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初期,魏国为什么劳师远征,就算隔着赵国,也要灭亡中山国

秋珊说文化 2025-03-01 09:32:59

晋国在春秋末期就陷入了内乱,最后胜利的就是赵、魏、韩三家。可三家分晋后,最强大的国家不是魏国,而是赵,赵氏在三家中成为晋国卿族最早,担任正卿人数最多,尤其是灭亡中行、范氏,赵氏获利最多,尤其是赵襄子执政时期,赵氏吞并了代国,其实力已经强于后兴起的韩魏。而在灭亡智氏之后,也是赵氏获利最多,赵国的核心地区在当时可以分为三部分,位于旧都晋阳城周围的吕梁山地及周边地区、代地、以邯郸、中牟为核心的太行山以东地区。

而魏国只有两片核心地带,一是以安邑为中心的河东地区及黄河南岸的崤函、上洛地区,开发程度低,且受到秦、楚等周边国家的觊觎;另一个就是以朝歌为核心的河内地区。韩国最弱,领土只有不相连的两大块和三小块,其中汾阳河谷的平阳地区,在吕梁山和中条山之间,不过南部的曲沃,绛城等地还是属于晋公室的;雒水、伊水、汝水、颖水所流经的原晋国南部地区,北边是东周、西面是魏国、东边是郑国、南边是楚国;河内西南部的一个小地区,以野王为中心;还有荥阳跟黄池的一小部分土地,中间被魏国的酸枣隔开。

三晋中赵国的三个地盘不仅大,而且还相互连接,魏国虽然占据了富庶的河东和河内地区,不过被分成了两部分。最惨的还是韩国,不仅国土破碎,还面临着晋国的老对手楚国。而赵氏在赵襄子之后陷入了内乱,赵国的国力开始衰落,而同时期魏文侯开始变法,魏国开始强大,魏文侯趁机攻打秦国,占领了原先三家攻智氏时的晋国故地,领土直抵洛水。此时三家都成为了诸侯,因为同出一家,三家还保持着在晋国时的同盟关系。不过这个同盟很脆弱,魏国实力虽不是最强却占据主导行位,由于赵国和魏国的扩张需求不一样,魏国主要是攻打西面的秦国,向东南夺取楚国的大梁;而赵国则是将目标放在中山,以便以后攻打东方的齐国。而韩国因为弱小,更多是寻求两国的庇护。两国都想要成为霸主,这就无形中制造了矛盾。一旦爆发冲突,三晋联盟就会解体。而魏国强先攻打中山,则可以很好的控制赵国。

首先,魏国占领中山,先一步遏制了赵国向外扩张的意图。其次,中山一旦属于魏国就可以分割赵国吕梁山区和太行山以东的联系。还有中山所在地西部就是山区,本身有不小的体量,可以在以后攻打赵国时发挥巨大作用。中山就是魏国插进赵国心脏,只要赵国有变,魏国可以很快做出部署。且对以魏国为首的三晋联盟也是有利的,三晋中韩国在吞并韩国和跟魏国交换土地才刚刚将国土连为一线,且在韩灭郑时如果没有魏国的帮助也很难成功,所以韩国暂时不敢反抗魏国。还可以为魏国分担一些来自楚国的压力。而中山入魏,让赵国脱离联盟的几率大大减少,魏国就可以着手攻打秦国,只要秦国被灭,魏国就有了战略纵深,还可以时不时蚕食一下晋国公室的领土。

魏国在消灭中山国时得到了赵国的默许,其实关于消灭中山国,赵国也有自己的小心思,魏灭中山看起来是赵国失利,可魏国在魏武侯之后开始衰落,且魏国距离中山还间隔赵国,魏国从长久来看,不可能一直掌握中山,而赵国却可以等到魏国衰落或者中山独立时占领中山。赵国北境有匈奴威胁,借魏国之手顺便收拾匈奴,对赵国向北扩张是有利的。两国都有自己的考量,中山国只能成为牺牲品。

0 阅读:22
秋珊说文化

秋珊说文化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