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书法艺术重建者大书法家周越七幅传世经典书法作品赏析

香萱看文化 2023-03-28 07:46:03

北宋启蒙思想家中国书法艺术历史断层的重建者大书法家周越七幅传世经典书法作品赏析

琴棋书画,古代被称作文房四艺,是文人墨客颇为称许的娱乐活动,古人认为,抚琴、弈棋、写字、作画,或者只是听琴、观棋、赏字、阅画,领会诗情画意,能赏心悦目,陶冶情操,有益于健康和长寿。北宋时期出现的那些生活用品、山川河流,真实地反映了当时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科技水平,结合字画年代背景的记载,赏字更是别有一番趣味。

——题记

宋朝历史从960年宋太祖赵匡胤黄袍加身、建立宋朝开始,一直到1279年赵昺跳海殉国为止。共计将近320年。

宋于1126年-1127年发生靖康之难,徽、钦二帝皆被金人掳去,宋室被迫南迁临安(今浙江杭州),与入侵的金国以淮水、大散关为界,史称南宋,此前建都汴梁时期的宋称作北宋。1276年,都城临安陷落,南宋亡于蒙古可汗忽必烈建立的元帝国的征服。

北宋统一以后,宋太祖对书法并未给以重视,更没有像唐代那样采取各种措施。因此,一些士大夫也就漠然对待。欧阳修曾这样感慨:"书之盛莫盛于唐,书之废莫废于今。" 尽管如此,宋代书法在延续前人的基础上,形成了鲜明的时代特点:一是突破唐人重法的束缚,而以自己为主,以意代法。努力追求能表现自我的意志情趣,形成"尚意"书风。苏轼的"我书意造本无法",黄庭坚的"凡书画当观韵",强调"韵胜",皆是此意。其二是有意将书法同其他文学艺术形式结合起来。宋代书法大家同时又是文学家、画家。苏轼说:"诗不能尽,溢而为书,变而为画。","退笔如山未足珍,读书万卷始通神",不仅认为书画和诗一样,是表现自我的手段,而且强调文学修养对提高书法艺术的作用。

北宋草书在前代草书发展的基础上,并没有简单的对唐代草书进行全面继承,也没有盲目地对魏晋草书盲目崇尚。北宋书家通过自己的努力,用草书这一书体展示出代表宋代书法的鲜明特征,草书也成为了这些书家书写性情的最好载体。北宋草书家大致分为两派,一派是偏重于对草书传统的继承,另一派是创新型书家。

法帖是指汇刻名家书法墨迹在石、木版上并拓印成可供人们学习的墨本。此前,南唐已有《升元帖》、《澄心堂帖》等法帖。宋代最早的法帖是《淳化阁帖》。此后刻帖的风气渐盛,又有了潘师旦摹刻的《绛帖》、细白和尚摹刻的《潭帖》,由蔡京负责摹刻的《大观帖》等。《宝晋斋法帖》等宋代法帖。

下面我们一起分享北宋书法家周越书法作品。

周越字子发,一字清臣,北宋山东邹平人,生卒年月不详(卒于公元1046年之后,享年约七十左右)。

周越的字,真、草、行、隶均落笔刚劲,婉隽神韵,字字不妄书;切中规范。尤以草书最佳,学养博厚,最具法度。

周越是中国书法艺术历史断层的重建者,宋初书坛周越可谓大名鼎鼎,其门下出了黄庭坚、米芾、蔡襄三位中国书画史上的大家。但可悲的是随着三位书法家水平日增,眼界日高之后,他们又纷纷批评周越字“俗”。在宋代书法史‍‍上被低估和误读的“启蒙思想家”。

北宋大书法家周越主要书法作品有:《跋王着草书千字文》《跋王献之洛神赋》《跋怀素藏真律公帖》《跋种放会真宫诗》《跋欧阳询草书千字文》《面贺攀企帖》《贺秘监赋帖》等。

北宋书法家周越《跋王着草书千字文》赏析

北宋书法家周越《跋王着草书千字文》,凡十二行,一百零二字,此作品原在清朝内宫中,后遗留在民间。周越的这个题跋,经过一千多年的沉淀,早已经脱离世俗,成为绝品。小楷书释文:“王着初为隆平主簿。太宗皇帝时,着因进书,召转光禄寺丞侍书,锡以章绶,仍供职馆殿。太宗工书,草、行、飞白神踪冠世,天格自高,非臣下所可伦拟。而著书虽丰妍熟,终惭踈慢。及是御前,莫遑下笔。着本临学右军行法,尔后浸成院体。今之书诏,盖着之源流。臣越题。”纵138厘米、横51厘米,全卷共102字,辽宁省博物馆藏。

