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羊羔总生病咋回事?科学初乳喂养,筑牢健康根基是关键

晨曦尼说三农 2025-02-28 15:45:18

小羊羔总生病咋回事?科学初乳喂养,筑牢健康根基是关键

在养殖的世界里,我们常常会看到这样的对比:同样是新生小羊羔,有些羊羔茁壮成长,很少生病,而有些小羊羔却总是弱不禁风,频繁地生病。这就像两条截然不同的成长轨迹,一边是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健康成长,另一边则是被疾病困扰的坎坷历程。而造成这种差异的关键因素之一,就是初乳喂养。科学进行初乳喂养,如同为小羊羔筑牢健康的根基,是小羊羔茁壮成长的重要保障。

初乳,对于小羊羔来说,并不是普通的奶水。它富含着众多对小羊羔健康至关重要的营养成分。相较于常乳,初乳中的免疫球蛋白含量要高得多。免疫球蛋白就像是小羊羔体内的忠诚卫士,能够帮助小羊羔抵抗外界病菌的入侵。一般来说,初乳中的免疫球蛋白IgG含量可以占到总蛋白的50%左右。而这种高含量的免疫球蛋白是无法通过其他途径在短时间内快速获得的。如果小羊羔没有及时摄入足够的初乳,就等于失去了这道重要的免疫防线。

我们可以看看两个不同的情况。在一个养殖场,养殖户甲非常重视初乳喂养。他会确保每只新生的小羊羔在出生后的1 - 2个小时内就能吃到初乳。这些小羊羔在成长过程中,即使周围的羊群偶尔有感染疾病的,它们的发病率也很低。而养殖户乙则没有这么重视初乳喂养,小羊羔往往在出生几个小时甚至十几小时之后才开始吃初乳,还有的小羊羔因为吃奶不及时,吃到的初乳量很少。结果,这个羊群中的小羊羔生病的情况时有发生,腹泻、肺炎等疾病不断在小羊羔群体中蔓延。

除了免疫球蛋白,初乳中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和其他生物活性物质。例如,初乳中的维生素A可以促进小羊羔的眼睛和黏膜组织的发育,帮助小羊羔更好地抵御呼吸道和消化道疾病。初乳中的钙、磷等矿物质比例恰当,有助于小羊羔骨骼的正常生长。这些营养物质在常乳中的含量要远远低于初乳。这就好比建造一座大厦,初乳为小羊羔提供了优质的“建筑材料”,而缺少了这些材料,大厦就无法稳固建造。

初乳喂养的时间也非常关键。就如同我们上学需要赶早班车,如果错过了最佳时间,可能就会影响整个行程。初乳喂养是越早越好,越早让小羊羔摄入初乳,它体内的抗体吸收就越多。一般来说,小羊羔出生后的30分钟到2小时内是最佳摄入初乳的时间。如果超过这个时间,小羊羔肠道对免疫球蛋白等营养成分的吸收能力就会下降。研究表明,出生后2小时内摄入初乳的小羊羔,能够吸收近50%的免疫球蛋白,而在出生6小时后,这个吸收率就会下降到15% - 20%。

然而,在实际的养殖过程中,还是存在着一些错误的做法。有些养殖户会过度依赖羊羔的自身免疫力或者抗生素来解决问题。他们认为小羊羔只要吃饱了就好,初乳喂养的及时性和充足性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就像把小羊羔的健康寄托在“偶然的运气”或者是一种“事后补救”的方式上。当小羊羔生病后,大量使用抗生素,虽然可能在短期内缓解症状,但却破坏了小羊羔的肠道菌群平衡。就好比在花园里使用大量的除草剂,虽然除掉了杂草,但也伤害了花草。肠道菌群平衡被破坏后,小羊羔的消化功能和免疫力都会受到影响,更容易生病,从而陷入了一个“生病 - 治疗 - 再生病”的恶性循环。

科学进行初乳喂养,还要注意初乳的质量。质量好的初乳才对小羊羔有真正的好处。我们要关注母羊的健康状况,母羊如果营养不均衡,就可能影响初乳的质量。就像我们做饭,如果原材料不好,做出来的饭菜也不会美味健康。给母羊提供优质的饲料,保证母羊摄入均衡的营养,这样产出的初乳才会富含足够的营养成分。例如,在冬季,母羊的饲料中要增加富含能量的物质,如优质的豆粕、玉米等,这样才能提高初乳的质量。

同时,在初乳喂养的方式上也需要讲究。对于一些弱小或者有问题的小羊羔,可能需要采用人工辅助喂养。但人工喂养也不能完全替代母羊喂养。在人工喂养的时候,要模拟自然哺乳的状态,注意喂养的温度、量和频率等。比如,初乳的温度最好保持在39 - 40摄氏度,这个温度就像给小羊羔喂食的“温暖怀抱”,如果温度过高或者过低,都会影响小羊羔的采食情况和对营养的吸收。

小羊羔总生病是一个让许多养殖户头疼的问题。而通过科学初乳喂养,我们就能为小羊羔的健康奠定坚实的基础。从初乳的价值,到初乳喂养的时间、质量、方式等各个方面的重视,都能让小羊羔远离疾病的困扰。这就如同精心呵护一颗刚刚萌芽的幼苗,每一个细致入微的照料都能让它长成参天大树。我们不能只看到眼前的忙碌,而忽略了初乳喂养这一关系到小羊羔一生健康的关键环节。关注初乳喂养,就是关注小羊羔的未来,也是关注养殖场的长远发展。每一个养殖户都应该将科学初乳喂养的理念深入心中,运用到日常的养殖工作中,为小羊羔打造一个健康的成长环境。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