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透的人,不分享,不说话,不社交

韵随风起 2025-01-08 15:53:39

看到过这样一段话:

“人与人交往,请尽量减少你的分享欲,别人不问你就不说。别人问了,你就说一半,人前守嘴,人后守心。不要过分热情,少说多看,谨言慎行。

你并不需要与所有人都走很近,交浅言深是交往大忌,降低你的分享欲,克制表达欲,保持神秘感,你会过得更轻松。”

人间繁华多笑语,惟我空余两鬓风。

一个人最顶级的通透,就是不分享,不说话,不社交,自娱自乐,悠然独处。

一,不分享

杨绛先生说:

“和周围人搞好关系的秘诀就是,不要和他们分享任何成功的喜悦,和任何开心的事儿。”

人性心中最大的恶,就是见不得别人比自己好。

无节制的分享,只会让对方产生不舒服的心理,给自己招来不必要的麻烦和嫉妒。

所以,要学会降低自己的分享欲。

你不需要去告诉任何人,你过得有多好,有多幸福。

因为在这个世界上真正盼你好的,除了至亲,寥寥无几。

人情冷暖,世态炎凉,如鱼饮水,冷暖自知。

二,不说话

人活到一定的年纪就会发现,喜欢说话的人,一开始人缘不错,但会越来越差,最后变成了人人讨厌的对象。

与人相处,最忌讳的就是话多。

很多时候,因一句话不够谨慎,便有可能让别人误会,让自己受伤。

所以,管好自己的嘴,少给自己找麻烦。

无论什么时候,都要坚守内心的原则。

不放纵,不逾矩,站自己该站的位置,说自己该说的话。

人生在世,守嘴不惹祸,守心不出错。

修好自己的心,做好自己的事。

不给别人添堵,不给自己惹祸。

闭上嘴,沉默是金。

三,不社交

《百年孤独》中有一句话说:“比起有人左右情绪的日子,我更喜欢无人问津的时光,一个人顶好的状态。就是在独处的时候安静自在,不用周旋于别人的情绪,也不必刻意判断他人的心思,自己陪同自己,回归一个真实的自己。”

年轻时,我们总是向往热闹,渴望在人群中找到别人的认可和依靠。

直到后来才明白,真正厉害的人,不会从别处找寻人生的意义和价值,而是在独处中成为更好的自己。

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都会陷入一种误区。

认为社交就是人脉,凡是与自己产生一些交集的人,在日后都能帮到自己。

于是,隔三岔五活跃在不同的圈子里,参加各种聚会和酒局。

可到最后才发现。

通讯录里那几百上千的人脉,真正能让自己随时打扰的人寥寥无几。

杨绛先生说:“人到了一定年纪,关起门,拉好窗,扫净屋。”

与外界的繁杂隔绝,才能感受到真正的幸福。

所以,不必在社交之中徒费精力,不必为不值得的人消耗自己。

关起门来过日子,不踮起脚尖仰望别人的幸福,不受别人的影响,在自己的世界里独善其身,自得其乐。

余生,愿你我都能成为通透的人,宠辱不惊,悲喜无意,活出别人无法复制的人生。

1 阅读:93

评论列表

用户10xxx96

用户10xxx96

2
2025-01-27 23:14

越监控 很多课越不想买 越 不想买东西越不想买课越不想报名培训 那更没有分享的欲望 你们得到的利益就越少

用户10xxx96

用户10xxx96

1
2025-01-27 23:11

不要来监控别人的生活 因为别人的生活跟你们没有任何关系 因为你们又监控别人 又要把别人的生活的事 语言 套在你们身上再来曲解别人 这就是骚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