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大解放战争中的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是具有战略意义的大决战,其进行的过程也是非比寻常,通过这三次战役,中国人民解放军基本肃清了国民党反动派军队的精锐力量,同时也为最终“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其中的辽沈战役是东北野战军作为主力而发起的,解决了47万多的国民党军,而淮海战役和平津战役则是前后进行,而且有所交集的;尤其是淮海战役更是解放战争决战中的重头戏,这场战役的胜利宣告了蒋家王朝在江北的统治基本土崩瓦解,并且顺带解决了国民党军的两大王牌军,其进行的过程可谓跌宕起伏,荡气回肠。
大决战淮海战役之战场
淮海战役其实是这三场战役中最难打得的,因为靠近蒋家王朝统治的核心区域,面对的是其最精锐的力量,而且兵力和装备均不占优势,以60万对80万,却硬生生把这锅“夹生饭”吃了下去,沉重打击了国民党反动派的统治,动摇了其赖以生存的基础,是一场世界现代军事历史上的奇迹,被很多国外的军事院校奉为经典之战。
淮海战役决心示意图
“失败的主要原因,乃为战略错误,其次为战术缺乏改进,难以支持战略。其他如持续战斗力之保持,战斗力统合发挥及反情报等方面,均有重大错失。”——国民党军统帅部
淮海战役总前委
参加淮海战役的主力部队是华东野战军和中原野战军,战役共分为三个阶段,华东野战军主打了第一阶段和第三阶段,第二阶段则是由中原野战军主打,华野配合,两军合作完成的。淮海战役期间成立了著名的淮海战役总前委,由陈毅、邓小平、刘伯承、粟裕、谭震林组成,具体的战役指挥主要是由粟裕将军领导完成的;第一阶段是在碾庄圩歼灭了黄百韬集团,第二阶段是中原野战军与华野参谋长陈士榘率领的华野几个纵队协同作战,并在双堆集解决了黄维兵团,第三阶段则是华野将杜聿明集团围困在陈官庄月余,进而将其全歼。
蒋介石和杜聿明
其中这第三阶段围歼杜聿明集团,历时最长,博弈最久;战役期间为了配合平津战役的开展,促成北平的和平解放,进而让蒋介石集团认为江北还有希望,华东野战军响应中央军委和毛主席的决定,对杜聿明集团围而不打,圆满完成了战略任务,争取了政治主动,对于稳定解放战争的大局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这淮海战役第三阶段的陈官庄战役,距离现在已经过去了七十多年,而围绕这场战役的背后与当中,发生过很多不为人所熟知的事情,回顾这其中曾经发生的战场较量与政坛角逐,对于今天的我们,仍有很多值得借鉴与深思的地方。
解放战争中的国民党军士兵
其实当年杜聿明集团的被围困,跟他们出兵援救黄维兵团是密不可分的,也就是说淮海战役的第二阶段和第三阶段是相辅相成,有机联系的。在第二阶段的战役中,中原野战军与华东野战军的部分纵队联合作战,将黄维兵团包围于宿县以南的双堆集地区,当然黄维集团并不吃素,指挥官黄维虽然书卷气很重,但是他留学德国,军事指挥造诣并不浅,而且手下还有陈诚赖以起家的“土木系”精锐十八军,这支部队作风顽强,在抗日战争时期就屡立战功,位列国民党军“五大王牌主力”之列,自然被蒋介石和陈诚等视为重要力量,焉能不全力以赴去施救?
