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十届北京香山论坛"孙子兵法专题研讨会"上,侯昂妤大校讲千年文化精髓"慎战"思想。台下座无虚席,外国军官认真听课狂记笔记。但是,一个没有无关争端,没有硝烟的会议,却因一句“慎战”,就把候大校推向舆论漩涡,也让她个人陷入到口诛笔伐之中。她讲错了吗?好战的戾气什么时候成为主流了?
研讨会的主体是关于“孙子兵法与未来全球安全”的讨论,与会的都是世界各国的军人代表,首先,这是一个无关领土纷争,无关军事摩擦,更没有任何战争硝烟的讨论会;其次,大家都是秉持和平的主张来讨论未来地球安全的。
中国作为主办国,不宣扬孙子兵法的“慎战”思想,难道还去宣扬“敢战”“亮剑“思想吗?那还叫安全讨论会吗?
慎战不等于怯战!候大校是军事科学院的研究员,还需要一众铁血网友来教训吗?可相关报道的评论区里,那些疯狂口诛笔伐之人只是看到了字面意思,忽视了千年军事思想深奥的内涵。
这只能说明一个问题,在长期单方面宣传祖国强大的浸淫下,大部分人的爱国主义思想真正入心入脑了!不可否认,他们都是爱国人士,但不是心中只有爱国,就连千年真理都容不下了吧?
首先要解释什么叫慎战,这是孙子兵法的精髓思想。孙子认为圣明的君主和优秀的将领应当慎重地考虑发动战争,这才是使国家安定、保全军队实力的重要方法。候大校的“慎战”讲得非常好,她延伸到了当前,范围扩大到了世界,是一次十分成功的中国传统文化及和平理念的传播。
当今世界并不和平,俄乌、以哈都在开战,先不说哪国正义,但肯定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敢说,战争能给人民带来幸福,战争只能给人民带来灾难和痛苦!
中国人民也是经历了多次战争的,无论哪一次战争,实事求是来说,都消耗了大量的国之财力,牺牲了数千万先烈,给人民带来了极大的痛苦,这份代价太昂贵,完全拜战争所赐。孙子提倡慎重发动战争,于国于民,何错之有?“慎战”思想只是提醒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在面对可能发动的战争时要慎重和谨慎,并不等于在面对侵略者和国家领土完整民族存亡等底线问题上胆怯、害怕,解放军从来都是敢于亮剑的!
孙武处在春秋五国和战国七雄年代,一生都身处战火之中,他潜心钻研兵法,成就大名鼎鼎的《孙子兵法》十三篇,被后世尊称为兵圣、"百世兵家之师"以及"东方兵学的鼻祖"。正是因为历经战争残酷,才留下了“慎战”的光辉思想。
直至2000多年后,毛主席和他的将帅们仍常年将他的著作置于枕边,时时研习。
一群和平年代的人,不知道战争的残酷,只知道一味乱喷。
有人说,军人不应该谈“慎战”,那是贪生怕死的行为。这是什么逻辑?“慎战”不是“畏战”。一个军人知道“慎战”,这应该是普通百姓感到庆幸的事情才对。侯大校他们懂得战争的残酷,懂得和平来之不易,不会轻易置百姓于危难之中。只有淋过雨,才能懂得风雨中的人多么渴望温暖。只有在废墟上仰望过星空,才能明白饱受战乱摧残的人们,多么渴望和平与爱!
到底是什么人在鼓吹战争呢?有网友一针见血:文官扬战,武官慎战!说穿了,极力鼓吹战争的,都是那些从来不用上战场的人。
所有为战争欢呼的“好战分子”,不仅蠢而且坏。他们蜷缩在破屋里,用键盘敲出愤世嫉恶的情绪:“虽远必诛”“不服就干”,实际上,他们想要表达的是:“战争来了,让公务员、城管、有钱人先上,反正我和我的子女是不会上。”
一说起战争就特别来劲的人,只是为了掩盖他们生活中的懦弱和猥琐。他们在网上喊得有多“勇敢”,就是在现实生活中有多憋屈。网络上,不乏有人散布盼望打仗,与“富贵人士”同归于尽的负面言论,持有这种畸形观点者还不在少数。
这些人仅仅是发牢骚,也还罢了,就怕他们妄图把中国推向战争,以达到不可告人的阴谋,这才是最可怕的!
把“慎战”思想传播到全世界,尤其是传播给外国军人,何错之有?
战争打起来就是生灵涂炭,首当其冲的是尚未享受美好人生的年轻人,是我们老百姓的子弟。
我们不是生活在一个和平的年代,我们只是有幸生活在一个和平的国家,我们唯独不能支持战争。
候大校通过演讲向世界传递中国爱好和平的思想,同时也倡议各个国家爱好和平。这也是全球人民所渴望的,符合人类共同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