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不愈之殇》,差点抑郁了!

李宗鸿说 2024-11-26 14:38:12

在看完《神佑之地》(关于菲律宾)纪录片后不久,关于以色列的纪录片也被“食贫道”抬了上来,可我并未第一时间着急忙慌打开看,因为预测到这期纪录片的主题会比较沉重,需要提前做一些心理准备,哪怕知道饼叔在纪录片里的立场会足够中立,但看到那些惨绝人寰的画面仍然会十分不适。

果不其然,即便前期做足了心理准备,看完这期《不愈之殇》,内心还是被深深震撼,还是被填满无奈。

11月8日,联合国人权事务高级专员处表示,新一轮巴以冲突爆发以来,办事处核实信息的加沙地带死者中约70%是妇女和儿童。以色列造成了前所未有的杀戮,导致大规模流离失所,死亡、受伤、疾病、饥饿包围着巴勒斯坦人。联合国公布的这份关于巴勒斯坦人权的调查报告,细数以色列在“巴以冲突”中犯下的累累罪行,这份报告就差把“吃人”俩字写在明面上了。按照国际法,两军交战应该避开学校、医院,但以色列却偏偏剑走偏锋,专炸医院,理由是“加沙85%以上的医院都是哈马斯的据点”,但这些数据并未有任何证据,更让人可恨的是,他们甚至还炸妇产科医院。与其说这是以军在清缴哈马斯,解救人质,不如说他们在搞无差别屠杀。或许从一开始,这场战争的目标就不只是解救人质,而是荡平加沙。

11月20日,美国一票否决联合国安理会加沙停火决议,这已经是美国自新一轮加沙冲突爆发以来,第5次否决加沙停火的协议草案。阿尔及利亚常驻联合国代表气愤发言:4.4万巴勒斯坦人被杀,加沙超17000个孩子成了孤儿,这还不够吗?巴勒斯坦驻联合国大使气愤到捶桌子:难道巴勒斯坦人的生命不值得拯救,还是以色列有杀人许可证?我们也是人,应该被平等对待!新闻与纪录片结合在一起看,会让人更加愤怒,你会觉得:这个世界病了!俄乌问题也好,巴以问题也罢,纵使你知道国与国之间的问题不仅仅是对与错的简单博弈,而是大国之间政治利益的考量,但面对战争的残酷,满目疮痍的悲怆,你还是会忍不住流下泪来,内心不断叩问三个字“为什么”!

饼叔是懂取名的,之前的《迦南孤儿》,现在的《不愈之殇》,无不瞬间击中问题重心。仇恨,让国与国之间的战争不止不休,而战争中的普通人,渐渐失去家园和家人,一开始只是想要逃离,到最后连逃离都是徒劳的。就像从加沙迁往拉法的难民,在他们眼里,拉法是加沙地带最后的“安全区”,然而,随着以军对拉法的进攻,这个“安全区”也变得不再安全,许多难民被迫离开,不仅如此,他们还面临着生存危机,没有水、没有食物、没有燃料……可想而知,在生存都无法得到保障的极端情况下,人性会变得多狰狞。

纪录片中有一小段是饼叔在讲述国与国之间的关系时,一声突然爆炸的巨响声出现,饼叔说“不知道又发生了什么”,简单的一句话,寂静如惊雷。这次《不愈之殇》纪录片,饼叔花了不少功夫找专家,因为加沙问题太复杂了,光是一个人的视角不足以看待事件全貌。于是先找来了以色列政府前顾问丹尼尔·利维分析以色列,在他的口中,我们了解到,其实本轮“巴以问题”战争在以色列政权内部非常分裂,甚至决策层都不知道为啥要打这场战争,互相推卸责任,因为没有目标,才会没有结果,这样的内部焦灼将永无止尽。

饼叔又找到了中国和以色列的教授,一起探讨关于哈马斯的问题,从他们的口中得到无比一致的表述是关于“哈马斯”的定义。哈马斯不是一个组织,更不是一个政权,它实际上是一种抵抗精神,当不需要抵抗时,哈马斯自然而然就会消失,而只要非法占领存在,抵抗就会一直存在。

以色列说要“消灭哈马斯”,这个口号的本身就无法成立,因为你永远无法消灭它,因为你口口声声的“消灭”,它才一直存在。当然官方的说法,依旧代表着官方,我们要听听底层人民的心声,于是饼叔找到了第一次去以色列,拍《迦南孤儿》时遇到的街头艺人,这一次他还是和之前一样,红灯亮起,开始在马路中央,表演杂技,然后去一辆车一辆车收钱。饼叔问他在过去的一年里,他发生了什么变化,他声称自己的收入变少了,来以色列的游客变少了。但当饼叔问他,战争造成的影响是久远的,现在已经波及他们的生活,难道现在停战不好吗?你的生活也会受到影响,难道会希望一直打下去吗?

这小哥果然不负众望,说出了那句“我并不重要,整个民族更重更要,打赢战争更重要”,他在固有的信息茧房中,被那些美化后的谎言迷惑,对以色列的“正义”深信不疑。小哥甚至对着镜头质疑西方国家的愚蠢,控诉他们宁可投入资金去重建加沙,却不肯在埃及建一个巴勒斯坦人的庇护所,让巴勒斯坦人都去那里生活,至于加沙,加沙就应该是以色列的。

而另一个日裔美籍牧师关于圣经的讲述,更是让人无语住了,连饼叔都无语住了,这要不是录着纪录片,估计他都想直接就走了,听不了他一句废话。你看,世界无奇不有,又一次见证了什么叫生物多样性。饼叔团队还找到了一个香港红十字会医生,这位医生几次深入加沙,去救助那些身处战争的难民,他看了太多的苦难,在他眼里,这些普通人也仅仅就只是普通人,并非什么哈马斯,他们的家人在战火中丧生了,自己也受了不同程度的伤,他陪伴在这些受伤的病患身边,不仅想治愈他们身体上的伤,更想治愈他们内心的伤。但你不能保证未来,这些人会不会成为哈马斯,为什么?因为等这些孩子长大,他们一定会有复仇之心。以色列国内,有极端派,就有温和派,相对比较“温和”的一批人,他们承认占领加沙是不对的,以军的主要目的不是占领,而是解救人质,但他们同样无法接受哈马斯存在的现实、无法接受抵抗存在的现实。纪录片最后,一个穿着以色列服饰的长者和几个青年辩论,他明白以色列目前行为的问题,但他也没有忘记父母曾在集中营遭受苦难,而几个青年人只能从他的政治立场和人格上进行侮辱,纪录片在唧唧喳喳混乱不堪的争吵中结束,这或许也是目前世界的映射。

这个时候,就无比庆幸自己生在中国,我们只有电商大战,补贴大战,也好在世界还有中国,《北京宣言》的提出,明确中东需要持久和平,而中国愿意为中东乃至世界的和平贡献我们自己的力量。

说实话,看完这期《不愈之殇》,差点把我看抑郁了,最后用《迦南孤儿》里的一个采访结束今天这篇文章,其实孩子们的内心也很无助,他们想要的不过是一个美好的童年和一个光明的未来!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