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39个教师节来临之际,《人民画报》杂志首发了两名已经从飞行员成长为飞行教员驾驶两架歼-15“飞鲨”战斗机以挂弹编队形式,在最低实战安全高度开展“钻山谷”低空飞行并实施对地攻击训练的照片,以展示全面过硬的战场态势感知能力、应急处置能力、任务规划能力和指挥协同能力。
从《人民画报》发布的照片上看“飞鲨”
战斗机加上山峦叠翠真的很美。
军迷们都知道中外都有所谓的“马赫谷”,所有的军用固定翼飞机(包括运输机)和直升机飞行员都要驾机进行穿越山谷…而在多障碍和狭小空间飞行是非常危险的,稍有不慎就会撞山机毁人亡,那为何还要进行这样极度危险的训练呢?
因为军人艺高胆大是必须要有的品质,只能在蓝天白云下开飞机就是“温室里的花朵”,是训练不出来能打仗的王牌飞行员,只有在山峦峡谷轻松地闪展腾挪才是具备全天候和全地形地貌作战王牌飞行员的基础,所以各国空军的飞行员都要进行山谷飞行训练。
从战术角度来说,战机利用山峦起伏突防敌战略要地是必须要会的作战技术手段,通常来说军事和民用战略要地都有完善的远中近防空体系,构成了3~200公里甚至更远的防御半径,特别是大型有源相控阵雷达,探测距离超过400公里,如果战机被它在很远距离轻松探测到,基本上任务就失败了,因为给了敌方的防空武器或者是航空兵提供较长的预警和反击时间,多射程和多型号的防空武器通过数据链和目标分配,已做好应战准备,性能再好的战机也是很难突防的,不但攻击不了要打击的目标,自身被击落的可能性会大增。
俄罗斯S400防空系统虽然有92N6大型无源相控阵雷达(上)和91L6E低空补盲雷达(下),但仍然有较大的低空/超低空盲区,经过测试如果战机低于50米的高度突防,它的探测距离会降到50公里之内,如果再有电子战/攻击机进行电子欺骗和电子佯动…等干扰手段,雷达的探测距将被压缩到30公里左右,而这也进入到了反辐射导弹的最近攻击距离…但战机要得到这样的攻击近距离,首先要掌握利用山峦遮蔽雷达波和熟练掌握在山谷中飞机的高超技能。
所以,包括歼-15在内的我军所有战机都必须参加这样的飞峡谷训练。
雷达若是想探测距离达到最远,就要的部署在远离山峦和丘陵的较开阔地带,因为雷达波是穿不透山峰的,同时地球本身是有曲面的,雷达波在500米以上高度探测飞行器距离是50公里,这个距离叫作“视距内”,超过了就叫作“超视距”,虽然目前大多数都是超视距雷达,但是面对低空/超低空来袭的飞行器探测距离也会被大幅度压缩。
因为地面雷达在探测低空飞行的飞行器有很大的制约因素,防空方面又研制预警机,体现出:站得高,才能看得远。但是预警机雷达面对低空/超低空的飞行器仍然有被地杂波干扰的问题,效果不是想象的那么好,也就是使得低空/超低空突防这种从二战就有了的战法,到了21世纪仍然非常的有效,仍然是各国空军主要的训练项目和作战技能之一。
而歼-15加强这方面的演练,则表明海军航空兵从“海上雄鹰”向对内陆空域/对地攻击的转变,不再是初级的在海上与敌方战机交战和攻击敌舰,未来还要对敌陆上目标进行攻击和在敌方的领空内作战,这样就大大拓展了我军航母的运用灵活性。
总之《人民画报》展示了“飞鲨”战斗机更高更强的作战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