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279年,西晋已经开国13年,晋武帝司马炎壮志雄心,准备一举拿下南方的吴国,完成天下一统。这时候国家虽然初立,但地处中原的河南地区,随着战争的结束,慢慢的人口恢复,农业逐渐恢复生产,经济有所发展。
距离都城洛阳不到200公里的地方叫卫辉市(河南省),生活着一个名字叫不(其读音是biao)准的农民。这个名字不是我乱说,这是有《晋书》正史的记载。
这一天,他像往常一样去田里耕作。突然他在自己家的田地里发现了一块石头,废了好半天劲才挖起来,突然发现石头下竟然藏着一座墓碑,原来是古墓。(想想秦始皇陵不就是这么被发现的嘛!我们真的该感谢农民大哥)
嚯!他定睛一看,这古墓里,金银首饰珠宝竹简满地都是,一看就是大户人家的墓地。(当然他不知道那是战国时期魏襄王的大墓。)
很显然这种田人就不怎么读书,认不得几个字,他的眼里只有金银珠宝可以卖钱。这一堆竹简上,字横七竖八歪歪扭扭,像蝌蚪一样,一看都是古书(这是魏国史书)。他不知道那是用大篆写的竹简,放到现在我们也不懂。毕竟如果不是专业人士,不去好好考究,谁知道写的是啥东西。
反正是竹简,装得下几十车,搬回去当柴烧火做饭,或者取暖,或是晚上照明用,都是不错的选择。
可能是动静太大,官府很快知道了这件事,派人上门收缴了这些东西,当然金银宝藏顺带没收。看着这些竹简,地方官府不敢怠慢,心想献给朝廷也算是功德一件吧!于是不管三七二十一,这批书简就被送到了洛阳。皇帝很高兴,而身为博士的束皙如获至宝,和荀勖一起组织人员展开翻译工作。
面对如此巨大的工作量,他们不辞辛劳,不知经过多少日夜的埋头苦干,终于完成了整理工作。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尿。这些竹简竟然整理出了79篇文章,接近100000字。其中《纪年》13篇,《国语》3篇,《琐语》11篇,《穆天子传》5篇,《师春》1篇,《公孙段》2篇,《易经》2篇,《大历》2篇,《国诗》1篇,《杂书》19篇等。
就这样,被后人称为《竹书纪年》的文献横空出世。经过研究发现,它是春秋时期晋国史官和战国时期魏国史官所作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自此以后,后人看史书,除了《尚书》《吕氏春秋》《春秋》《左传》《史记》《汉书》等,又多了一本文献。
他们还贴心的给这部书做上了注解,以便皇帝才看得懂,这样大家也都看得懂。
《竹书纪年》的文字翻译疑问那这里就有疑问,既然秦始皇都“焚书坑儒”了,那后人怎么识得被称为“蝌蚪文”的书简?你看,后汉时期的大书法家蔡邕,他就对大篆小篆隶书样样精通。
这说明秦始皇在统一文字用小篆书写文字时,并不是完全消灭以前的“大篆”。要么就是官府在都城咸阳宫殿藏有这些版本的文字,只是禁止当时的人去学习这些字。可是在民间一定有人收藏和流传,所以秦始皇的初衷还是没有成功。
如果秦始皇真的焚书,后世那么多的书籍怎么保存下来?后世怎么会有人懂前世留下的文字?汉代丞相萧何怎么有机会从咸阳宫里拿走那么多律令图书?可见秦始皇的黑料之一的“焚书”其实不怎么成立,那只能怪那一群人。
因为被埋葬在坟墓里,它逃脱了秦朝的“烧书”和项羽“焚书”的命运,让后世又有更丰富的史料。比如北魏的地理学大家郦道元在自己鸿篇巨著《水经注》里大量引用。
只可惜,这部书诞生之后,中华民族就迎来了300年的分裂和乱世,可谓生不逢时,所以自诞生之后就逐渐遗失。