国民党军将领黄维
看到黄维兵团被围困,而且廖运周又率部队起义,黄维兵团内部已经被打开缺口,当时的形势对于国民党军可谓十分凶险,因此蒋介石命令杜聿明集团放弃徐州,以保存有生力量,同时火速驰援黄维兵团,妄图解救之,然后伺机对华东野战军和中原野战军进行反包围,进而寻机决战;蒋介石对于战场布局可谓打着精心的算盘,他一面命令徐州“剿总”副司令、前进指挥部司令杜聿明率领邱清泉、李弥、孙元良三个兵团向萧县、永城等攻击,在解救黄维兵团的同时,向南撤退;另一面他又命令徐州“剿总”司令刘峙到安徽蚌埠率领李延年、刘汝明兵团向北攻击,妄图两个方向对进,来配合杜聿明集团与黄维兵团的战略行动,进而对华野和中野同时形成战场威胁。
解放战争中英勇无畏的解放军
杜聿明集团从1948年11月下旬就开始从徐州撤出,率领的是第2、第13、第16兵团,总共30万人,他们浩浩荡荡地出发,战战兢兢的撤退;而邱清泉、李弥、孙元良作为三大兵团的主要军事主官,在杜聿明的统一指挥下行动,他们三个也心怀鬼胎,意见不一,所以在撤退的过程中,他们如惊弓之鸟,被解放军打怕了,简直是夺路而逃,军容涣散。
在杜聿明集团沿着津浦路向南撤退的时候,他们遭到了华东野战军坚决而顽强地阻击,放弃徐州而溃散的杜聿明集团更是被华东野战军以11个纵队所围剿与攻击,当时国民党军可谓是如鸟兽状四散,根本就形不成有效战斗力了。
解放战争中的国民党军士兵
杜聿明见状只好下令就地休整,再加上瞎指挥的蒋介石让他临时改变攻击方向,与李延年兵团会合,因此杜聿明只能调整战略部署,以逐次跃进战法,改变了既定作战方针,而正是因为这一临场改变的决策,杜聿明集团给了华东野战军包围分割与压缩其阵地的机会,杜聿明忘记了兵贵神速的兵法铁律,也受制于上层的盲目指挥,两天后他就吃到了战略失误的苦果,也将三十万大军带入了万劫不复的境地。
1948年12月4日,华东野战军把杜聿明集团围困在了陈官庄,由此也拉开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在解放战争中规模最大的村落攻坚战之序幕。
被围困的国民党军士兵
杜聿明被围困在了陈官庄,这一区域实在是狭小,其南北距离也就五公里,东西距离也就十公里,这几十万大军龟缩在这样狭窄的地方,可想而知,闪转腾挪都十分难受。
杜聿明作为国民党军内的杰出将领,是其内部少有的精明之人,头脑灵活,很会打仗,他出身黄埔一期,在抗日战争期间就立下了赫赫战功,更是解放战争时期的“救火队长”,很被蒋介石所倚重,从东北战场调到淮海战场,两头奔波,他都是国民党军主要的军事指挥者,从他多年敏锐的军事嗅觉来看,他知道被华野围困意味着什么,因此杜聿明立即组织了为期十天的突围军事行动,当然遭到了华东野战军针锋相对的打击,也宣告了他们突围计划的破产。
淮海战役中杜聿明集团的军事将领们
在杜聿明集团突围的过程中,孙元良兵团几乎被全部歼灭,其兵团内部的大量军事将领,要么被击毙要么被俘虏,最后孙元良狼狈地只带着数十人逃了出去;而邱清泉兵团是其中战斗力最强的,在其他两兵团的掩护与配合下,他们妄图楔形突围,这期间三个兵团主官与杜聿明如丧家之犬,惶惶不可终日,而且他们朝令夕改,昏了脑袋,真是不知怎么办才好,战场上是一片混乱,这更是加剧了其内部的危机与矛盾,而华东野战军抓住时机进一步压缩了杜聿明集团的生存空间,同时中原野战军在华野纵队的配合下也全歼了黄维兵团,李延年兵团与刘汝明兵团见状便跑得无影无踪,而没了后顾之忧,华野针对杜聿明集团的打击就更是有的放矢了。
