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语多关的“龙眼”,神奇地破解“千年绝对”,并展示出新风貌!

竹海谈文化 2024-11-21 04:44:48

  “柳柳州种柳柳江边”这句千年“绝对”,被现今柳州的楹联高手给破解啦!

  此消息一传开,就引起楹联界的轰动!

龙眼观美景之《龙壁回澜》

  对联出句“柳柳州 种柳柳江边”的背景:

  此下联很奇巧。柳州——岭南地名;柳柳州——即柳宗元;柳宗元,字子厚,唐代河东(今山西省永济市)人,773年出生于京城长安。二十岁中进士。同时中进士的还有大诗人刘禹锡。两人从此相识,成莫逆之交。柳宗元先调任蓝田尉,后又调回长安任职,时年31岁,曾与文学家韩愈同朝为官,他与韩愈共同倡导唐代古文运动,并称韩柳,为唐宋八大家之一。柳宗元爱柳树,曾在柳江边进行大规模的种柳活动。下联出句,是取自柳宗元的《种柳戏题》诗。千百年来,一些楹联名家绞尽脑汁,也只能宽对(即勉强合格)。

龙眼观美景之《柳岸红光》

  绝对破解,破解“绝对”:

  “龙”作为中华民族的重要精神象征和文化符号!拥有2100多年的建城史的柳州又名“龙城”,是因为柳州有一条清澈的柳江,犹如一条巨龙。且根据史料记载,南北朝时(公元537年),在这条碧绿的柳江中,曾有“八龙现于江”的神奇现象,当地人将此水更名为龙江,并在其南岸建立了龙城县。这一事件被认为是吉祥的征兆,因此得名“龙城”。并且在唐朝天宝元年(公元742年)到唐乾元元年(公元758年)期间称为“龙城郡”。这些行政名称的使用进一步强化了“龙城”这一别称的影响力。

  柳州自古以来就与“龙”结缘。“龙”也是柳州的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柳宗元的诗句也有“老君远问龙城地”,“只应长作龙城守”,总把柳州称作“龙城”,显示了“龙城”概念在当时的广泛认同和使用。

  在柳州的地名、山名中,“龙”也得到了体现和传承。柳州本身有很多地方都以龙为名,比如蟠龙山、龙壁回澜、龙须涯、龙珠石,这些都是龙文化一种表现。不单是山还有水,例如大龙潭、小龙潭。龙文化在柳州内涵是相当丰富的。 文笔山附近有长龙村、龙眼屯、龙团屯、龙胜屯、龙屯、龙兴屯、龙汶屯、龙腾屯河龙村屯等。柳州市周围以龙字冠名的村寨有几十个。

柳州胜景——龙壁回澜

  柳州“龙文化”多姿多彩。柳州八景之一的“龙壁回澜”,有一个古老的传说:

  “龙壁”是柳州市内的一座山,名为龙壁山,龙壁山海拔为218米,长1500米,像长龙卧于柳江旁。临柳江的一面如披有龙鳞,形成了犹如垂直的绝壁。柳江到了这里被龙壁山阻挡,形成了一个几乎90度的大转弯,向东流去,因此就有了古人眼中的盛景——“龙壁回澜”。

  龙壁回澜景点周边,是柳州著名的龙眼产区。传说是柳州这里的风景太美了,龙的眼睛——“龙眼”就恋恋不舍地留在了这里,以期长长久久地欣赏、观看柳州的美景。

龙眼观美景之《550年的古龙眼树》

  这里种植龙眼有上百年的历史,有超200年以上历史的古龙眼林,其中历史最长的古龙眼树,树龄达550年之久。

龙壁回澜景点附近的“龙村”

  该村以种植龙眼、盛产龙眼而闻名。这里的古龙眼树已有几百年历史,形成了深厚的“龙眼文化”。游客可以自助采摘龙眼,体验农家乐趣,进一步推动了当地的乡村旅游发展。

  这些产区的龙眼种植历史悠久,管理科学,品质优良,不仅满足了本地市场需求,还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采摘和观光,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龙村的龙眼树的种植大户户主大名叫“龙文光”(一看就是好名字!),他还有众所周知的雅号“龙龙眼”。于是,根据对联规则,一副神奇的对联天成:

龙龙眼 观龙龙壁上; (乘龙)

柳柳州 种柳柳江边。 (出句)

龙村聚龙庄的龙眼树

  龙精于目

  以龙眼为例,龙眼是龙身上一个非常特别的部位。俗语说,“龙精于目”。《埤雅·释龙》解释称,“盖龙聋故精于目也”。因为传说中龙的耳朵是聋的,听力不好则在视力上会得到弥补,所以传言龙的眼睛尤其好使。《埤雅》还说,“骊龙之眸,见百里纤芥”。“骊龙”指一种纯黑色的龙,“纤”指细微,“芥”指小草,这里是说龙的视力特别好,可以看到百里之外像小草这样的细微之物。

300年的龙眼树

  龙眼:眼大,较牛眼细长,眼波藏神,黑白分明、澄清明澈。龙目有神。龙目若悬珠,光芒不动如寒潭秋水,为人积极主动,行为果敢,富想象力,主意多、自信。在相术上也可以比喻人眼。古代相术中有以物象观察人相的说法,最尊贵的莫过于以龙的形象比喻人,《埤雅》说“相家说龙,人臣得其一体,当至公相”,人如果有一个部位具有龙的形象,可以官至公卿、宰相。传说“曾公亮得龙之脊,王安石得龙之睛”,王安石的眼睛在相术上像龙眼,所以他能够官拜宰相、封荆国公。柳宗元也是如此。

龙眼(水果)

  而当代翱翔蓝天的无人机,也是观看风景的“龙眼”。让我们通过“龙眼”,观看2024年11月中旬在广西柳州龙壁回澜景点不远的“乘龙”生产基地,以及“龙行天下工程”的成果——有八只“龙眼(雷达)”的无人驾驶汽车:

龙行天下工程

  入夜,乘龙飞天,看看“无人机群”的表演:

乘龙

飞龙在天——乘龙跃星海

乘龙换电重型卡车

0 阅读:1

竹海谈文化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