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石的知识也许不像大家想象中的那样易懂,因为市场的影响,让产地、颜色种类等多种因素复合起来,才形成了有趣的市场环境,比如这个问题就特别典型:“新疆和田玉不是品质最好吗,为什么就是比不过俄罗斯出产的碧玉?”,今天和玉大叔就来解答一下玉友们的困惑。

不少新手玉友可能会觉得,新疆出产的和田玉历史悠久、名气大,价格高。就“必须”比其他产地的和田玉更好。在互联网的推波助澜下,甚至在行业中形成了和田玉产地鄙视链——新疆料 > 俄罗斯料 > 青海料 > 国内其他产地料。有部分自媒体也有类似的宣传,尤其是“小X书”这种平台,主流的受众是年轻女孩,很喜欢类似的“一图流”知识分享,很可惜的是这种思路是完全错误的!玉石压根没有“鄙视链”而是只有“特色链”。每个产地的和田玉,都有其独特的魅力和价值。

咱们先来说说碧玉的“黑点”。很多玉友在挑选碧玉的时候,都注意到上面或多或少会有一些黑点,就像美女脸上的雀斑让人又爱又恨。

从科学上来讲,这些黑点主要成分是铬铁矿,也可能混合了一些深糖色、石墨或其他矿物。为啥好看的碧玉都有黑点呢?这个咱们要先看碧玉的绿色主要来自两种离子:三价铬离子和二价铁离子。三价铬离子多了,颜色就鲜艳;二价铁离子多了,颜色就偏浅。大自然可不管你玉石是不是颜色均匀,因为含有铬铁矿,就像是碧玉形成过程中的“调色剂”,影响着碧玉的最终颜色。

就好比名家作画,颜料的比例不同,画出来的效果也不同。碧玉的黑点也是大自然这位“画家”在创作过程中的“神来之笔”。黑点是碧玉形成过程的必须品,没有这类黑点也没有碧玉的绿色,因此几乎所有产地的碧玉——无论是俄罗斯碧玉、玛纳斯碧玉还是阿富汗、加拿大甚至台湾的碧玉,都会有黑点存在。可以说,黑点也算是碧玉鉴别真伪的标志之一。

不过并非所有产地的碧玉都布满黑点。比如说俄料一般都是比较大块的,那么一块大原石上,黑点分布并不均匀,因此在制作小型的作品譬如戒面就可以避开黑点区域。无黑点碧玉成品并非不存在,只是相对稀少,价格也自然水涨船高。

黑点并非评判碧玉好坏的绝对标准。品质一般的碧玉也可能无黑点,优质碧玉也可能带有黑点。市场评判的关键在于黑点的分布——零散分布的少量黑点对整体影响不大,而大量散乱的黑点则会降低价值。

在一些特殊情况下,若玉质相同、价位接近,聚集成块状的黑点反而比零星分布的更受青睐。俄罗斯碧玉是在千禧年前后作为优质品种进入中国市场,迅速成为碧玉界的明星。俄产碧玉为原生矿山料,体量大、玉质好,最重要的是色彩娇艳,色泽上很像翡翠,达到了“首饰级”标准。白玉炒完以后,因为碧玉价格远低于翡翠,相比白玉也相对亲民,中、低端碧玉产品基本适应了普通消费者的心理需求。越来越多的人对碧玉的喜爱超过了金银首饰,认为佩戴碧玉比金银更显贵气,因此对高端货品的要求就会越来越多。

俄罗斯碧玉的绿色是最大的优点,原料中虽有黑点及色彩明暗分布,而且多数能看出萝卜纹结构,可是其中还是能取到色泽鲜艳均匀,黑点极少甚至全无,结构特征不明显的部分。即使俄碧最大的缺点是油润度不足,且原料容易出现裂纹,优点也足够弥补。

新疆本地产的碧玉主要是玛纳斯碧玉,产于天山北麓的玛纳斯县(注意,和传统和田玉出产自南疆地区截然不同)。其最大特点是绿色比较暗,呈绺状分布,完全夹杂点状、条带状的异色斑纹,玉肉存在颗粒较大的黑色墨点,玉肉呈偏蜡状光泽。玛纳斯碧玉既有籽料,也有山料和部分山流水料。就是没有无结构的菠菜绿或阳绿碧玉。

完全无结构的碧玉几乎只存在于传说中。除了小型戒面外,超过20克的雕件几乎不可能做到完全无结构。一般观察碧玉在强光照射(非透光)下看不出结构,则可视为结构不明显,属于比较细腻的料子。反观新疆和田碧玉,虽然也有很多优质的,但整体来说颜色偏深、黑点较多,不如俄罗斯碧玉那么“讨喜”。这就导致了在市场上,俄罗斯碧玉的销量和价格都在第一梯队,经过十几年的发展,慢慢完全取代了新疆料,统治了整个碧玉界。

碧玉的案例充分说明,我们不能简单地说哪种玉最好,哪种玉最差。就像人一样,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关键在于我们如何去欣赏和发现。选购和田玉的时候,和玉大叔建议大家,要根据自己的喜好、经济实力和用途,综合考虑各种因素,选择最适合自己的那一款,不过碧玉就别追求新疆料了,真的不如俄料,这就是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