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鲁迅,你想到的是什么?一个横眉冷对千夫指的斗士?一个弃医从文的觉醒者?一个手握钢笔批判社会的先锋?
这些标签都没错,但如果仅仅停留在这些符号化的认知上,你可能错过了另一个鲁迅,一个鲜活的、有血有肉的、甚至有点萌的鲁迅。
剥去时代赋予他的光环,你会发现,他和你我一样,也是个普通人,有着对美食的执着,对爱情的向往,对生活的热爱。
他会在日记里碎碎念今天吃了什么好吃的,会因为贪吃甜食而牙疼,也会为了一块沙琪玛跟儿子“争风吃醋”,这样的鲁迅,你见过吗?
教科书上的鲁迅,常常以严肃、冷峻的形象示人,他批判国民性,揭露社会黑暗,文字犀利如刀,仿佛永远绷着一根弦。
从《呐喊》到《彷徨》,从《阿Q正传》到《祝福》,他的作品充满了对现实的批判和对人性的拷问。
这构成了大众对鲁迅的初印象:一个不苟言笑、甚至有些刻板的文化巨人,生活中的鲁迅却并非如此,他并非不食人间烟火,也并非永远紧锁眉头。
褪去文人斗士的外衣,他是一个热爱生活,充满人情味的普通人,他会因为看到喜欢的木刻作品而哈哈大笑,眼睛眯成一条缝;他会细致地记录下自己光顾过的每一家饭馆,并在日记中详细点评;他会为了一块甜食而反复挣扎,即使牙疼也要“放纵”自己。
这两种截然不同的形象,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鲁迅:既有入世的关怀和批判,也有对生活的热爱和享受,这两种看似矛盾的特质,在他身上得到了奇妙的统一。
鲁迅的日记,不仅仅是思想的记录,也是一份独特的美食地图,从北京到上海,从绍兴到广州,他走过的地方,都留下了他品尝美食的足迹。
在北京居住期间,他足足在日记中记录了65家饭馆,堪称一个资深的“探店博主”,他不偏食,不挑食,无论是南方的鱼虾蟹,还是北方的面条馒头,他都来者不拒。
他喜欢绍兴的霉干菜,也钟情于北京的沙琪玛,他甚至对广州的饮食文化也颇有研究,在短短半年的时间里,就光顾了25家当地饭馆。
鲁迅对美食的热爱,不仅仅停留在口腹之欲的层面,也体现在他的文学创作中,他的作品中,充满了对食物的细腻描写,这些描写不仅仅是为了烘托气氛,更是对生活细节的捕捉和对人情世故的洞察。
《孔乙己》中的茴香豆,《社戏》中的罗汉豆,《故乡》中的豆腐,《朝花夕拾》中的菱角,这些食物不仅仅是简单的食物,更是时代和文化的象征,承载着鲁迅对故乡的记忆和对人性的思考。
他甚至会在作品中详细描述如何吃螃蟹,如何品尝闻喜煮饼,俨然一个资深的美食博主,他笔下的美食,不仅仅是食物本身,更是时代的风土人情,是人间的烟火气。
1923年,鲁迅与许广平相遇在国立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一个是特立独行的老师,一个是求知若渴的学生,一段师生恋就此展开。
在许广平的回忆中,鲁迅的初印象是“怒发冲冠”,严肃而认真,随着交往的深入,许广平逐渐发现了鲁迅温柔、可爱的一面。
在与许广平的共同生活中,鲁迅的饮食习惯也发生了变化,婚前的鲁迅,虽然也热爱美食,但更多的是独自一人在外“探店”。
婚后有了许广平的陪伴,他的饮食变得更加规律,也更加丰富,许广平留下的一份家庭菜谱,记录了鲁迅在上海最后十年的饮食日常。
这份菜谱记录了1927年11月到次年5月的家庭食谱,从这份菜谱中,我们可以看到鲁迅的饮食习惯:三菜一汤,荤素搭配,顿顿不重样,鱼饼、腊肉、罗汉斋等菜肴轮番登场,显示出许广平的用心和对鲁迅的关怀。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菜肴并非许广平亲手烹饪,而是从附近的饭店订购,在那个年代,这种“外卖”服务并不普遍,也从侧面反映了鲁迅的经济状况和生活方式。
每个月20多大洋的伙食费,在当时可不是一笔小数目,相当于一个普通工人一个多月的工资,这表明鲁迅并非像一些人想象的那样生活拮据,他有着稳定的收入,也有着对生活品质的追求。
这份菜谱,不仅记录了鲁迅的饮食,也记录了他们的爱情,是他们平凡生活中最真实的写照。
