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脊柱的发育关键期是在一岁之前,因此在此期间,宝妈需特别注意保护宝宝的脊柱,避免伤害。
宝宝在一岁以内是脊柱发育的关键阶段宝宝在一岁之前是对脊柱发育至关时期,如果宝妈未能妥善照顾,宝宝可能会出现脊柱侧弯、高低肩或驼背等问题。

虽然宝妈们普遍意识到这一点,但在日常生活中,常常会无意中做出伤害宝宝脊柱的行为,尤其是一些难以察觉的小习惯。
5个带娃小习惯正在伤害宝宝的脊柱1. 过早竖抱或姿势不当的竖抱
细心的宝妈会发现,宝宝在哭闹时常喜欢被竖抱,因为这样能让他们看到更多事物,转移注意力。然而,过早竖抱并不利于宝宝,尤其是姿势不正确时。

由于小宝宝的头部占身体的四分之一,竖抱时头部的重量会给脊柱带来很大压力,影响其发育。
如果要竖抱宝宝,建议用一只手托住宝宝的肩颈,另一只手托住屁股,确保宝宝的身体呈一条直线,以减轻脊柱的负担。
2. 长期使用过软的床垫
有些宝妈在为宝宝铺床时,担心床太硬会不舒服,因此选择软床垫。但实际上,宝宝长期在过软的床垫上睡觉,会使身体陷入其中,脊柱得不到应有的支撑,久而久之可能导致脊柱侧弯。
因此,宝妈在选择床垫时,要注意观察床垫是否明显下陷,如有必要,应及时更换。

3. 误用枕头或过早让宝宝使用枕头
宝妈在给宝宝选择枕头时需谨慎。一般来说,宝宝在三个月之前无需使用枕头,因为此时宝宝的颈椎尚未形成曲线,过早使用枕头可能导致颈椎不适并影响发育。
等到四个月大后,宝妈可以根据宝宝的发育情况来决定是否使用枕头。特别是当宝宝趴着抬头、侧卧时不稳,或寻找物品时,可以考虑为宝宝提供枕头。
同时,要注意枕头的高度,无论是平躺还是侧躺,宝宝的头和身体应保持在同一水平线上。

4. 依赖抱睡的哄睡方式
一些宝妈习惯通过抱着宝宝入睡,甚至整夜抱着宝宝。虽然这种方式能迅速让宝宝入睡,但不仅让人疲惫,还可能对宝宝的脊柱造成伤害。
刚出生的宝宝脊柱呈C型,缺乏支撑力,长期抱睡易导致驼背。因此,建议宝妈减少抱睡的习惯,即使是用抱的方式哄睡也应有所控制。
5. 频繁腋下抱和过早学习站立、走路
许多宝妈会用双手托住宝宝的腋下,让宝宝在身上或地面上跳跃,似乎是在教他们学站学走。然而,这种看似玩耍的行为实际上会对宝宝的脊柱造成伤害。

宝宝在六个月之前,脊柱发育和肌肉力量尚未成熟,过早学习站立、走路或频繁腋下抱会增加脊柱负担,影响健康。
因此,宝妈在教宝宝大动作时,需结合宝宝的实际情况和年龄,不可急于求成,同时减少腋下抱的动作。
温馨提示在日常生活中,宝妈的一些带娃习惯值得深入探讨,以确保宝宝的健康,我们还是需要多加注意。
关注小豆芽,让育儿变得更轻松!
(图片源于网络,侵权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