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女菩萨”,行医为善,托虚云法师指点儿子,使儿子受益终生

梅酒佳肴 2023-01-15 11:23:01

在广东地界,曾有一位女子因行医为善,救济苍生,被当时的虚云法师赞为当世“女活菩萨”。从此,她把这四个字永远地刻在心上。她一生中对儿子说得最多的一句话是“当医生不能赚钱,要赚钱就别做医生,做医生必须有爱心。”。她的一生似涓涓泉水,流淌到何处,都能滋润人心。她的名字五行缺火,心性柔和,满怀爱心。她叫杜淦珍,一位中国医学界中传奇的女子。

一百一十八岁时的虚云法师

与国父谈医学难聊志向,和太医做朋友深钻医术

杜淦珍出生于佛山一个医学世家。一家四代在当地都是有名的医生。父亲杜荪伯早年曾前往日本行医。在那里,杜荪伯遇到了两位奇人:一位是为挽救国家命运,探索国家出路而碌碌奔走的孙中山;另一位是清朝末年曾在大内供职的太医周励文。他与孙中山在医学上有着简单的交流与探讨。对于孙中山的革命抱负与志向,当时的杜荪伯并没有如此高的眼界与格局去深深理解。后来,他也只对自己的子女说道:“他曾在日本见过孙中山”。

年轻时的孙中山

两个人的思想、格局、事业、前途均不在同一频率上时,是很难成为知心朋友的。而杜荪伯与太医周励文成为了志同道合的好朋友。他们将精力倾注于医学上,在这上面找到了共同的语言与乐趣。两人时常在一起交流切磋。当然,此时的杜荪伯不论是经验、见识还是对医学的造诣都远远不及周励文。

晚清太医

两人年龄虽相差悬殊,但都谦卑低调,讲求医者仁心,医德医术。杜荪伯虚心请教,周励文耐心传授。一位勤奋刻苦地学,一位毫无保留地教。五年时间,他们以朋友之名,行师徒之实,杜荪伯的医术有了很大的提高。之后,杜荪伯进入华侨同文学校一边教书,一边行医。就在这时,他的三个女儿踏上前往日本的轮船与多年未见的父亲相见。

思想开明任女儿自由选择,药材精选制奇药海外畅销

三个女儿的到来,并不是简单与父亲相见,异国观光,然后话别。三姐妹要在这里开启自己的新人生。作为父亲,杜荪伯没有盲目地为她们选择。纵然,他是学医的,但他不会强制女儿去选择这一条路。他只根据各自的兴趣、志向,为她们提供参考,而最终决定权在女儿手中。最终,大儿女杜淦珍选择学习西医,二女儿杜雅云与三女儿杜巧云则选择了教育。医术可救死扶伤,教育可桃李天下,杜荪伯对女儿的选择很欣慰。除了应有的衣食住行之外,杜荪伯完全放手让女儿在自己选择的道路上一步一个脚印地向前走。

民国三姐妹

当三个女儿学成之后,杜荪伯选择回国,并在西关蓬莱正街开设了一家医馆。凭借家族的传承与自己的经验与医术,杜荪伯后来又在桨栏路上创办了荪伯制药公司。在药材上精挑细选,绝不掺假,在制药中,精确无误地按照流程炮制,绝不省工省时。就这样,杜荪伯将公司的中成药卖到周边很多国家。其中,糖尿三消酒,一种治疗糖尿病的药,在当时尤为畅销。在工作之余,杜荪伯出版医学刊物,编写讲义,教授学生。

晚清民国桨栏路

当日军的铁骑踏上广东的土地后,一切营生都陷入垂死挣扎的境地。杜荪伯的制药厂并不例外。他不愿在日军的眼皮底下苟活着,带着家人离开了故土。然而,这一走却是与故乡永别。他朝故乡的方向,在香港闭上了眼睛。

救僧众与虚云结下奇缘,为善事有菩萨慈悲之心

女儿杜淦珍继承父亲的衣钵。她清晰地记得,当初与父亲一起回国。父亲在蓬莱正街9号开诊所,她在隔壁的11号开诊所。父女俩,两诊所,一中医一西医,相互毗邻。在父女眼中,中医有中医的优势,西医有西医的长处,两者结合才能发挥最大的作用。于是,杜淦珍相继在南海与广州两地考取了中医资格。尤其在1933年,广州中医资格考试中,杜淦珍取得第一名。虽然,她在日本专修西医,但从小耳濡目染中医,因此,中医资格考试对她来说轻松自如。从此,杜淦珍既可在南海与广州做中医,又能在诊所与医院当西医。

杜淦珍

抗战来临,父亲杜荪伯与家人前往香港,而杜淦珍与丈夫和孩子仍在广东东躲西藏。一路逃难,一路行医。1940年,一家人到达韶关。也就在这里,她与南华寺,与虚云大师结下了一段缘。

