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坦克就得提一下二战的德国,毕竟把坦克战术开发到极致的就是德军。二战初期德军装甲兵戴的都是软帽,主要防撞用的,帽子顶部填充了厚厚的海绵,所以帽顶显的略大一下,防撞效果好。德国的坦克是最先大规模装备无线电的,这帽顶大就会影响带耳机,所以后来就换成船型帽或者山地帽那种。
二战中后期德军就不使用防撞帽了,尤其是虎式重型坦克,增强了坦克防护力,减弱了坦克越野能力,越野速度慢,就不会出现极大的摇摆,没必要带防撞式坦克帽。而苏联的T34不一样,高速越野,坦克内部空间小,坦克发动一下驾驶员撞一下,所以乘员必须要带软的防撞坦克帽。所以说用什么样的坦克帽是根据自己的需求来定的!
“软帽”要防撞还要隔音,防撞咱就不说了,这个隔音,坦克内部噪音还是挺大的,尤其是被子弹击中或者炮弹打中那滋味不好受,所以为了保障通信,隔音要做好,软帽要比钢盔隔音好;软帽能够紧贴头部,在使用观瞄系统的时候,你得贴上去看,钢盔就不行;还有钢盔要重的多,越野的时候,摇摇晃晃的你的脖子受不了。
坦克不跟装甲运兵车一样,装甲运兵车运的兵戴的都是钢盔,因为他们到地后要下车步战,所以得戴防弹的,而坦克乘员就是在坦克内部作战所以软帽舒服些。最主要软帽成本低。苏式坦克设计时内部空间要小于西方坦克,所以苏式难免磕磕碰碰,皮制软帽最合适;而英美等国坦克内部空间略大,而且他们充分考虑到防护问题,所以都是“头盔”。
装甲兵戴头盔还是戴“软帽”主要看需求,一般来说西方国家头盔多一些,苏系国家软帽多一些,各有优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