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深水财经社 冰火
4月24日晚间,紫金银行(601860)发布2024年报和2025年一季报:
资产规模首破2800亿元大关,
涉农及小微贷款狂揽1200亿元,
绿色贷款余额突破140亿元。
种种数据显示,紫金银行战略转型步伐愈加有力。
在国有大行、城商行和农商行的夹击下,这家银行凭啥杀出重围?答案就是:专攻“农小实”!


作为全国首家A股上市的省会农商行,紫金银行具有得天独厚的省会城市发展优势 ——“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长三角一体化、自贸区等国家战略叠加交汇,先进制造业、软件信息、科技服务等新质产业蓬勃发展。
靠着这股东风,紫金银行2024年总资产、总存款、总贷款分别达到2699.44亿元、2099.65亿元、1888.52亿元,同比增速分别达9%、6.7%、6.56%,规模继续保持全省农商行前列。

更值得一提的是,2025年一季度:该行资产规模再上新台阶,总资产首次突破2800亿元,较年初增加3.82%。总存款、总贷款分别达2210.96亿元、1911.66亿元,分别较年初增长5.3%、1.23%。
随着资产规模再创新高,紫金银行营收和净利润“双增”,在A股一众上市农商行中表现不俗。


从营收来看,2024年,该行实现44.63亿元,同比增长0.98%。归属净利润方面,2024年实现16.24亿元,同比增幅0.30%;今年一季度,同比增幅4.04%至4.22亿元。

在江苏这片金融沃土上,农商行“诸侯割据”,国有大行和股份制银行又在不断下沉,与其硬碰硬,不如扬长避短,差异化“破局”。在亮眼的经营数据背后,是紫金银行对战略定位的执着坚守。
紫金银行此前已经构建了“12345”全新战略脉络,明确了“打造特色鲜明、服务领先、业绩突出的一流上市农商行,最佳省会城市农商行”的战略目标。
作为南京农村金融、小微金融的主力军,紫金银行的最大优势就是网点数量多——135家营业网点、419个普惠金融服务点广泛分布于宁镇扬区域,几乎覆盖了城乡每一个角落,紫金银行靠着“农村包围城市”杀出一条血路。

在服务小微企业方面,该行制定做小做散赋能二十条,明确转型发展的路线图、时间表,成立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专班,开通小微企业贷款审批“绿色通道”,将金融资源向小微企业倾斜。
此外,借助政策灵活传导快、队伍力量强、网点数量多的优势,不断下沉客群,做小做散的能力逐步增强。2024年,信贷客户数达10.8万户,同比增长8%。
在服务三农、振兴乡村方面,该行持续推进乡村振兴体系化特色化布局,以“金陵惠农系列”产品为抓手,助农惠农力度持续加大。
具体来看,针对农户推出“金陵惠农小额贷”,完成463个村社整村授信,给予37.7万户农村家庭贷款授信381亿元;针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推出“金陵惠农贷”“惠农快贷”“苏农贷”等惠农产品。制定《紫金农商银行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建设鱼米之乡金融支持方案》,全年投放金额突破100亿元。加快推进“四务融合”农村便民服务点建设,全行419家普惠金融服务点累计办理业务64万笔,金额2亿元。
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末,该行涉农及小微企业贷款余额达1220.87亿元,同比增长11.75%,高于全行贷款平均增速,占比64.6%;普惠型农户贷款和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普惠型涉农贷款、普惠型小微贷款增速分别达6.24%、14.67%、6.96%,均高于全行贷款平均增速。

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绿色金融位居第二,而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
在政策驱动与市场需求双引擎驱动下,截至2024年末,我国本外币绿色贷款余额36.6万亿元,同比增长21.7%,增速比各项贷款高14.5个百分点。
跟着国家“双碳”风向,紫金银行从顶层设计出发,明确将发展绿色金融单独提出作为全行七大业务战略之一,并设立绿色金融中心,专门负责全行绿色金融业务的营销管理和发展推动。
如今绿色金融业务已成紫金银行特色名片。该行不仅成立了首家绿色支行,还发布全国农商行首份ESG报告,更是全国第10家联合国“负责任银行原则”签署行、“江苏省绿色金融十大杰出机构”、“年度绿色可持续农商行”。
截至2024末,该行绿色贷款余额143.04亿元,较年初增加20.58亿元,增幅16.81%,远高于全行贷款平均增速。
2025年是紫金银行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的收官之年。该行在2024年报中表示,锚定“两低两高”,即更低资本消耗、更低运营成本,更高服务效能、更高经营效率,实现可持续发展。
(全球市值研究机构深水财经社独家发布,转载引用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