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班上就有这样的学生,平时上课神游天外,考试前两天开始熬夜赶工。别笑,你们要是这么干,跟自找苦吃有啥区别?知识积累就像存钱,要讲究个日积月累,想着临时抱佛脚,怕是要吃大亏。
2. “机械苦干”型这帮孩子真让人心疼,天天泡图书馆到闭馆,可惜学习效率低得吓人。记得有个学生问我:“老刘,我每天学习12个小时,咋成绩还是上不去?”我说:学习不在时间长,在方法对。你说对不对?
3. “资料控”型这种学生书包比我这个老教师还鼓,各种习题资料一大堆。基础不牢,堆再多资料也是白搭。就像盖房子,地基没打好,上面再漂亮也不中用。
4. “偏科严重”型有意思了,我见过数学考满分,英语才及格的学生。这种情况在高考中特别吃亏。高考是场全能比拼,不是单项冠军赛。孩子们,要均衡发展啊!
5. “人云亦云”型班上有人用思维导图学习效果好,第二天全班都开始画,这种现象太普遍了。每个人都是独特的,别人的方法未必适合你。得找到适合自己的节奏。
2.大学老师支招
我给大家支几招,这可都是我这些年教书育人的心得:
建立知识框架
:上课别光记笔记,要学会总结知识体系。合理分配时间
:学习和休息要平衡,别把自己逼太紧。提升学习效率
:与其埋头苦干,不如提高效率。每天给自己定个小目标。 4.保持平和心态:压力大的时候,出去跑跑步,找同学聊聊天。
(小互动:同学们,你们觉得上面哪种类型最像自己?欢迎在评论区和老刘分享,说不定我还能给你几个私人建议呢!)
3.进入大学后的建议
等你们真来到大学,别只顾着学习分数。要在专业学习之外,多参加社团活动,培养兴趣爱好。我看到不少学生在社团活动中找到了人生方向,甚至遇到了志同道合的伙伴。
大学生活多姿多彩,学会规划时间,在学习之余发展自己的特长,这才是大学生活的正确打开方式。
4.写在最后
每次看到新生报到,我就特别感慨。1400万考生听着吓人,但只要你找对方法,脚踏实地,就一定能在高考这场马拉松中跑出好成绩。
记住老刘说的话:与其担心竞争激烈,不如静下心来,一步一个脚印往前走。成功从来不是一蹴而就的,但只要方向对了,总能到达理想的终点。
加油啊,考生们!老刘在大学等着你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