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游锡堃叫嚣“云峰飞弹可以打到北京”,结果却被台湾网友嘲笑

宇寰谈这个电影 2025-04-17 01:16:57

2022年,游锡堃。在一次公开演讲中放出豪言,说台湾自研的“云峰飞弹”射程能到2000公里,可以打到北京。

这话一出,两岸舆论炸了锅,大家都盯着看热闹。不过,游锡堃大概没想到,自己这番“硬气”发言没捞到多少掌声,反而被台湾网友一顿嘲笑,弄得灰头土脸。

游锡堃说了啥?

事情发生在2022年6月,游锡堃在一个叫“防卫意志是护台良方——乌俄战争的启示”的视频演讲里,抛出了这颗“重磅炸弹”。

他说,台湾的“云峰飞弹”已经量产,射程有2000公里,覆盖北京没问题。他还顺势喊话,说大陆要是想“侵台”,得好好掂量掂量,因为台湾有能力反击到北京。

游锡堃这番言论一传开,立马在台湾的社交媒体上火了。有人觉得他是借机秀肌肉,有人觉得这不过是政客的惯用套路——嘴上硬气,实际咋样另说。

可惜,风头没持续多久,网友的反应就给他泼了盆冷水。

游锡堃可能以为自己这话说出去,能鼓舞士气,彰显“抗中保台”的决心,结果却是自讨没趣。台湾网友也没给他留啥面子,直接开怼。

有网友就直白地问:“大陆有多少导弹能打到台湾全岛?你游锡堃推‘台独’、搞‘反中’的时候,有没有三思过后果?”

这话戳得挺狠,直接点出两岸军力差距的现实。还有人调侃:“高官您想‘找死’自己去,咱老百姓可不陪着玩儿。”

更有意思的是,有人甩出一张表情包,配上文字:“云峰飞弹打北京?先问问能不能飞过解放军的防空网吧!”这嘲讽味儿,隔着屏幕都能闻到。

网友为啥这么不买账?

一方面,大家觉得游锡堃这话太夸张,像是吹牛不上税;另一方面,“云峰飞弹”到底啥水平,岛内民众心里多少有点数。

这款导弹是台湾中山科学研究院搞出来的超音速巡航导弹,官方号称射程2000公里,但真要打到北京,中间得过多少关?

大陆的防空系统也不是摆设。网友的吐槽,其实是把军事常识和游锡堃的豪言摆一块儿对比,差距太明显,忍不住想笑。

“云峰飞弹”到底行不行?

说到“云峰飞弹”,这玩意儿在台湾军界算个神秘的存在。现有公开信息里说它是台湾自研的高速巡航导弹,研发起步挺早,据说2001年就立项了,后来一度停摆,2010年代又重启。

游锡堃说它“已量产”,射程2000公里,能打北京,但这说法靠谱吗?

岛内军事专家其实早就泼过冷水。有人指出,“云峰飞弹”的射程可能有水分,实际数据没官方吹得那么夸张。而且就算真能飞2000公里,面对大陆的多层防空网,比如S-400、HQ-9这些硬家伙,能不能突破还是个大问号。

更别提精准打击了,北京那么大,导弹落哪儿都不知道,实战效果多半悬。更现实的问题是,量产这事儿也没实锤。台湾的军工能力有限,经费、产能都跟不上,网友怀疑这导弹是不是还在“PPT”阶段,压根儿没大规模装备部队。

所以,游锡堃拿“云峰飞弹”当底气,网友却觉得他在画大饼。这落差一出来,嘲笑声自然就停不下来。

要弄懂游锡堃为啥这么讲,还得聊聊他的老思路——“恐怖平衡理论”。这家伙是民进党创党元老,骨子里的“台独”派,几十年来一直琢磨怎么跟大陆对抗。

他觉得,台湾要想安全,就得让大陆不敢动手,办法就是搞“恐怖平衡”:你能打我,我也得能打你,大家都怕损失太大,就不敢开战了。

这套理论他不是头一回提。

2004年,他就说过类似的话。当时他说,台湾要学冷战时期的玩法,“你能毁我,我也得有反制能力,你扔我100颗导弹,我至少回你50颗,你打台北高雄,我打上海,谁也别想好过”。他还提过用导弹轰三峡大坝的主意,觉得这能让大陆投鼠忌器。

这想法听着挺狂野,但实际咋样?

