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化犁庭,一场让女真人消停了150年的血腥镇压

红晓岩谈古论今 2025-03-22 10:37:15

十年时间,已经足够让一个人成长起来。成化三年,那个小宦官刚刚入宫。成化十三年,汪直已成为御马监太监提督西厂,皇上身边的第一红人。

十年时间,建州女真也恢复了一点元气,成化十三年起,建州又开始了在边境搞起了小动作。有了上次的教训,他们不再敢结成大团伙抢劫,只是分散成小团队时不时来打一把秋风,尽量不引起朝廷注意。

遗憾的是,他们运气实在不好,这次他们遇到的不是讲道理的李秉,而是另一位巡抚辽东的御史陈钺。

李秉的特点是嫉恶如仇,尽心职务。陈钺的特点说出来不大好听:功名之心较重。

历来官员们要想晋升是非常困难的,别看我们提到的官儿升官像喝水那样简单,那是因为他们在历史上留下了印记,不得不提到他们。广大低级别官员熬一辈子原职退休的比比皆是,于谦在御史任上一熬十九年就是个很好的例子。

陈钺也是个御史,自从天顺元年进士登科入仕,被授兵科给事中后,他的仕途就没啥大进展,熬了二十多年也不过是个御史。

编辑搜图

升官的捷径是什么呢,忽略掉溜须拍马认太监当爸爸这种非正常手段,最快的方式莫过于军功。

视军功大小,能获得保底升官,上至封侯的奖励,更能在史书上留下光辉灿烂的大名。

军功又不是那么好拿的,除了自身过硬的素质,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要是强行火中取栗,不光升不了官,还可能把老命搭进去。

有没有那么一种军功,既稳妥又安全,得来全不费功夫?

这个机会陈钺终于等到了,成化十四年,陈钺奉命巡抚辽东,搞不清楚状况的女真人一头就撞上了他。

听说建州女真又来抢劫了,新官上任的陈大人非常重视。他立即压实责任,狠抓落实,下令发兵进攻近塞的女真一十八个部落,同时向朝廷打了一份报告,建州和海西女真将要联合大举入寇,请求允许派大军进剿。

建州实力尚未恢复,劫掠也只是小打小闹,卫所兵足够对付,陈钺小题大做的目的显然是为了捞取军功。在渲染女真威胁的同时,陈钺也没忘记京城那个“年少喜兵”的小太监,他鼓动汪直,劝他建立边功,超越太监前辈们。

事儿是真的,被陈钺夸大了。到了朱见深这个鹰派耳朵里,就变成了:上次没打够,必须进剿,狠狠的进剿。

汪直乘机提出:皇上,要不这次的监军,您瞅我行不行?

朱见深当太子时也是个喜欢骑射的小伙子,他还有个小癖好,喜欢看万贵妃身着戎装,腰悬佩刀的样子,每当这时他就兴奋异常。奈何当了皇帝,身体也不算太好,无法跨马亲征,故此他能理解汪直的请求。

成化十五年十月,朱见深下诏,由汪直监督军务,抚宁侯朱永为总兵,巡抚陈钺参赞军务,统帅大军,征剿建州。

这次给他们的命令是:捣其巢穴,绝其种类。

编辑搜图

注意“绝其种类”四个字,这基本就是格杀令了,朱见深这是要永绝后患的意思。

别说建州女真实力尚未恢复,就算在遭到打击之前,也扛不住五万明军进剿。本来只是想打点秋风改善一下生活,没想到碰到陈钺和朱见深这样不讲理的人,叫他们如何抵挡?

十二月,汪直等上奏报捷:

建州贼巢在万山中,山林高峻,道路险狭。臣等分为五路,出抚顺关,半月抵其境。贼据险迎敌,官军四面夹攻,且发轻骑焚其巢穴。贼大败,擒斩六百九十五级,俘获四百八十六人,破四百五十余寨,获牛马千余,盔甲军器无算。

由于后来发生的一些事情,这场战争的细节在史书中语焉不详,不过我们可以从事后的封赏进行判断。

担任总兵官的朱永原为抚宁侯,此役后被封保国公;监察御史陈钺晋升右都御史;汪直加俸三十六石。

太监不像官员,是没有品级的,最直接的封赏就是加俸,三十六石看起来很少,实际这是太监的三级俸禄。相当于从职务认定上,汪直连升了三级。

更关键的,是朱见深直接让汪直总督十二团营,由此汪直成为第一个掌握禁军的内臣,超越了前辈刘永诚。

关于这场战争的全部内容,就只有汪直奏疏的寥寥几句。但仍不难想象,在辽东的腊月,在长白山的崇山峻岭中,女真据险而守,作战是极其艰苦的。

编辑搜图

捷报传来,朱见深回复的诏书可以用激动来形容:“得奏足见尔等同心运谋,鼓振军威,致兹大捷。迩来遣将出塞,鲜有若兹之举,况能冒犯霜雪,深入险阻,朕甚嘉悦。兹特降敕奖谕,以励勤能。报功之典,俟册报之日在所必行。即今严寒,尔等良食自慎,官军暴露艰苦,为朕加意抚恤,其钦承之。”

这场战争后来被叫做丁亥之役,又称成化犁庭。“犁庭”指的是“犁庭扫穴”,是彻底摧毁敌人的意思。

这场军事行动沉重打击了建州女真,经过这次犁庭扫穴的进剿,女真各部都安分了一百多年,直到努尔哈赤崛起后,才逐渐成为明朝的心腹大患。

0 阅读:5
红晓岩谈古论今

红晓岩谈古论今

以史为镜,可以正衣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