跋王着《草书千字文》楷书墨迹,是奉仁宗皇帝之命所作的题跋,所以书写规矩严谨,正是这份严谨,我们才看到了周越确切的书法水平。在整幅作品中,字形偏长,结体自然,笔画粗细对比较大,用笔清爽瘦劲,每一个字结体中宫收紧,四周舒展,收笔有张有弛节奏变化明显而和谐。

可以看出,周越受到了五代书法追求变化的影响,对于书法审美已有很大提升,但是还保留了唐人用笔的特点,行与行空间紧密,缺少了书法中的连贯之气,一些笔画过于俗气,尤其是一些偏旁的写法,如“亻”“辶”,便明显有抖擞之弊。但是并未对周越有何影响,作为国子监教授国子生书法一职,其影响力不可质疑。同时,周越作为宋初书坛承先启后的书法家,这唯一的墨迹更显得尤为珍重。

周越的书迹除了少数一些刻帖外,真迹目前唯有这幅跋王着草书《千字文》,是周越的真实水平。在这幅作品中,书者的书写功力是较深的,但书法之间没有贯气,略显拘谨,确实有一些笔画过于媚俗。尽管如此,周越是擅书者,这点不容置疑。同时,周越作为宋初书坛承上启下者,这唯一的墨迹显得尤为重要。

该墨迹现为台北学者李敖先生(2018年3月18日,李敖先生在台北去世,享年83岁——编者注)所藏。李着有《中国艺术史一个断层的重建——周越墨迹研究》。周越墨迹在清朝由内府流入民间,后为李敖先生所购。

周越 跋王着草书《千字文》绢本设色,纵138厘米、横51厘米。辽宁省博物馆藏局部。

周越作为国子监监学一职,教授国子书法,后人肯定会以周越书迹作为范本进行学习,根据跋王着草书《千字文》内容我们知道,周越是奉宋真宗之命在其后面题跋,宋真宗在位25年,宋仁宗在位41年,宋四家中蔡襄辈分最大,在宋真宗即位后的14年后才出生,苏轼、黄庭坚、米芾三人在宋仁宗驾崩时才27岁、18岁、12岁。在学习书法的道路上,必定要以前人书法作为范本来学习。所以宋四家深受周越影响。

北宋书法家周越拓本《跋王献之洛神赋》赏析

北宋书法家周越拓本《跋王献之洛神赋》,凡三行,三十六字,小楷书释文:“献之洛神赋迹,遗头尾外得一十三行,都二百五十字,重加整背。祥符八年二月十日。周越记。”其书作锺繇体。

《洛神赋十三行》是东晋时期王献之所写的小楷作品,内容是三国时期曹植的《洛神赋》,相传有两个版本:一个是玉版十三行,是刻在玉石上,在用墨拓出来的叫“碧玉本”;另一个是《宣和书谱》记录,叫“越州石本”后有柳公权和周越题跋。此题跋写于宋真宗时期,其风格特点与唐人结体相似,中宫收紧,笔画内敛,转折切笔明显,用笔遒劲瘦硬。周越留下来的拓本还有草书跋怀素《藏真律公帖》;草书跋种放《会真宫诗》;楷书跋欧阳询《草书千字文》;草书《贺秘监赋》等。

周越的书法作品大多以刻帖的形式遗留下来,书体以楷、行、草为主,草书的尤为,楷、行次之。在《宣和书谱》中宋徽宗把周越编辑到草书七卷,书中提到“落笔刚劲足发度,字字不妄作,然真行尤入妙,草字入能也”,也可见周越书法在当时的影响力极大。尤其是跋王着《草书千字文》楷书墨迹,内容是宋真宗的父亲宋太宗和书法名家王着的事情,更是用心之作。此书比之《跋王献之洛神赋》和《跋欧阳询草书千字文》楷书,更能够反映并代表周越楷书成熟后的风格特征。

大中祥符八年八月十日,跋《洛神赋》。

北宋书法家周越拓本《跋怀素藏真律公帖》赏析

北宋书法家周越拓本《跋怀素藏真律公帖》,凡五行,共三十二字。草、楷书。

释文:“越观怀素之书,有飞动之势,若悬岩坠石,惊电遗光也,珍重。景祐三年五月十六日。”其书笔势雄强飞动。

北宋书法家周越拓本《跋种放会真宫诗》赏析

北宋书法家周越拓本《跋种放会真宫诗》,凡四行,二十八字,草、楷书。庆历六年四月廿七日,《跋种放会真宫诗》。释文:“斯书冠世入妙,千古亡对,所谓尽善尽美耶!庆历六年四月廿七日。越题。”

北宋书法家周越拓本《跋欧阳询草书千字文》赏析

北宋书法家周越拓本《跋欧阳询草书千字文》,凡三行,共二十五字,楷书:“此欧阳询草迹也。所谓如旱蛟得水,毚兔走穴,信不虚耶。周越题。”此拓本现为日本书道博物馆所藏。

