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俄乌冲突爆发前夕,咱们曾经撰文指出,乌克兰不好打,这是美国给俄罗斯挖的一个坑,一旦出兵,普京将面临“国运之战”。当时很多人不相信,都等着俄军神兵天降,活捉泽连斯基,结果俄乌冲突果然“长期化”。俄乌冲突长期化会造成三大结果:其一,俄罗斯将长期陷入战略困境,将长期孤立,被长期制裁;其二,中美俄博弈的动态平衡被打破,中国“压力山大”;其三,美国将长期占据战略优势,“信心十足”。
关于第一、第三点咱们姑且不说,毕竟以前就曾经讨论过多次了,但就第二点而言,中国正在竭力维持局面,希望能够早日恢复中美俄三国博弈的平衡状态,为了做到这一点,中国决定进行史无前例地“战略走钢丝”。简单地说,中国一方面要继续加大与俄罗斯的合作,变着法地为北极熊“输血”,不能坐视俄罗斯倒下,俄罗斯扛不住了,那么下一个被放血的必然就是中国,所以中国顶住压力,继续与俄罗斯保持合作。
另一方面,中国又加紧拉拢欧洲,积极改善与美国的关系。比如说,中国花费几千亿采购欧洲空客的飞机,邀请法国总统、德国外长、欧盟高层访华,这都是为了“拉拢”欧盟。为了改善中美关系,秦刚外长会见美国驻华大使、王毅主任会见美国国安顾问;中美商务部长会晤,中国邀请美国企业家马斯克访华,希望以“曲线外交”的方式,通过美国企业家来游说华盛顿,从而改善中美关系。
中国之所以“三方拉拢”,就是为了“避免破局”,给北极熊“输血”,是担心俄罗斯扛不住,到时候自己“孤掌难鸣”;拉拢欧洲,是担心欧盟一边倒的倒向美国,西方形成“反华统一战线”;改善中美关系,说白了,其实是为了“争取时间”,希望美国不要在南海、台海那么快“发飙”,中方愿意在原则基础上,在非核心利益问题上,与美国“积极磋商”,包括开放更多的市场等等,希望能够延缓“摊牌时间”。
应该说,今年中国外交战线将会非常辛苦,咱们有“三大战场”,一个是俄罗斯战场,不能让北极熊倒下;一个是欧洲战场,要积极争取欧盟,不能让欧盟完全倒向美国;还有一个是亚太战场,要尽可能的、在不丧失底线的情况下,稳住“中美关系”。今年的外交目的,就是在“三大战场”都要取得成绩,如果有一个“战场”没有达到预期效果,那么这场“外交战役”就算是失利了。
比如说,如果俄罗斯最终倒下,那么中国再牛掰也不可能扛住美欧的夹击;比如说,如果欧盟完全倒向了美国,那么“反华统一战线”势必形成,中俄再加强合作,也难改“冷战2.0”的到来,中国崛起将遭遇重挫,因为中国离不开欧洲市场;再比如说,如果中美关系持续紧张,台海危机不断升级,中美面临摊牌,那么建国以来的最大危机就将到来,不打也得打,“战争来敲门”了,中国一样面临“国运之战”。
所以,今年外交“三大战场”,哪一个方向都不能“破局”,都要取得一定的成绩,那么什么才叫赢?其一,中俄合作进一步深化,在帮助俄罗斯的同时,也实现了中国的国家利益,比如说获得海参崴出海口、将影响力拓展到中亚等等;其二,中国虽然没能让欧盟“站起来做人”,没能让欧盟离开美国实现“战略自主”,但只要没让美欧结成“反华统一战线”,这就是胜利;其三,中美关系斗而不破,没有摊牌,这就是胜利。
换言之,帮助俄罗斯“稳住”了,此是一胜;防止美欧结成“反华统一战线”,这是二胜;避免中美摊牌,延缓台海危机的爆发,这是三胜。单个来看,好像都不难,至少今年已经过半,完成“三胜”似乎不难,但问题在于,这三个方面是“勾连”在一起的,比如说,帮助俄罗斯,势必得罪欧盟,这就会促使欧盟进一步倒向美国,这么一来“助俄”与“联欧”就形成了一个“矛盾体”,怎么把握好这个尺度?