解放战争中的战场
其实,杜聿明集团在这个时候,已经到了山穷水尽、必死无疑的地步。为了配合全国各战场的形势发展,服务于战略大局,而且此时的平津战役也正在进行中,在华北对于傅作义集团还没有完成全部的包围,因此为了配合平津战役的开展,当然也为了尽可能地减少双方伤亡,党中央和毛主席决定对于杜聿明集团围而不打,暂缓发起总攻,在这一时期决定主要通过政治攻势瓦解敌人,希望能够让杜聿明集团幡然醒悟,进而加速解放战争之进程。
毛主席
这一时期,在党中央与毛主席的决策下,华野各纵队进入休整阶段,而平津战场则进行着紧张的战场内外之博弈,而中野在全歼黄维兵团后,也转入休整状态,同时他们也成为了消灭陈官庄杜聿明集团的战略总预备队,这时的各方形势对解放军是极为有利的。
华野各纵队在此期间认真学习了毛主席的元旦献词《将革命进行到底》,进一步加强了思想政治学习,而对于杜聿明集团则放手发动群众,贯彻坚壁清野,目的是让他们弹尽粮绝,接近生存之极限,并且还通过广播向其阵地反复播放《敦促杜聿明等投降书》,不断进行喊话,发射传单等,对于国民党军的心理攻势,取得了十分有效的成果。
淮海战役中的杜聿明指挥部旧址
“你们现在已经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黄维兵团已在十五日晚全军覆没,李延年兵团已掉头南逃,你们想和他们靠拢是没有希望了。你们想突围吗?四面八方都是解放军,怎么突得出去呢?你们这几天试着突围,有什么结果呢?”——《敦促杜聿明等投降书》
解放战争中的国民党军士兵
当时被围困的杜聿明集团,其境况是十分窘迫的,因为被华野团团包围,他们的补给已经被完全切断,没有粮食,没有水喝,士气低落,已经到达了崩溃的边缘,数十万的大军只能靠国民党军的空投来解决生存问题;可这么多张嘴,空投根本就是杯水车薪,不能解决实质问题,国民党空军一开始投送的是大米和面粉,可是被围的杜聿明集团,其阵地中烧火的东西都没了,因此空投只能改成投罐头、饼干等,可是那点空投运力,怎么能真正解决得了问题?而且因为国民党军飞行员也害怕遭到华野军队的攻击,因此他们在执行任务的过程中,也是应付公事,乱扔一通,导致很多物资都被扔到了华野阵地,而杜聿明集团阵地上的物资却很少。
可阵地上就这一点的物资也被国民党军的高级将领们夺了去,他们只管自己,哪顾士兵的死活,甚至还做起了买卖,把本该士兵得到的物资,以高价卖给他们,而当时国民党军的腐败由此可见一斑。
被围困在陈官庄的杜聿明集团境况窘迫
总得生存下去啊,国民党军的下层士兵也大多是穷苦出身,他们饥寒交迫,人困马乏,此时杜聿明集团的官兵们已经毫无战斗力,他们没有办法只能开枪射杀骡马,带毛烤肉,而且动不动就是一顿哄抢,为了口吃的,他们竟然自相残杀,无谓伤亡是特别地多,影视剧《大决战》中就曾形象生动地展现过这一桥段。
当时饿极了的国民党军士兵们,是再也不信那颐指气使的上级军官,同时在华野强大的政治攻势下,在生理接近极限的情况下,国民党军士兵到华野阵地投诚的不计其数,很多都是携枪来投,在短短二十天的时间,来投降的就有一万四千多人。
解放战争中的国民党军士兵
