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天前,大连海事局连发两则通报,宣布从2月12日开始,解放军将在黄海北部和渤海海峡划下禁航区,以执行实弹射击等军事任务。
在通报发出后,网上突然传出一则谣言,称中国这一系列的军事行动,是在围捕一艘潜入渤海的“美国核潜艇”。而在当前中美局势越发紧张的背景下,这种极为经不起推敲的谣言出现,以及某些人浑水摸鱼的行为,无疑值得我们提起警惕。
图注:网上类似文章的截图
按照网上传出的说法,一艘美军的核潜艇在进入渤海后,被解放军困在了渤海海峡区域,无法脱身,解放军发布航行警告是为了抓住这条“黑鱼”,或者让美军潜艇为“陪练”,提升反潜作战能力,甚至有人信誓旦旦地放出了现在“围捕”的位置。但稍微分析一下细节,就会发现这种说法有着明显的缺陷。
图注:国内社交媒体上相关说法的截图
首先,就是美军核潜艇是否会出现在渤海?诚然,2021年时,美军“海狼”级核潜艇“康涅狄格”号在南海撞上不明物体,被迫紧急返回关岛维修,证明了美军核潜艇确实在西太平洋上活动。但这并不代表着,美军的核潜艇会像在南海一样,进入渤海海域活动。
要知道,由于需要安装核反应堆,再加上需要长期在水下潜行,核潜艇的体积一般较大。以“海狼”级为例,其吃水深度约为10米,从潜艇底部到指挥塔顶端,有近30米高。在平均水深约1200米,最深处可达5500米的南海活动自然毫无问题。
图注:在南海海底发生事故后,返回关岛的“康涅狄格”号
但渤海的情况与南海截然相反,这片海域的平均深度只有18米,稍有不慎,核潜艇就会触底搁浅。虽然渤海内确实有小部分水道允许核潜艇通行,但这些水道,同样也是解放军潜艇出入的通道,解放军对相关海域的控制力极强。再加上渤海事实上是中国的内海,美军缺乏详细的海图。因此,美军核潜艇基本不会进入渤海“送死”,也就谈不上被解放军堵住。解放军此番军事行动,大概率还是一次早有计划地训练或演习活动。
其次,便是美方策略的问题。美国亚太战略的根本目的是围堵中国,通过类似乌克兰的方式,挑起地区争端。而在具体实施上,美方在不同热点区域,有着不同的行动模式。
在靠近中国大陆,解放军海空力量较强的黄渤海以及东海方向上,美方更多地是通过在朝鲜半岛、钓鱼岛等问题上采取行动,让拥有一定军事实力的日韩两国顶在前面,搅动地区局势。美军亲自下场,更多的是在南海方向上。在大连海事局发布航行预警之际,美军就正在南海举行军演。
图注:美军“尼米兹”号航母战斗群正在南海活动
值得注意的是,这则经不起推敲的谣言出现,从侧面显示出了中美关系的紧张。在今年1月,美国放出国务卿布林肯即将访华的风声后,外界本来看到了中美关系缓和的希望。但随着美国方面频繁地炒作“气球事件”,中美之间的对话之路再次断绝。在军事领域,美军的动作也没有停止,入驻菲律宾4处基地、航母战斗群频繁出入南海等事件,都表明美方现在对于缓和中美关系的诚意极为有限。
而在这种敏感时刻,围捕美国“黑鱼”这种谣言的出现,自然能够博人眼球,引发国内民众的广泛讨论。但也正是这一谣言的轰动效应,不禁让人怀疑,是不是有人在进行舆论战。
用一种无中生有的方式,渲染中美之间的军事对抗,在影响国内民众情绪,增强紧张氛围的同时,配合美国方面,在国际舆论上将中美关系难以缓和的“锅”甩给中国。要知道,渲染中美军事误判风险增加,可是美国方面近期的主要话术之一。
图注:美国国防部长奥斯汀
在佩洛西窜访台湾后,中方采取反制措施,暂停了中美军事对话机制的运行。此后,美国方面就一直在拿重启对话说事。在“气球事件”发生前,五角大楼一面在西太平洋增加军事存在,一面又在舆论上宣称自己有意对话,是中方不愿配合行动,才导致了中美军事对抗风险升高。
在“气球事件”发生,中国外交部对美方不顾中方反复说明,滥用武力的做法表示不满后。五角大楼也在做表面文章,宣称美防长奥斯汀向中方发出的通话请求被解放军拒绝,试图营造一种,美方想要对话,但是中国不愿意的舆论氛围。
图注:谣言已经传到海外社交媒体上
而这次围捕“黑鱼”的谣言,不排除也是一次对华的舆论攻势,相关消息已经出现在了海外社交媒体上。
由此可见,在中美关系迟迟难以好转的情况下,一场舆论上的交锋正在暗中展开,这种复杂的且敏感的大背景下,难免有人想浑水摸鱼。在其中行动的,恐怕不只是人们常说的“1450”。面对这种情况,我们普通人也需要提起警惕,认真分辨涉军消息,避免新的涉军谣言造成无法挽回的负面影响。
大灰狼
美国防长是文职官员,不穿军装的。
用户14xxx97
有些人只要看到美国人就想跪地叫声爹。
林暗草惊风
顶多就是一个无人潜航器,不可能是潜艇,那里水太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