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舟十四号5月20日发射?航天员名单选定:天舟四号货物揭开真相?

似花如流水 2025-04-20 22:57:29

一个坊间流传的信息表示,神舟十四号将发射,其中还人称航天员包括陈冬、刘洋、蔡旭哲,这个传闻是否靠谱?下文将经过一系列的分析来看看可信度究竟如何?

发射:可能性有几何?

种花家在网上搜了下,神舟十四号发射的消息最早来自于微博大佬@PhilLeafSpace的博文,她的理由也是非常充分的,因为空间站做了一次调相机动,而一般在发发射前20天左右会做这个机动,以迎接飞船的到来。

为何要调相机动?推测是否靠谱?

首先我们来查一下大佬@PhilLeafSpace说得是否准确,这个不难,因为国家航天局官网上就有天宫空间站的两行式轨道根数的信息,对比下的数据就能发现到底有没有改变:

这个两行式轨道根数要详细了解比较复杂,不过上述信息中有一个参数就是运行圈数,大家都知道这代表每圈的时间变长了,也就是轨道升高了不少:新的轨道为386.735 km × 391.211 km × 41.4708º,提升了10千米。

轨道调整有三种情况,一种是轨道太低了抬升调整,而另一种则是因为避险机动,比如有太空垃圾经过附近,还有一种就是调相机动,这三种情况都有可能,比较难区分,不过避险机动大都会有新闻出来,可能性相对比较低,因此比较大可能性集中在轨道提升和调相机动。

而据此前的任务表明,这种调相机动都是为载人航天任务做好准备,因为空间站要和飞船对接,那么飞船发射入轨的轨迹要和空间站拟合,由于地球自转以及空间站绕地球自转非整数,因此每绕一圈星下点轨迹都会移位,想要两者拟合,不是调整飞船就是调整空间站,显然飞船是可以机动的,而空间站机动则是为了让飞船可以更快速与空间站对接。

而根据调整后的两行式轨道根数数据,再根据发射火箭的数据即可模拟计算出未来会在哪天哪时发射,甚至可以精确到±10s,比如天宫空间站进行了一次调相机动:

远地点高度降低近2公里,这是为天舟四号对接做好准备!CSS轨道参数::376.320 km × 392.280 km × 41.471º,两行式轨道参数为:

根据这个参数和长征7号火箭的参数,当时预测发射时间为:01:56:54(±10s),起飞时的相位差约-3.32º,那么实际发射时间是什么时候呢?

UTC时间就是世界标准时,+8就是北京时间,对应时间就是01:56:37.376,预测误差17秒,这个应该说非常精确了!

那么神舟14号预测的发射时间是什么时候呢?据长征二号F改遥14的性能参数,其发射时间为 10:44:00 (±15s),发射时相位差约-0.642º,快速交汇对接时间仍为6.5小时。(数据来自微博大神PhilLeafSpace的博文)

应该说这个概率还是相当大的,不过呢,在数据公布之前都是猜测,各位仅作参考。

航天员到底有哪几位?刘洋确定会上吗?

确定了发射时间,那么哪几位航天员会成为神舟十四的乘客就成了大家最关心的事了,中国青年报报道:

2022年是空间站建造决战决胜之年,根据任务安排,今年将组织实施空间站问天舱、梦天舱、货运补给、载人飞行等6次飞行任务,完成空间站在轨建造,建成在轨稳定运行的国家太空实验室。目前,执行空间站建造阶段2次载人飞行的航天员乘组已经选定,正在开展任务训练。

不过到底是谁却没人知道,无论是哪个官媒都对此三缄其口。一位ID为萌虎鲸的微博账号在发布了一条推文上传了这样一张图片:

显示神舟十四的航天员为:陈东、刘洋和蔡旭哲,图中的名字不像是英文的写法,也不像是拼音,很像是我国台湾省的拼音的打法,笔者再搜图,发现了一张更大的原图:

但很明显,这也是一张更大的图上截取下来的,根据这个特征再搜索,找到了一张完整尺寸的原版图片:

这是一张在推特上广为流传的“International Space Station & other National Crew Manifest 2020-2023”的任务时间表,原图在神舟十四位置是空着的,而在截图上却填上了名字,但根据这些怪怪的拼音方式,很像是英文中发音来拼中文,有朋友认为可能是台湾省的拼音,但也不像,因为根据地方拼法蔡的字母顺序是Tasi或者Tsai,因此可能是某位老外直接将蔡翻译成了Chi。

陈冬、刘洋、蔡旭哲这个名单不靠谱,那么是哪三位呢?