南华寺被誉为“东粤第一宝刹”,曾为禅宗六祖弘扬佛法之地。之后,很多帝王都曾为此寺敕赐寺名。直到北宋第一帝宋太祖敕赐“南华禅寺”之后,后世一直延续此名。1934年,当虚云法师弘扬佛法来到此处时,见寺庙萧条不堪,面积虽大,建筑稀少。于是,他募化重修此寺。

南华寺镇寺之宝六祖真身

1940年,当杜淦珍逃难来到韶关后,先立足此地开始行医治病。炎热潮湿的天气与挤挤攘攘逃难的人群使得很多人遭受病痛的折磨。由于在抗战时期,根本没有医疗设备。杜淦珍只能就地取材,以中药为主,为难民治病。很多难民在生与死的边缘,被杜淦珍拉了回来。无粮无钱的他们只能用中国人最简单又最具深意的跪拜来表达救命之恩。上至老人,下至孩童,都认为父母给了他们第一次生命,杜淦珍给了他们第二次生命。

抗战广州难民

此事传到距离韶关市区南24公里的南华寺。虚云法师忙派人前去请杜淦珍前来为庙里的和尚看病。寺庙中很多和尚也正深受病痛的折磨。随后,杜淦珍跟随前来的和尚踏上了前往南华寺的路。此时的她不会想到,这条路与她结下了四年之缘。从1940年到1944年的四年之间,杜淦珍经常要在这条路上来回走一遍。出发地是自己的诊所,目的地就是南华寺。

民国南华寺大门

在这四年里,她已记不得救过多少位和尚,更记不清诊治过多少位和尚,总之,她在南华寺看病分文未取。虚云法师一切看在眼里,对杜淦珍的救死扶伤敬佩之至,当着她的面称赞她是当世的“女活菩萨”。杜淦珍不敢承受,但她谨记着这四个字。她更加明确了自己的目标、价值与人生意义。

承虚云指点古典造诣深,继母亲衣钵学医有爱心

在这期间,杜淦珍与丈夫需要前往湖南一段时间。此时,刚刚上初中的儿子陈澄让她发了愁。正值战争混乱之际,他不可能带着儿子前去。但将儿子放在家中,她又不放心。思来想去,她只能将儿子陈澄托付给虚云法师照顾。此时,虚云法师已经90多岁,但他还是欣然答应了杜淦珍的请求。在南华寺,陈澄被当作小沙弥一样看待,在寺里吃斋饭,在客堂上住。虚云法师并没有让陈澄在寺里虚度时光。他先让陈澄读佛经,抄书,念书。后来,陈澄回忆道:“这些佛经都是古典文学的好材料,我天天念佛经,练书法。”

虚云法师与众徒弟们

一段时间之后,虚云法师又让陈澄读唐诗。不论在佛经中,还是在唐诗里,只要遇到不懂的地方,陈澄可以不用打招呼,就能直接进入虚云法师的房中请教。这让很多人误以为陈澄是虚云法师的关门弟子。虚云法师也经常给陈澄讲“自己是如何出家的,为什么出家,都到过什么地方。”最让陈澄记忆最深的是,虚云曾告诉他,自己在十几岁时,曾见过光绪皇帝,并且光绪还御赐了他一柄权杖。

当陈澄77岁时回忆起少年时在南华寺与虚云一起度过的岁月,仍感到回味无穷。他始终认为这是一种缘分。虚云法师始终念念不忘当初杜淦珍为南华寺僧人看病,于是将一些照片和精挑的佛经送给杜淦珍。

陈澄为病人诊脉

解放前,杜淦珍已经在中医界中的身份、地位、名气都非常高。解放后,50年代,中医在治疗过程中曾出现了多起医疗事故。这让当时的中医陷入尴尬的境地。有关人员不得不先找杜淦珍出具专业的参考意见,再具体处理事故。此时的杜淦珍已成为中医界的权威人物,且是中医课程教材审核成员。当时北京、南京、成都与广州所创办的四所中医学院所使用的的《伤寒》、《金匮》两本教材,就是由杜淦珍所审定的。

杜淦珍审定的《伤寒论》

由于家风的传承,杜淦珍并不强求孩子们学习医学,任由他们选择自己的人生之路,但有一条是对孩子们严格要求的,那就是一生坚持不懈地学习古典文学和书法。儿子陈澄继承母亲的衣钵,参加解放后广州市第一届中医资格证考试。

当儿子陈澄走向医学实践生涯的第一天时,杜淦珍郑重地对儿子说:“当医生不能赚钱,要赚钱就别做医生,做医生必须有爱心。”此后,这句话深深地刻在儿子陈澄的心中。1959年,这位“女菩萨”走完了64年的人生之路。

0 阅读:50

梅酒佳肴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