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有玉友向大叔提问,探讨和田玉产地和证书之间是否可以强关联,其实最近几年我们在市面上看到了不少似乎是“新疆XX产地”的玉石证书,只是并没有大规模推广。未来和田玉行业在证书的出具方面,会不会发生一些风向的转变?尤其是直接给个明确结论——做到产地也可以进行鉴定了呢?

今天和玉大叔以自己从业多年所了解到的真实情况,和大家做一个探讨。由于一些内幕非常敏感,因此大叔只能给玉友们讲一个童话故事(给大孩子们听的睡前故事,如有雷同纯属编造,希望不要对号入座)看不懂没关系,您就当它是个童话。

从前有一个叫做“龙腾”的大国,该国千年来一直盛产一种很特殊的矿产——白油,白油是一种收藏品,不可再生,这种矿物在龙腾国皇朝兴盛了几千年,国民认知度很高,甚至在历史上帮助该国建立了文化贸易的渠道。考虑到产地在全世界都比较稀有,类似于稀土一样,因此白油文化只在龙腾国和部分小国家兴盛,在整个世界上并没有建立起非常明确的品鉴标准,这是前提。

龙腾国矿务管理部在早年勘探白油分布的时候,发现该国的西北部一个叫“昆岗”的边疆山区,拥有大量的优质白油矿藏。但矿区位于海拔很高的山区,开采十分不易且没有办法进行机械化升级。因此委托当地的地矿部门,对这种白油数据进行仔细的研究,昆岗地矿部门毕竟地处边疆,经费、人员不足,虽然研究速度比较缓慢,但在几十年中,还是积累了大量的实践操作经验,掌握了无论是白油在当地的分布情况,矿口具体差异、品种特征等详细数据的积累,真正在科研方面做到了全国领先。

后来龙腾国经济发展势头非常迅猛,基础建设以及交通状况都有了长足的进展。昆岗地区的地矿部门抓住经济发展机遇,向国家申请了“昆岗白油鉴定中心”的金字招牌,把白油这种稀有矿产进行更大规模的宣传,在龙腾国掀起了身份象征的“收藏热”。一时间,龙腾国民对此热情高涨,白油行情也是十分火热,以至于龙腾国多地陆续也发现了不少各种品级的白油新矿点,只不过综合品质尤其是价格都无法和“昆岗白油”相提并论。

市场如此火爆,又鉴于市面上白油仿品非常多。昆岗地矿部门想尽办法,慢慢积累建立了几个地方性质的指标形成标准发布,帮助白油爱好者判断品质。这里有个小插曲:白油的细则标准实际上就是昆岗地矿部门研究并起草的,发布后全世界都可以使用,其中并没有规定白油具体应该由哪个地方出产,只要含量达标了,在全世界无论哪里产的都统称为“昆岗白油”。

随着市场份额不断扩大,龙腾国的生产管理部也注意到白油经济价值很高,因此专门成立了一个“龙腾国鉴定中心”,申请国家科研资金,在课题的投入叠加国家强大财政的支持下,很快掌握了一些通过专属仪器对白油进行鉴定的技术,尤其是研发出专门鉴定白油是不是出产自昆岗地区的“昆岗认证”,成功率大约是八、九成,每次鉴定收取2000多金元宝的价格。这套“昆岗认证”鉴定结论分为黄金级,白银级和青铜级三个等级,其中黄金级可证明该白油确实产自昆岗地区;白银级只能证明该白油成分达标,但对产地不做保证或直接说自己没有检测;而青铜级基本上是掺了假的白油,在市面上很常见,坊间一直有流传说:如果你关系到位,那么一些外国产的白油也同样可以做出黄金级的鉴定结论。

考虑到昆岗地矿部门研究多年,尤其是初版的白油标准乃至龙腾国家级标准的巨大贡献,这些都是昆岗地矿部门总结研发出来的,虽然技术不够先进、人才也没有那么多博士等高等级员工,基于对当地白油的品质有着很深的理解,因此并不愿意让“龙腾国鉴定中心”侵蚀他们的地盘儿(也就是所谓的县官不如现管,强龙不压地头蛇),双方暗中妥协之下,向国家申请了“昆岗白油国家鉴定中心”的牌子,希望能把自己的地位立住,做到名义上的总帮主。

重点来了,“龙腾国鉴定中心”很快发现了一条新的捞钱办法——他们联合昆岗地区的部分矿老板,推出了一种“专属证书”,不但在证书上标明该矿老板的白油均产自昆岗矿区,同时还规定只有从矿老板的渠道送检,才能获得这种“专属证书”,其他油商即便是提供了昆岗矿区的白油,也无法鉴定出同样的证书,只能出具普通的白油证书,至于矿老板究竟是如何说服“龙腾国鉴定中心”的,这就不是普通百姓应该知道的事了。

按照多年“昆岗白油”相关鉴定标准来说,没有这样出证书的先例。但作为龙腾国最高的矿物管理部门,旗下三产部门通过打擦边球的方式,完成了“新业态”的“创新”,毕竟拥有“龙腾国鉴定中心”的国家级名头,因此在网络上声量很大,昆岗地矿部门心知肚明,却也只能忍气吞声,默默进行小规模、地方性的白油鉴别,只是他们也出证书,却实在不好意思干这种权限下放给矿老板的“创新之举”。

毕竟“昆岗白油”的鉴定技术还未细化到这种地步,对于“专属证书”中白油是否真的产自昆岗,也没有特别好的管理办法。他们唯一能做的,就是仅仅鉴定昆岗所出产的白油原矿,只要是原料做了二次加工,就不会再出具“昆岗白油”的证书,暂时也没有放下脸面去找矿老板合作。

故事讲完了,假如你是龙腾国的居民,有心想要购买昆岗地区原产的白油,那么请问你是会相信龙腾国生产管理部下属的“龙腾国鉴定中心”联合矿老板颁发的产地证件,还是相信昆岗地矿部门对当地白油研究几十年后,给出的“送检限制很多,而且仅鉴定原料”的“昆岗白油”鉴定结论呢?

相信今天的这则童话故事,聪明的玉友应该能从中了解一些端倪。对于同样是事业单位的两级部门来说,既是同行也是竞争对手,在金钱和人性的纠缠中,到底还能不能保持真正的中立身份?相信一切就只能在人心了,千人千面,每个人有不同理解,话止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