岛内外早就有人批得体无完肤。国民党那会儿的主席连战就说过,这理论纯粹是把两岸往火坑里推。

军事上,台湾和大陆的差距不是一点半点,大陆的导弹数量、射程、精度都碾压台湾,所谓“平衡”根本站不住脚。政治上,这等于拿台湾2300万人的命去赌,赢了没啥好处,输了就是全岛陪葬。网友嘲笑他“幼稚”,还真不是没道理。

历史上有啥类似的闹剧?

游锡堃这套“恐怖平衡”不是他独创,台湾政坛早有人玩过这套路。

1999年,李登辉的亲信刘泰英就放话,说大陆要是动武,台湾导弹就打上海、香港。2002年,有报道说台湾军方开始模拟轰炸三峡大坝。

2004年,游锡堃又把这主意拿出来炒了一遍。这么多年过去了,套路没啥新意,效果却一次比一次差。

为啥差?因为现实摆在那儿。台湾的导弹技术再怎么折腾,也追不上大陆的军力增长。拿三峡大坝举例,真要打,台湾得有多少导弹才能炸塌?

就算炸了,后果是啥?大陆报复起来,台湾扛得住吗?这些问题,政客喊口号时不想,网友可门儿清,所以才觉得可笑。

游锡堃这话传到大陆,反应一点不意外。

2022年6月15日,国台办发言人马晓光在记者会上直接开炮,说这是“狂言呓语”,暴露了“台独”分子的极端心态,还警告挑衅的下场是“自取灭亡”。

大陆这边态度很明确:你随便喊,吓不住人,真动手后果自负。网友也看出来了,游锡堃这波操作与其说是威慑,不如说是给自己找不痛快。

眼看风向不对,游锡堃也没硬撑。他赶紧出来“澄清”,说自己演讲的本意是呼吁和平,不是挑衅,至于“云峰飞弹”的数据,他只是引用媒体报道,没啥内幕。

这话一出,网友更乐了,这波澄清非但没救场,反而让人觉得他底气不足。

毕竟,前脚刚喊“打到北京”,后脚就说“只是转述”,这前后落差也太大了。网友吐槽他“缩头乌龟”,算是把这事儿推向另一个高潮。

这事儿对游锡堃的政治形象肯定是个打击。作为民进党大佬,他这番话多少带着蔡英文当局的影子,算是“以武拒统”路线的延伸。可惜,效果适得其反,没震住谁,反而把自己弄得挺尴尬。

台湾社会对两岸关系本来就复杂,有人怕大陆压力,有人烦“台独”激进。游锡堃想借这波操作刷存在感,结果民众不买账,连绿营内部估计都觉得他有点过了。他的“恐怖平衡”听着唬人,实际空洞,成了网友眼里的笑料。

结语

这事儿还不只是游锡堃一个人的滑铁卢,反映了台湾政坛的困境。

民进党这些年靠“抗中”牌上位,但光喊口号不顶用,军事上没硬实力,经济上又离不开大陆,日子不好过。游锡堃拿“云峰飞弹”说事儿,其实是想给支持者画个饼,可惜饼太虚,大家一看就穿帮。

两岸局势这几年越来越紧,台湾内部的声音也分裂。有人想跟大陆缓和,有人还抱着“独”梦不放。游锡堃这波操作,算是把这种矛盾摆上了台面。

他的豪言没掀起啥大浪,反而让大家看清了现实:嘴炮好打,真仗不好扛。

0 阅读:0
宇寰谈这个电影

宇寰谈这个电影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