释文:“此欧阳询草迹也,所谓如「旱蛟得水,毚兔走穴」,信不 虚耶。周越题。”左旁有小字云:“自京西南路提点刑狱被召入为尚书司封郎中,僦居光化坊梁氏之第閲旧书。”后面的小字注记载了周越的一次升官经历,司封郎中在宋前期爲从五品上,这比周越之前担任的膳部员外郎(从六品上)、司勋员外郎(从六品上)均高。周越任“京西南路提点刑狱”的时间不详,但在庆历三年以后则无疑问,据此可推周越由“京西南路提点刑狱被召入为尚书司封郎中”的时间约在庆历四年至五年间。

北宋书法家周越拓本《面贺攀企帖》赏析

北宋书法家周越拓本《面贺攀企帖》,凡七行,共六十四字,拓本高三十九点五厘米。皇祐元年,作《面贺攀企帖》。草书释文:“面贺攀企攀企,寒候伏想,与贵眷康静。家室传语资政夫人,阁下久别,可胜思恋,将爱之余,因信次附此通问动静。兼伸上贺,不宣。越顿首留守资政台坐。十月廿五日。”这是周越贺某“留守资政北宋大臣王化基之子王举正”的信。从信中内容推知,二人的交情十分深厚,以致内人都有交往了。

北宋书法家周越拓本《贺秘监赋帖》赏析

北宋书法家周越拓本《贺秘监赋帖》,凡二十二行,共一百四十四字,草书。庆历四年四月十二日,书《贺秘监赋》。约在本年,周越任“京西南路提点刑狱”。

释文:“贺秘监。览辩草想贺公赋。吴融:贺秘监东归会稽,而雾隐霞栖。派镜湖水作沼,凿石篑峰为梯。叹非雌雉,畏甚雄鸡。东皋子无乡不醉,漆园……雨风随至,鱼龙互掷。

涛奔浪走,中秋逢犯斗之槎,月上云开,半夜见陨天之石。横鲁阳挥去之戈,树吕布射来之戟。狂兕无双,离鸿一只。援毫既罢,阅目忘披疲。满堂生金玉之宝,盛世掩……庆历四年孟夏十二日尚书司勋员外郎南都书赠。”

此件拓本,为上海图书馆所藏宋拓孤本《郁孤台法帖》,由上海书店出版社影印出版,首次公布于众后新发现的。

周越不仅是书家,而且是书道理论家,着有《书苑》一书(天圣八年四月,成《书苑》十五卷奏御),可惜原书已失,目前见到的《说乳》一卷,仅有十三则片断文字,难窥其原貌。不过,从前人大量著作的引文中仍能辑录丰富的资料,可以勾勒出周越原著《书苑》是一部内容极其丰富的论著,其中包括历代书家介绍及品评,各种书体的源流及作法,记叙笔法的奥秘,古代碑帖的论述等,当是广泛博采前人书法论著的综合型资料集,也是对宋以前书法传统所作的梳理和总结。

周越的字,真、行、草书均婉媚遒劲,落笔刚劲,字字不妄作,皆中规矩。尤其是草书,博学有法度,更为娴熟。黄庭坚称其字“下笔沉着,是古人法”。王安石云:“惠周公与其弟越,皆以能书为世所称,每书辄为人取去。”宋徽宗时编《宣和书谱》,把周越的真行书列入妙品,草书入能品。直至明代解缙尚云:“宋兴,李西台建中、周膻部越皆知名家。”

总而观之,周越书法,集古今人书学,博学有法度,于娴熟中能纵姿之态,优于书法工能,于妙品则嫌不足,后人多讥其“俗”,有匠气。

周越生活在北宋时期,其书受尚法影响,并且在苏轼眼里周越的学书只是积学而成,并未跳出前人的影响,显然周越不符合他们的品评,因此周越的书名也随之淡化。但是我们不能否认的是,周越这个书法家为后代奠定了基础,是一个承先启后的书法家。从历史的维度来看,周越书史的价值大大超过作为书法家的价值。因此,周越也成为宋代书史上具有典型意义的一位书家。

北宋草书的发展是处在由唐向元明清发展的一个过渡时期,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在草书书法发展史上来看,北宋草书仍是不可或缺的重要一个环节。从整体上是积蓄力量将北宋草书的影响逐渐扩大,宋太宗、王着正是其中的核心人物。黄庭坚代表了北宋草书的巅峰,狂草的创新极大丰富了后世对草书章法以及笔法的认识,后世更将黄庭坚淋漓尽致的草书风格推向极致。

0 阅读:30

香萱看文化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