在没有公布之前大家都是瞎猜,不过大家喜欢的也就是猜谜的过程,很多时候答案并不重要!按之前几次的选拔规则,似乎有以下几个惯例:

1、近期的航天员不会再执行任务;

2、可能有一名女航天员;

3、经验丰富的航天员带新手;

根据这些人员,笔者统计了一个关于航天员的数据,似乎这些可能性就显现出来了:

任务经验最丰富的是景海鹏和聂海胜,显然后者刚执行过神舟十二任务,那么景海鹏的概率相当高,假如景海鹏此次执行任务,那么指令长非他莫属。

景海鹏

另一个则是刘洋,这有两个可依据,半年任务比较适合女性航天员一起参与,再根据此前神舟十三的任务男女比例,可能性也很高,还有一个“确凿”的证据是天舟四带了口红,因此必女性航天员可能性就极大了,王亚平刚执行过任务,那么刘洋成了唯一一名女性航天员。

还有一名航天员的可能性就不太好猜了,据微博大神PhilLeafSpace的消息,陈冬是被排除的,另邓清明据说也被排除在十四任务以外了,那么剩下的蔡旭哲和张陆的可能性就很大了,二选一,种花家认为蔡旭哲上的可能性比较大,不为别的,只是瞎猜:

神舟十四号飞船指令长:景海鹏,乘员:刘洋、蔡旭哲;

各位可以猜猜看,在文末留言即可!

延伸阅读:天功能空间站,无人值守,有人会闯进去?

自神舟十三号返回地球以来,中国的天宫空间站就进入了无人值守状态,很多朋友会比较担心,这个无人值守的空间站会被人从外部入侵,其实答案是不可能的,原因很简单,进入空间站需要“访问密码”。

中国空间站可能选用了APAS-89/APAS-95标准,但也可能选用了IDSS(国际对接系统标准),但并不是接口对了就能对接,笔者猜想,在对接前建立的稳定联系中包含了这些密码字符串,只有被授权的航天器才能被对接,否则即使是强行用螺栓连起来也进不了空间站内部。

当然在气闸舱内也可以通过远程控制的方式打开进入其内部,而像地心引力中不被授权即可进入飞船内部是不可能的,除非事先联系好解除锁定,因此各位完全不必担心会被“侵入”。

天宫空间站很难到达

目前天宫空间站的轨道约为386km × 391km × 41.4708º,与国际空间站高度相差20千米以上,并且国际空间站的轨道倾角为51.6°左右,如此大角度的差距,使得两者相遇也就在一瞬间,因此根本就不可能共轨飞行,也不会存在过空间站上的宇航员爬到天宫空间站的可能!(完)

今天,同样的情况也发生在我国另一个领域,那就是剃须刀界的“华为”。说到剃须刀,很多人第一时间联想到的都是飞利浦,博朗,松下剃须刀这些都是国际大品牌,没错,以前剃须刀就是被这些外国品牌所垄断,随便一把剃须刀都成百上千,只能是适合手里有闲钱的人或者工作一族使用。然而今天这一状况被中国一家年轻的企业所打破。今天的主角sep科技创始人——王小彬。决心放弃继承庞大家业,一心留学闯入科技圈。

他和很多刚开始创业的年轻人一样,从不被看好,也遇到过一次又一次的打击。但是越挫越勇的他终于用实力"打脸"那些当初瞧不起他的人!他带领了一群90后同伴,潜心专注国内的剃须刀行业,将智能科技与电动剃须刀结合,上线了一款"3D电动剃须刀",短短几天就被抢购280000+台,收入更是达到了几千万,这个数据还在不断上升为了能够快速进入国内市场,采用低价高质策略让大众记住这个品牌。而数据证明,他们确实做到了,收到产品的消费者都发来了好评

第1:它采用3D独立浮动刀头,舒适贴面,顺滑剃净无死角

第2:超薄双环刀网,效率倍增,不留胡茬,而它的ESM智能剃须系统,剃须刀的,"超强大脑",智能防夹须,全程超爽体验,只需滑过

第3:自动研磨刀片,自主研发的纳米超合金钢(打破日本进口钢垄断),越用越锋利

第4:速度快,低噪音,每分钟10000转速,高于一般旋转式剃须刀马达,给你涡轮增压的剃须体验

第4:快充1小时,使用180天,是市面大部分剃须刀的5-6倍!电量告急时一分钟Type-C闪充可用,解决你的电量焦虑,而且采用手机usb充电口设计,插在手机充电头上就能充电,还带旅行锁,安全鼻毛误开机

第5:IPX7级防水,支持干湿双剃,用完一键弹射开盖,用水一冲就完事儿了,方便卫生!

剃须刀背面还附带有鬓角刀。轻轻往下一推就会自动弹开,刮鬓角、眉毛,修胡子都很好用。剃须刀的网面厚度不到0.5毫米。每一次剃须,脸上留下的胡须根不到0.5mm。看看使用第一批货的网友发来的使用图,真的是太给力了!!

这是一款送自己、送父亲、送老公、送朋友,都是倍儿有面子、倍儿高级的礼物!看起来高端大气,还能让父辈们用得开心用得心安理得!支持先用后付,3年内质量问题免费换新,180天免费试用。

1 阅读:787

评论列表

__独丶

__独丶

2025-04-21 07:13

睡糊涂了吧,

似花如流水

似花如流水

似花如流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