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多年后,上甘岭老兵含泪追忆抗美援朝战争景象,惨烈让人心惊!

亭下观雨霖 2024-04-17 07:37:14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1、

70多年后,上甘岭老兵含泪追忆战场景象,战争的惨烈让人心惊。

这位老兵名叫马发泉,1950年党中央决定抗美援朝以后,马家包括他在内的一家八口都应征入伍,雄赳赳、气昂昂地赶赴了朝鲜战场。

直到上了战场,他才明白战争多么残酷,他的大哥更是直接牺牲在了他的眼前。不管多少年过去,他再回忆起这些事时,还是难免潸然泪下。

也正因如此,马发泉认为抗美援朝绝不能被遗忘,得让后人知道这场“立国之战”究竟赢得多么艰难,为此他在新时代打响了又一场“战斗”。

马发泉在朝鲜战场都经历了什么?新时代他打响的新战斗是什么?抗美援朝如此惨烈,那我军究竟算不算获得了最终胜利呢?

2020年10月,曾有记者前往浙江瑞安的瑞祥山庄老人公寓,志愿军老兵马发泉正是在此处安度晚年。

虽然他家里的家具、摆设都比较简朴陈旧,但是桌上的奖杯、奖状,墙上各种与志愿军老领导、老战友的合影,无一不彰显着他过往经历的不一般。

别看那时的马发泉已经年近九旬了,但是一身旧军装、挂着军功章的他仍旧气宇不凡。回忆起70年前的朝鲜战场时,他也依然头脑清晰。

通过马老对往昔的追述,后人仿佛也能穿梭时空回到70年前,随着马家的八口人看那抗美援朝究竟是何等惨烈。

那是1950年,随着美国带着所谓的“联合国军”强势插手朝鲜内战,北朝鲜军队节节败退的同时,我国东北边陲也遭到了敌机的侵袭。

再加上北朝鲜主动向我国求援,党中央深思熟虑后做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决定。

正是在此号召之下,全国各地的好儿郎纷纷主动报名参军。此时马发泉才十七八岁,但他依然不顾母亲的反对,在1951年3月报名成为了志愿军的一员。

更值得一提的是,这次与马发泉一起奔赴朝鲜战场的还有他的七位亲人。也不知他们当时能否想到,上了战场就不得不面临随时可能到来的生离死别。

回忆起亲人们受伤甚至牺牲的遭遇时,马发泉的眼眶控制不住地湿润了起来,其中最痛的当属他曾亲眼看着大哥牺牲在了自己眼前。

那是1951年10月,金城阻击战一触即发。而马发泉的大哥马良续身为侦察班长,则要奉命探查541高地的美军火力配置情况。

原本马良续带着七个战士已经顺利完成了任务,但是就在他们撤退的过程中,美军却发现了他们的踪迹,不过刹那间高强度的探照灯就锁定了他们。

随之而来的就是,敌军的机关枪和迫击炮毫不留情地朝这边发起了猛烈地攻击。

一发迫击炮直直朝着马良续就打了过去,当场让他倒在了血泊之中,马良续就此永远地长眠在了朝鲜。

更让人揪心的是,当时马发泉就在阵地的前沿,在敌人强劲探照灯的照射之下,他把大哥的牺牲过程尽收眼底。

亲眼看着大哥断了气,马发泉简直要把眼睛都瞪出来了,天知道他当时多想冲上去把大哥的遗体背回来。

只可惜在当时的情况下,马发泉真这么做了不但可能白白送死,更可能暴露我军的位置、造成更大的伤亡。于是他只能压下满腔怒火,等总攻时再与敌人算总账。

可不管马发泉在后来的战斗中多么英勇,终归是换不回他大哥的性命了。但这并不算完,因为抗美援朝还远远没有结束。

为了家国安宁,马发泉只能一次次冲锋在前。而在他经历的多次激战中,最艰苦的当属上甘岭一战。

最开始时,上甘岭战役就打得格外艰难,胶着的战局牵动着每一个人的心弦。

危机时刻,意气风发的马发泉毅然决然地咬破手指写下了一份血书交给上级,他到底为什么要这么做?

2、

70年后,马发泉含泪回忆抗美援朝,他曾在上甘岭用鲜血立下军令状。

当时究竟发生了什么?

