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舍《济南的冬天》印象太深刻了,课文中有一段要求背诵,至今还能背诵一些。老舍绘声绘色的描述,把济南的样貌留存在每一个学生的记忆里,也激发了我的丰富想象,勾起了我的向往之情,是我来到济南的最大动因。
为什么对老舍印象深刻,除了学生时代的记忆之外,大学时代看到的文字也触动了我,摘录部分。在孔庙,父亲受伤最重,头破血流,白衬衫上淌满了鲜血。他的头被胡乱地缠上了戏装上的白水袖,血竟浸透而出。他的全身已很凉,人们发现岸边放着他的上衣制服、眼镜、手杖和钢笔,制服口袋里有工作证(舒乙)。原来是个六十多岁的老人,个子不高,戴黑边眼镜,头上的绷带和渗出的血色,表明他刚挨打不久(张林琪白瑜)。
我把第一站选在了老舍纪念馆。老舍曾经在齐鲁大学任教,四年之间,老舍在工作之余,写了不少文章,把他对这座古城的喜爱,留在了文字之中。
老舍写到,在那里,我交了不少朋友。无论什么时候我从那里过,总有人笑脸地招呼我;无论我到何处去,那里总有人惦念着我。在那里,我写了十几个短篇。时短情长,济南就成了我的第二故乡。
不过,当我在济南火车站打车要去老舍纪念馆的时候,司机并不知道具体方位,带到了旁边正在改造的街巷,耽搁了一点时间,终于来到了老舍纪念馆。
这是解放前老舍在济南工作生活之所,看得出来,老舍旧居属于旧时代典型的济南民居。院子里有一棵石榴树和一口大缸,房间也不大,放进床、书桌等家具,空间就所剩无几了。
我来到老舍旧居的时候,看到里面已经有少数的游客。有一个青年正拿着手机,对着老舍的书房、客厅和卧室摄像,想必也是喜爱老舍的文艺青年。
金秋时节,天气怡人。在这样一个阳光温和的日子,我从南方到北方,初次来到山东,走进济南,只为了学生时代就萌生的济南情结。济南的秋天,秋高气爽,风景如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