到了隋唐盛世,特别是宋儒、明儒的崛起,他们对其中的很多内容就嗤之以鼻,对他们来说,这震碎三观的书,怎么能存在,于是一致决定封杀它。到后来,干脆自己编写新的版本,流行至今。于是,从宋朝开始,后人看到了《竹书纪年》的版本时,我们就无从考究,毕竟这个太儒家化了。
现在看来,唯一可以相信的是,该书被发现以来到北宋编写《太平御览》之前,这个时间段所引用的资料和版本最可信。因为在《太平御览》里记载:与今本校验,多有异同。可惜到了后来,《竹书纪年》被深受儒家思想教育的知识分子再次编辑成为新版。这样让这本书流传下来的版本真实性降到了冰点。
存在的争议《竹书纪年》和《史记》的内容对比,《竹书纪年》大部分的内容与不在一个时代的《史记》记载的内容基本符合,并没有多大差距,甚至是相互补充。比如关于周穆王的故事,周武王灭商、上古三代帝王顺序表、三皇五帝的内容等等。其实争议最大的就是关于儒家信奉的禅让制和他们推崇的上古名臣伊尹的记载。
伊尹是篡位的乱臣,被天子太甲诛杀?其实不是关于伊尹的故事,《史记》和《帝王世纪》都讲:伊尹原来是夏朝末期的臣子,他多次劝谏夏朝的帝桀要施行仁政,爱护子民。然而桀不听他的劝告,伊尹没办法只好离开夏桀,去成汤所在的地方。并辅佐成汤一起推翻夏朝的统治,建立了殷商王朝,之后作为四代老臣衷心侍奉殷商天子。死后天子沃丁用天子的礼仪把他安葬,成为了千古名臣,是后世的榜样。
《帝王世纪》曰:伊尹卒,大雾三日,沃丁葬以天子礼,资之三年,以报大德。
然而《竹书纪年》版提到,在殷商第三代君主太甲时期,因为太甲乱施暴虐,伊尹流放了天子太甲,并且在太甲十年自立称帝。之后太甲逃离出来,回到国都,杀死了伊尹,夺回了天子大位。
《太平御览》:杜预《春秋后序》曰:《纪年》称殷仲壬即位,居亳。其卿士伊尹,仲壬崩,伊尹放太甲于桐,乃自立也,伊尹即位於太甲十年,太甲潜出自桐,杀伊尹。
《史通》:《汲冢书》又曰:“太甲杀伊尹,文丁杀季历。”
就这样两个故事版本里,一部是君臣和睦交替执政的和睦画面,一个是天子被臣子流放夺位和血腥屠杀。
《竹书纪年》原版真有这样的内容还是说故事的真相究竟如何?值得怀疑。
依据一、我们没有看到《纪年》最初版本记载,后者的出处是被称为文武全才的杜预所著《春秋后序》里的记载,而这个说法收录于宋代巨著《太平预览》里面。
杜预能写出这样的内容?纵观杜预的一生,他在魏朝和晋朝其实待遇都不错,属于文武全才 ,主持编写《春秋左氏经传集解》,最后官至太傅和征南大将军,时誉为“杜武库”。
重要的是他虽然在魏国做官,而且官位不低,但他对于司马炎建立晋朝其实是抱拥护态度,并不反对。如果《竹书纪年》真有这样的内容,那就可以为曹叡帝时期司马懿诛杀曹爽提供法理依据。
依据二、当时和他同一时代的皇甫谧「(死于公元282年),终年68岁。」已经编写出了《帝王世纪》,而其书的内容符合儒家信奉的王道治国理想。
两部正反的书籍同时诞生于当世,晋朝官方并没有反对,所以我们有理由怀疑这个故事造假的真实性比较大。
《竹书纪年》里有给禅让制泼脏水的内容?不存在儒家一直以来推崇上古圣君禅让的圣人行为,他们把尧舜捧上了圣王的位置,而丹朱和商均这俩倒霉蛋就成了千古不贤的坏榜样,而且把丹朱列为上古四凶之一。《史记》讲:帝尧死后把帝位禅让给帝舜,帝舜把天子位禅让给治水有功的大禹。帝尧和帝舜死后,他们的儿子丹朱和商均都继承帝位,只是因为丹朱和商均都不贤,天下百姓诸侯不服,最后他们才登上帝位。
对于此种说法,在当时就一直跟儒家作对的墨子、韩非都表示赞同。
那我们看看《竹书纪年》怎么说尧舜禅让的?