当时,正值1948年的年末,气候异常寒冷,国民党军的空投难以为继,又饿又冷是军人们的普遍感受,他们既得克服极端天气侵袭,又得兼顾警戒与作战,其精神和肉体是真的经不起这番折磨,国民党军中很多士兵,饿死的,冻死的,那是不计其数,为了生存他们不但杀军马,还掘墓寻棺当柴烧,火并争抢简直成了家常便饭,杜聿明看到这个情况,对于士兵们投诚去华野部队基本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只要不带着枪走,他基本也都默认士兵们的逃离。
国民党军将领邱清泉
其实,这一过程中,党中央与华野总前委都给杜聿明写过亲笔信劝他投降,杜聿明也确实曾经心动过,并有了投诚的打算,他把劝降书信曾经拿给过邱清泉看,可是邱清泉是个顽固派,竟然当面把书信撕掉,坚决反对投诚;杜聿明看到是真没办法,只能继续顽抗,最终走向了灭亡。而且有个他们之间的轶事趣闻,说是他们当时住的院子四四方方,中间却有一棵大树,这正好是个“困”字,杜聿明和邱清泉认为不吉利,下令把树伐掉,却没成想剩了人在里面,终究还是个“囚”字,这段听来真是让人忍俊不禁。
淮海战场上的支前民众
而经过长时间的休整,华野上下士气高昂,在平津战场的战略部署完成以后,华野根据党中央毛主席和总前委的命令对杜聿明集团发起了总攻,先是一顿猛烈的炮击,接着各大纵队同时出击,在战斗中李弥乘乱逃走,邱清泉在逃跑的过程中被击毙,杜聿明集团各兵团的主要军事将领就这样基本都被俘虏了,要么就是在逃亡中被击毙,其大势已去,国民党军在江北的有生力量基本被全歼。
淮海战役第三阶段,杜聿明被解放军战士们活捉
为了挽回败局,气急败坏的杜聿明集团无所不用其极,在蒋介石的下令后,派出飞机狂轰滥炸,以图配合其突围,而且他们还使用了国际公约都禁用的毒气弹,同时使用了火焰喷射器,妄图逃出生天;但是都被英勇的华东野战军给化解了,杜聿明自知大势已去,告诉残部可以“自决”,而他也乔装打扮,摇身一变,成了军需处长“高文明”,在杜聿明逃到张老庄的时候,他便被华野部队活捉了,经过一番攻势之后,他也承认了自己的真实身份,而淮海战役第三阶段也以华野的完胜而宣告结束。
作为蒋介石的“救火队长”杜聿明在淮海战役中被生擒,他也就此结束了一生的军事生涯,从而进入到了人生改造的崭新阶段;当然,蒋家王朝的被埋葬已经成为必然。华东野战军在淮海战役第三阶段中一举歼灭了国民党军的3个兵团部,10个军,25个师,其中还包括了作为国民党军五大主力之一的第五军,共计歼灭26万多人,创造了人类战争历史上的一段经典传奇,而陈官庄这个原来名不见经传的小村落也由此成为了世界的焦点!
解放战争中的解放军炮兵阵地
“现在,人民解放军无论在数量上士气上和装备上均优于国民党反动派政府的残余军事力量。至此,中国人民才开始吐了一口气。现在情况很明显,只要解放军向残余的国民党军再作若干次重大攻击,国民党统治即将土崩瓦解,归于消亡。”——毛主席
关于祝贺淮海战役胜利结束的贺电
激战陈官庄,浩气长久存!陈官庄战役是一场十分经典的战役,双方围绕淮海战场内外进行了十分精彩的对弈,而中国人民解放军无疑是最后胜利的一方;从此以后,中国人民距离当家做主,推翻三座大山的宏伟目标也是越来越近,而陈官庄战役乃至于淮海战役则由此成为了解放战争大决战中的永恒丰碑!
“和平生活来之不易,今天我们更应珍惜!”纵横点说历史原创文章,请大家多多支持,谢谢关注!
如果不让黄百涛等海州44军,如果李弥兵团能够等等黄百涛,一起后撤,如果黄维能够听18军长杨柏涛建议,被彻底包围前突围出去,如果杜聿明不听老蒋的,突破永城, 就不会全军覆没了! 瞎指挥,蠢的厉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