这就要看欧盟方面的要求,就目前来说,欧盟对中国的要求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方面,欧盟“外长”博雷利表示,中国必须让出更多的市场,如果中国不答应,欧盟“一定会做出反应”,“会毫不犹豫地采取行动”。另一方面,博雷利与欧委会主席冯德莱恩纷纷表示,中欧关系能否改善,要看中国在俄乌冲突中的表现,也就是要推动俄罗斯从乌克兰撤军,如果中国做不到,“中欧关系将会恶化”。
咱们首先要明确的是,“助俄”是必须的,这条是不能动摇的,毕竟是“唇亡齿寒”,这是小孩子都懂的道理,所以关键在于,如何在“助俄”的同时“联欧”,或者至少“稳欧”。于是,大家也就看到了,中乌高层通话,中国如欧洲所愿,派出了由李辉特使领衔的俄乌冲突调解代表团,不是希望中国在俄乌冲突问题上发挥更大作用吗?中国人来了,尽管咱们的确也没有调解成功,但欧洲也没话说,毕竟这需要时间。
除此之外,据上观新闻5月31日的报道,近段时间以来,中方频繁会见包括荷兰阿斯麦公司、美国苹果公司、德国宝马集团、高通财团等企业领导人,当然也包括最近到访中国的特斯拉总裁马斯克,报道称,“如此高频会面,引来全球关注”,“中国对外企在华投资的重视程度,可见一斑”。报道还称,中国“对外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欢迎八方来客的诚意始终不减,这狠狠甩了某些西方政客的巴掌”。
欧盟不是要市场吗?来来来,中国欢迎各国投资,重视为外企营造良好的经商环境。欧盟不是要中国调解俄乌冲突吗?中国代表团不是去了吗?所以,通过这一系列的“骚操作”,中国既实现了“助俄”,也实现了“联欧”(或“稳欧”),当然,咱们做得未必完全让西方满意,比如说,欧盟要市场,可不仅仅是要中国加强对外企的重视而已;欧盟要中国调解俄乌冲突,其目的是要俄罗斯撤军,本质目的是为了“逼华反俄”。
中国不傻,欧洲怎么想的心里门清,所以先做出一副“让步”、“配合”的姿态,给欧洲一个“念想”,让他们认为夺取更多中国市场是有戏的,逼中国反俄也是有可能的,这么一来,中欧就可以“谈”,但“谈”就大有文章了,谈多久,“调解”多久?这是一门艺术。在这个“磋商”,“讨价还价”的过程中,中国就争取到了时间,就达到了在“助俄”的同时,又“联欧”(“稳欧”)的目的,这是“以攻为守”的太极。
在2023年三大“外交战场”中,“助俄”是最容易的;“稳欧”是相对容易的,只要中国用市场吊住欧盟,用“调解”给欧盟希望,中欧关系应该不会“大翻船”;最难的恰恰是改善中美关系。为什么这个最难呢?一来,欧洲要的,咱们可以商量着给,可以谈,可以拖时间,但美国要的咱们真的给不起,美国要的是中国的发展权,说白了,就是要中国放弃发展的权力,学日本那样,做一个“永不超美”的国家,做美国治下的“顺民”。
这个有商量的余地吗?没有。所以,前段时间中国主动改善中美关系,主动与美国高层会晤,貌似中美关系有了“破冰”的迹象,但很快中美关系又“冻住”了,美国总统气候问题特使克里访华没有下文,中美防长会晤也告吹。为什么?就是因为随着接触、交流的深入,双方在核心问题上却始终“谈不拢”,所以改善关系的努力戛然而止,当然,中国打算通过美企游说华府,但这也恰恰反应了,中美政府的“矛盾”很深。
二来,美国不会给中国时间。现在白宫是“两手抓”,一手,逼迫中国谈判、会晤,企图“以战逼和”,“不战而屈人之兵”;另一手,同时积极布局台海问题,为日本松绑、改善韩日关系,拉菲律宾下水,用援助乌克兰的方式“军援”台湾,并透露可能驻军台湾,近期还与台湾签署了“21世纪贸易倡议”的首批协定。美国根本不会松懈,中美接触,白宫趁机施压;中国拒绝接触,美国也在下黑手,为摊牌做准备。
所以,2023年中国的“三大外交战场”,“助俄”是最容易的,其次是“联欧”或者“稳欧”,最难是在“守住底线”的情况下改善中美关系,实现中美关系正常化。当然,中美关系再坏,年内也不大可能摊牌,美国还没有做好准备,中国也一样,或许中国压根也没有抱多大的希望,本质上所有的改善努力,都是为了“争取时间”,一看明年美国大选,二看明年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然后再根据国际形势来“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