1952年10月,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在上甘岭一带挑起了双方近一年来最大规模的战斗,而此处正是志愿军中部战线关键点五圣山的前沿。

此前因为美国方面的一意孤行,双方的停战谈判不得已陷入了停滞状态,美军依然狂妄自大的认为谈判并不是他们能选择的最佳方案。

也正因如此,美国对这场战斗格外重视,兵力、火力都像不要钱似的砸向了战场,导致本就在武器装备上不占优势的志愿军打得更加艰难。

幸而志愿军战斗热情高涨,哪怕敌军飞机大炮在前,我军战士依然能勇往直前,凭着满腔热血把不占优势的战局拖到了难分难解的地步。

面对异常艰难却胜负不明的战局,马发泉上阵时毫不犹豫地用自己的鲜血写下:“向领导保证:守纪律不后退,人在阵地在,重伤不叫苦,轻伤不下火线。”

当时的马发泉虽然很年轻,但他却知道自己应该承担起怎样的责任,哪怕为此可能会付出生命的代价他也在所不惜。

殷红的鲜血、赤诚的保证,无一不是他决心的证明。可是再足的决心,依然改变不了战争的残酷本质,惨烈的伤亡仍会不留情面地找上志愿军。

根据马发泉的回忆,他们团参与这场战斗时是满员状态,但打到最后大多数连队都只剩下了不到一个排的兵力,最惨烈的甚至只有两三个人。

至于他所在的班,不到10分钟的时间就牺牲了大半,幸存者也都受了伤。马发泉额头上至今依旧有在上甘岭留下的伤疤,他二哥的腿也因此落下了残疾。

马发泉及其亲人的遭遇,昭示着上甘岭战役乃至整个抗美援朝战争的残酷。但这只是就他们一家而言,若放眼整个朝鲜战争,卷进去的人需得数以万计。

因而看着如此惨痛的牺牲,有时候我们难免会想这场仗究竟算不算赢,毕竟最后双方签订的只是停战协议,而非美军的投降书。

首先既然要讨论这个问题,我们就要搞清楚敌我之间的战略投入和伤亡人数对比。

只是孤零零地看志愿军与美军的死伤数据无异于耍流氓,毕竟战争打到最后比拼的归根到底是国力。

我们要承认的是,志愿军在抗美援朝中确实付出了惨痛的代价,十多万人长眠在了异国他乡,负伤致残者更是不计其数。

可是按照美国公布的数据来看,他们一共才死了3万多人,乍一看这样的对比确实显得我军伤敌八百却自损一千。

然而志愿军之所以会牺牲那么多人,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我军武器落后,在敌军的火力压制下,只能用前赴后继的冲锋来压制敌方炮火。

而且因为后勤物资跟不上,很多战士并非死于战场上的厮杀,因饥饿受冻造成的牺牲人数同样不容小觑,可这在物资充盈的美军部队基本不可能发生。

更遑论在朝鲜战场,我方只有志愿军和北朝鲜军队,但敌方却是美国带领着由十多个国家组成的“联合国军”,怎么看都是敌强我弱的局面。

可就算是这样,志愿军依然用战绩迫使美军不得不签下停战协定,把当时的“联合国军”总司令克拉克变成了美国历史上第一个没签下获胜协定的司令。

从这个角度来看,志愿军已经足够厉害了,毕竟美国从建国以来就少有战争的败绩,能让美军带着一帮小弟却从战场铩羽而归的恐怕也只有中国军队了。

更重要的是,抗美援朝对刚刚成立的新中国来讲,是无可回避的“立国之战”。

如果我们当时没有进行及时有效的应对,就凭美国那嚣张跋扈的样子,恐怕收拾完朝鲜,下一个目标就是中国了。

此言绝非空穴来风,毕竟朝鲜战场胜负未定时他们就敢开着战斗机在中国领空撒野。那么一旦北朝鲜国破,美军只会变本加厉地欺负中国。

有碍于近代以来中国在西方列强手里吃过的种种大亏,哪怕新中国成立了,也总有人认为我们还是曾经的“软柿子”,是可以被随意拿捏欺凌的对象。

可抗美援朝以“联合国军”灰溜溜地各回各家告终以后,全世界才真正明白新中国与清政府、北洋军阀乃至国民政府都截然不同,在强敌面前绝不会再坐以待毙。

也正因如此,抗美援朝的伟大胜利绝不应该被质疑,更不应该被遗忘,为此马发泉等志愿军老兵还自觉打响了一场新的战斗。

在新时代,马发泉他等人打响的战斗会是什么呢?