《史通》:案《汲冢琐语》云:“舜放尧于平阳。”而书云其地有城,以“囚尧”为号。
《日知录》讲:囚尧惬朱之说,并出于《竹书》。《汲冢书》云:“舜放尧于平阳,益为启所诛。”
然而《史通》是唐代刘知几所著史学理论著作,而《日知录》可是明末清初顾炎武的政治大作。我们并没有看到最初关于《竹书纪年》给禅让制泼脏水的任何记载。
那么《竹书纪年》真有这样的内容?
答案其实很简单,如果出土于晋朝时期的《竹书纪年》如果真的对禅让制有意见,那它把当时晋武帝继位的合法性置于何地?因为我们都知道晋武帝建立晋朝,名义上都是魏朝禅让给他,就像当年魏文帝曹丕逼迫汉献帝禅让地位一个道理。所以他们没有理由去给禅让制这么一个冠冕堂皇篡位的理由泼脏水,反而应该称赞,发扬光大。
对于这样颠覆性的说法,儒家知识分子自圆其说。在我们看来,他们的辩解其实是苍白无力。只能这样讲:“《诗》、《书》所不载,千世之远,其安能信之?”或者说“观近古有奸雄奋发,自号勤王,或废父而立其子,或黜兄而奉其弟,始则示相推戴,终亦成其篡夺。求诸历代,往往而有。必以古方今,千载一揆。斯则尧之授舜,其事难明,谓之让国,徒虚语耳。”
两父子都为帝,葬在同一个地方。这不就是后世历代王朝的做法,没什么可以怀疑。
《山海经》记载:苍梧之山,帝舜葬于阳,帝丹朱葬于阴。
《郡国志》曰:九疑山有九峰:一曰丹朱峰。
《山海经》还记载:帝尧台、帝喾台、帝丹朱台、帝舜台,各二台,台四方,在昆仑东北。你看,他们排列得整整齐齐,说明他们的帝位无可厚非。
因此看来,《史记》和《竹书纪年》的内容比较趋于一致。至于那两处不同的地方,我想都是后人有意无意附会上去,而是为了证明自己的正确。我们可以把他作为一种说法去了解,大可不必一棒子打死谁,分出个对错。
《竹书纪年》的给我们带来意外之喜:秦朝毁坏书籍文明?从诞生的时间来看,《竹书纪年》大概是个公元前3世纪,《史记》大概是公元前1世纪。中间隔了一个朝代,期间经历了秦灭六国的战争和秦末汉初的战争。因为两个文献记载的内容高度相似,我们可以得出结论:这两场战争对文献古籍的毁坏程度其实不是特别高。
因为秦末战争中项羽一把火把咸阳送进了火堆,但是真正先进咸阳城的是刘邦。根据《史记 萧相国世家》记载:他们进入咸阳之后,萧何早已经把咸阳宫里藏的律令图书等全部拿走收藏。否则身为史官的司马迁能写下煌煌几十万字的史书大作?
况且秦灭六国,他能完全毁灭别国史官所记录的东西?我觉得可能性比较小。就算后来统一天下之后,你发布圣旨来收缴民间一起藏书,也不可能做到。你来收,我不知道藏着啊!封建王朝王权力量达到顶峰的明清时期,特别是清朝文字狱那么严重的时候,民间的藏书都禁不了,更何况还是很多民间知识分子,他们或孜孜不倦的编写誊录保存。这样完全焚毁你想要消灭的书籍,就算放到现代也不可能做到。
综上所述,《竹书纪年》和《史记》的争议内容确实是后人有意为之。相比较这两者的大部分内容,真实性都比较高。但先贤孟子讲:尽信书,不如无书。一个很浅显的道理,读书可以让我们更了解周边的世界,让我们可以丰富自己的思想,能辩明事情的真伪。但是我们应该保持怀疑态度对待任何书籍内容,去在实践中合理怀疑求证。不管是《史记》还是《竹书纪年》,书里记载的内容让给了我们无限的遐想,这让我们不用局限在一个别人给我们打造的看似美好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