鲁迅对食物的关注,并非简单的口腹之欲,它蕴含着更深层的文化和社会意义,他对各地美食的品尝和记录,体现了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对地方风俗的关注。
他笔下的食物,不仅仅是食物本身,更是时代和地域的象征,茴香豆代表着绍兴的风土人情,沙琪玛展现了北京的饮食文化,而醉虾则体现了江南水乡的独特魅力。
通过对食物的描写,鲁迅将个体经验与社会现实联系起来,展现了那个时代的风貌和人情世故,鲁迅对食物的态度,也反映了他对生活的态度,他并非一个苦行僧,他懂得享受生活,也乐于分享美食的快乐。
他会在日记中详细记录自己吃过的每一道菜,也会与朋友们分享自己的美食心得,他对待食物的认真和热情,也体现在他对生活的认真和热情上。
他热爱生活,也热爱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即使在战火纷飞的年代,他也依然保持着对生活的热爱,并从中汲取力量。
更重要的是,鲁迅对食物的描写,也展现了他的人性光辉,他并非高高在上的文化巨人,而是一个有着七情六欲的普通人。
他会在日记里记录自己对甜食的渴望,也会因为贪吃而牙疼,这些细节展现了他真实、可爱的一面,他并非不食人间烟火,他也有着和我们一样的喜怒哀乐,也有着对美食的渴望和对生活的热爱。
鲁迅在经济上并非捉襟见肘。他在北大任教,同时又从事写作,收入颇丰。
早年每月20大洋,后来更是高达300大洋,这在当时属于高收入群体,这足以支撑他每月20多大洋的伙食费,以及其他开销,例如63元的房租和50元的购书费用,他还资助一些有志青年,并经常在家宴请朋友,据萧红回忆,鲁迅待客十分慷慨,常常摆满一大桌子菜肴,确保客人吃饱喝足。
鲁迅的穿着打扮并不讲究,很少穿西装,这并非因为经济拮据,而是因为他更注重内在的修养和精神的富足,他把更多的钱花在了书籍、食物和帮助他人上,而不是外在的装饰。
他的简朴生活方式,也反映了他对物质的淡泊和对精神世界的追求。
鲁迅对零食和甜食的喜爱,可以说是他生活中的一大“萌点”,他会半夜爬起来偷吃柿霜糖,也会因为吃梨太多而肚子疼。
他喜欢沙琪玛,甚至会为了保护自己的零食而对儿子“据理力争”,他会买30个火腿小笼包当夜宵,也会在看完牙医后立马去买饼干和糕点“庆祝”。
鲁迅对甜食的热爱,也导致他23年都在与牙病斗争,他看了75次牙医,却依然无法抵挡甜食的诱惑。
这种“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执着,也展现了他率真、可爱的一面,他就像一个长不大的孩子,对甜食有着无限的渴望。
早年的鲁迅,饮食习惯并不规律,他喜欢吃辣,甚至会空口吃辣椒御寒,这种不健康的饮食习惯,也导致他后来患上了严重的胃病。
在与许广平结婚后,他的饮食习惯逐渐变得规律起来,也更加注重健康,许广平会为他准备营养丰富的餐食,也会照顾他的肠胃,在许广平的悉心照料下,鲁迅的胃病得到了很好的控制。
鲁迅的饮食习惯的转变,也反映了他对生活的态度的转变,从早年的“放飞自我”到后来的注重健康,他逐渐学会了如何更好地照顾自己,也更加珍惜自己的健康。
他有着对美食的执着,对爱情的向往,对友情的珍视,他会在日记里记录自己的生活琐事,也会在作品中展现对人性的深刻洞察,他既有严肃冷峻的一面,也有幽默可爱的一面。
通过对鲁迅饮食生活的了解,我们能够更加全面地认识这位伟大的文化巨人,他并非不食人间烟火,他也有着和我们一样的喜怒哀乐,也有着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食的渴望。
他是一个真实的人,一个有血有肉的人,一个值得我们尊敬和学习的人,他的人生,不仅仅是文学的传奇,也是生活的传奇,他用自己的文字和行动,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人间烟火”。[浮云]
参考来源:
上海市人民政府 先生爱吃糖也吃冰激凌 鲁迅纪念馆原创特展展现鲁迅在上海的日常
北青热点 《鲜生史》讲述鲁迅与美食的故事 这个“大先生”很接地气
新民晚报 鲁迅也爱吃糖吃冰淇淋?来这个展看看不一样的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