洋航线、波斯湾航线和远东航线。其中,远东航线经由海参崴港,成为最安全的补给通道。
就在这时,日本海军在太平洋战场遭遇重创。1942年6月的中途岛海战中,日本损失了4艘航空母舰。这一打击让日本海军元气大伤,不得不调整战略重点。
原本蠢蠢欲动的关东军接到了东京的密令:暂缓对苏作战计划。这个消息很快通过情报网传到了莫斯科,引起了斯大林的高度关注。
与此同时,中国战区的形势也在发生变化。重庆的国民政府军队在缅甸战场上节节败退,被迫放弃了滇缅公路。这条重要的国际补给线的中断,使得蒋介石不得不更多地依赖苏联的支持。
1942年7月,一架苏联运输机降落在重庆机场。机上载着一份特殊的礼物:20箱最新式的防空炮瞄准具。这是斯大林送给蒋介石的"见面礼",为的是安抚国民政府。
可就在运输机起飞返回后不久,延安也收到了一份来自莫斯科的"礼物":50箱医疗用品和一批无线电台设备。斯大林这是在下一盘很大的棋。
中国战区的另一个变化发生在华北。日军对八路军的"扫荡"开始改变策略,从大规模"围剿"转向设立"治安区"。这种变化给了八路军喘息之机,也为他们北上创造了条件。
1942年8月的一个深夜,延安总部收到了一份绝密电报。电报显示:日本华北方面军主力正在向南调动,准备增援太平洋战场。这个情报立即被转发给了莫斯科。
这些看似不相关的事件,实则暗流涌动。它们犹如一个个跳动的音符,最终汇成了一曲改变战局的乐章。而这些变化,也为毛泽东后来改变对斯大林第六封电报的态度埋下了伏笔。
四、转折时刻:第六封电报的玄机
世人皆知斯大林格勒战役进入最胶着阶段时,斯大林发出了第六封电报,却不知这封电报中藏着怎样的玄机。
1942年冬,一场特殊的会议在克里姆林宫举行。会议桌上摆着一份最新的战报:保卫斯大林格勒的第62集团军已经被压缩在伏尔加河岸一条狭窄地带,弹药补给几近断绝。
就在这个危急时刻,苏联情报部门送来了一份情报:日本华北方面军主力正在南调,长城一线的防守出现空档。这个消息立即引起了斯大林的注意。
"给延安发电报,"斯大林对身边的秘书说,"就说我们愿意在战后支持他们在东北的行动。"这就是著名的第六封电报。
与前五封不同,这次斯大林改变了策略。电报中不仅详细介绍了斯大林格勒的战况,还承诺了具体的战后利益。更重要的是,电报中提到了一个关键信息:苏联已经掌握了德军即将在斯大林格勒遭遇的困境。
这封电报到达延安时,毛泽东正在和几位将领研究战局。当他看完电报内容后,立即召开了政治局会议。
会议上,有人提出质疑:"前五次都拒绝了,为什么这次要改变主意?"毛泽东指着地图说:"看看斯大林格勒的位置,这里就是决定苏德战争胜负的关键。"
接着,他分析了三个重要信息:首先,德军已经深入斯大林格勒,补给线被拉得太长;其次,俄国的严冬即将来临;最后,日军主力正在南调。这三个因素叠加在一起,意味着战局即将出现转折。
很快,毛泽东就做出了决定。他派出了由罗瑞卿、杨成武等将领率领的部队,开始向长城一线推进。这支部队表面上是为了打击日军,实际上也在为将来占领东北做准备。
到了1943年初,毛泽东的判断得到了证实。德军第六集团军在斯大林格勒全军覆没,这座城市成为了整个二战的转折点。而中国共产党的部队,也已经在长城一线站稳了脚跟。
这次行动不仅帮助了苏联,更为中国共产党赢得了战略主动。因为当德军在斯大林格勒投降的消息传到东京时,日本关东军已经失去了进攻苏联的最佳时机。
五、历史启示:两位领袖的战略远见
世人皆知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胜利改变了二战走向,却不知这场胜利背后还埋藏着一个更大的谋略。
1943年2月2日,当德军第六集团军在斯大林格勒投降的消息传到延安时,毛泽东正在和将领们研究下一步行动。他们面前的地图上,用红色铅笔标注着一条从长城延伸到东北的路线。
这条路线正是几个月前,根据斯大林第六封电报后制定的行军路线。当时,八路军已经派出精锐部队,悄悄向长城一线推进。这支部队打着打击日军的旗号,实际上是在为将来进军东北做准备。
斯大林格勒的胜利,给了苏联喘息之机。苏军开始了大规模反攻,一路追击德军。与此同时,苏联远东军区也开始了秘密调兵,为将来对日作战做准备。
1943年4月,一份绝密电报从莫斯科发往延安。电报中提到:苏联愿意在战后将部分日军武器装备移交给中国共产党。这是斯大林履行承诺的第一步。
就在同年夏天,八路军在长城一线的部队接到了一批特殊的"礼物":一些缴获自德军的通讯设备。这些设备虽然不多,却帮助八路军建立起了一个覆盖长城沿线的通讯网。
1945年8月,苏军对日宣战。红军铁骑长驱直入,很快就占领了东北全境。而早已在长城一线布局的八路军,也开始了向东北的进军。
一场惊心动魄的换防开始了。苏军按照约定,将部分阵地和装备移交给了八路军。这些装备后来在解放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回顾这段历史,我们可以看到两位领袖高超的战略眼光。斯大林在最困难的时候没有放弃争取盟友,而毛泽东则抓住了这个历史机遇,为后来在东北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1952年,当许广平来到中南海做客时,一段往事被重新提起。周恩来说:"如果不是当年及时北上,我们在东北的局面可能就完全不同了。"这句话道出了那场博弈的深远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