3、

志愿军老兵马发泉含泪回忆,抗美援朝何等惨烈,大哥就牺牲在他眼前。

为了不让抗美援朝的伟大胜利被遗忘,马发泉打响了对抗遗忘的战斗,为此他都做了些什么呢?

2019年9月,浙江省举办了一次建军92周年暨双拥模范城命名表彰大会。

正是在这次会议上,马发泉被评为浙江省首届“最美退役军人”,他所在的瑞安市仅有他一人获此殊荣。

说来马发泉获奖确实是情理之中的,这不但是因为他在抗美援朝中立过功,更是因为他曾用十年时间建成了一座抗美援朝纪念馆,这还要从本世纪之初说起。

那是2000年10月,为了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50周年,马发泉等上百名老兵受邀重回朝鲜参加友好访问活动。

在开城的志愿军烈士陵园里,看着一座埋葬了数百名志愿军战士的大幕,石碑上却只有简简单单地“烈士之墓”四个字,马发泉心里非常不是滋味。

“我们不该忘记他们啊!”

不仅马发泉如此,别的志愿军老战士也是这样,当场大家就哭得不能自已,马发泉更是当即就产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

那就是他想建立一座抗美援朝纪念馆,在告慰当年牺牲的英雄的同时,也要把他们的事迹传播到更多人的心里,让蕴含于抗美援朝的战斗精神传承下去。

这个想法诚然是非常好的,但是执行起来却是困难重重。要知道的是,当时马发泉已经快七十岁了,但既没钱又没权,凭着一腔热血想建一个纪念馆谈何容易。

可是不管多么艰难,马发泉始终认为:“作为抗美援朝战争幸存的老兵,这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使命!”

正是在这个信念的支撑下,马发泉号召了很多老战士一起行动,并且在2002年正式启动了纪念馆的筹建工作。

从可行性分析,到选址设计,他都事无巨细地亲自盯着,生怕哪里出现差错导致纪念馆的建设工作受到影响。

最辛苦的时候,马发泉和几个老战士甚至要背着20多公斤重的审批材料,来来回回地在20多个政府部门走流程,仔仔细细地办完了全部手续。

但这也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因为完成审批以后,建设纪念馆的钱从哪里来才更让大家为难。

见此情形,马发泉二话不说就带头捐了3.6万元,随后志愿军老战士及其家属们陆陆续续地又捐了43万元。

至于剩下的资金缺口,就只能靠马发泉四处筹集。只要有效果,不管是到学校讲课、编书,还是接受采访、上节目,马发泉都愿意竭尽全力地去做。

然而就在他日复一日地忙碌时,病痛却悄然找上了他,肿瘤、高血压、糖尿病、腰椎病都折磨着马发泉的身心。

可就算是这样,他依然在接受肿瘤手术后立马想办法筹集资金,就为了能让纪念馆早日建成。与此同时,其余参与此事的志愿军老战士也日渐衰老。

到2011年纪念馆正式开馆时,有的老战士已经走不动那区区200米的步行道进纪念馆里看一看了,还有的老英雄甚至早已撒手人寰了。

幸而他们的期待最终没有落空,收藏了很多珍贵抗美援朝资料的纪念馆终于从理想变成了现实,中国空军、丹东抗美援朝纪念馆还特意给这间纪念馆捐赠了藏品。

对此马发泉非常欣慰,为了让更多人了解那段历史,他还不顾老迈的身体穿上了旧军装,当起了纪念馆的义务讲解员。

如今这座纪念馆作为全国唯一民办的抗美援朝历史教育馆,先后免费接待了80多万人次来此参观,让越来越多的人知道了抗美援朝的胜利多么伟大!

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个“关注”,成为铁粉后能第一时间收到文章推送。

0 阅读:0

亭下观雨霖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