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了改编于亦舒笔下的《喜宝》大电影,较若干年前看过的原著,对比之下感慨万分。
撇开电影的还原度和角色的适配度以及某瓣的评分不谈,咱们今天结合原著来聊下那个把“我喜欢钱”的拜金欲望写在脸上的喜宝凭什么值得被理解?
电影版剧照
01在金钱面前,喜宝向来活得坦荡又真实。
也正是这样的缘故,第一次遇见的勖存姿的二女儿勖聪慧时,能够自给自足式展现自己身为剑桥高材生而有的文化人的幽默和共识。可以随性聊麦克佩斯、奥塞路的悲剧,亦或者仙德瑞拉和魅力王子的童话爱情。
下了飞机,迎接勖聪慧的是豪车开车门等候,三四佣人簇拥而上。而喜宝,是只身一人。在遇见勖聪慧之前她对有很多很多钱的概念理解。
就像还没来得及沉浸在母亲改嫁远走留下自己一个人江湖漂泊的悲伤中便要开始为下学期的学费发愁。
当勖存姿(xu cun zi )以送礼物之名要求确定关系时,读书人的志气让她一度气愤甚至因此而失了分寸,带着自尊转身哭着离开,最后却又不得不因为现实的“窘境”选择接受。
电影版剧照喜宝
喜宝的内疚心理是:说勖存姿送的三克拉戒指太小是假,出卖了读书人的自尊是真。
可是,但凡站在她的角度出发,便已然能理解所谓的“出卖”。她心里清楚,当爱没有,有很多很多的钱也是好的。这也是最初的她一心为了钱选择跟勖存姿在一起的原因。
其实很多人不能理解,同样是为了钱,为什么不选择勖存姿的儿子勖聪恕?除却先来后到外,父子俩的相比较之下,勖聪恕付出的会是纠缠不清的感情,而喜宝的选择只是钱而已,跟勖存姿在一起没有太大的感情压力,同时,跟对方的交流沟通中俨然能感受到曾经羡慕过聪慧拥有的父爱。
勖存姿和喜宝(电影版)
喜宝接受现实是从带着勖存姿的支票走进珠宝店私人订制了一枚十卡左右全美方钻开始,带着大钻戒的她,心安理得地跟勖存姿谈交易条件。
从跟勖存姿第一次见面,她的坦荡和直接,以及在明确交易后没有仗着勖存姿的喜欢和对她自身对曾经贫穷的鄙夷,而出现过对金钱的挥霍。反而更像个小孩一样,用现金装满了书桌抽屉,用能看见的富有这种方式去弥补过往十几年穷日子里的寒酸。
高学识的喜宝对这世界和命运有自己的理解和感悟,“只有不愁衣食的才有资格用时间来埋怨命运。”跟勖存姿在一起之前对于富人,她只是羡慕并没有仇视;跟勖存姿在一起之后目的很简单:只希望能够继续学业,而无心勖存姿生后财产分配。
她能理解甚至接受勖存姿的大女儿勖聪憩对她的提防;勖存姿的儿子勖聪恕有资本花时间走不出埋怨自家老子抢自己喜欢的人的猜忌;勖聪慧更有资格做个衣食无忧天真无邪的现实公主。勖存姿大女儿勖聪憩
勖存姿大女儿勖聪憩
既然接受了勖存姿老得除了钱什么都没有的爱情,便已然做好了心安理得接受的准备。
所以在面对勖聪慧邀请其去参加姐姐勖聪憩孩子的生日宴时,虽有些迟疑,却还是去了。宴会上面对好朋友的勖聪慧有关钻戒的质问时,不显半分不安和隐瞒。
她的坦然和从容甚至可以说是无所谓,一度让勖聪憩对其竖起了敌意。勖聪慧对其行为的不理解,从未让喜宝有过内疚,甚至在被聪慧指责是个妓女时,直面回怼其父亲勖存姿是个嫖客。
在有钱人面前,穷人最大的自尊就是亲手碾碎自尊。
02后来我在想,如果喜宝的母亲能够给女儿以足够的安全感,相信她不会在金钱的诱惑下迷失了自我,出卖了读书人的灵魂。
比起母亲的养育之恩,对于孩子而言,父母其实才是孩子价值观建设之初的领路人。在电影中,母亲为了自己所为的爱情,生下了孩子,被男人抛弃。即使在生命的尽头,依旧选择相信那个抛妻弃子不负责任的男人。
在原著中,喜宝的母亲后来为了生活漂洋过海,跟一个外国男人重新组建家庭,去迎接属于自己的生活。此时的她身为母亲比谁都清楚,女儿的落魄。
假装给女儿在香港留一个可住的“家”,却不愿交代后续续租的事。本该是有母亲的地方便是家,却也是输给了现实、输给了另外一个异国的男人。母亲的离开,从此家也没了。
勖存姿儿子勖聪恕
勖聪慧可以拼爹,喜宝的爹却靠女儿来拼。没有爱时连爱情都没法自己选择,有人却可以依仗有钱得到自己想拥有的爱情。譬如,勖存姿,勖聪慧。
从小父爱缺失的她,所以对于相依为命的母爱很是珍惜,即使说下半学期的学费至今没有着落,她也要用节省出来的钱买了最廉价的机票,回国探亲。
所以讲到这里时,很是为喜宝遗憾。当年母亲把日本往返机票折换成英国的单程票也要送喜宝去剑桥读书的决定,又何尝不是把自己的期许强加在女儿身上。所遇非人,自己生下喜宝抚养长大,认准了知识改变命运的道理,说白了还是希望女儿有天能金榜题名然后荣回故里。
勖存姿的小女儿勖聪慧
只是她没有教会女儿,凡是皆要靠自己。
为了追求爱情,抛弃女儿,只身远赴嫁人。相比她所谓追求的幸福,可以理解为想寄生在外国佬身上。
这大概便是喜宝后来“堕落”的主要原因。父亲的不负责,让她对爱情没了向往;母亲的离开,让她觉得被世界抛弃,无处可去。
生活不会因为你是女生而怜香惜玉。
一个涉世未深的孩子,便懂得了钱财已然不是身外之物那么简单的事,它的魔力似乎能买来她曾梦寐以求的一切,包括家和安全感。
喜宝
喜宝有错吗?比起直面批判她的“误入歧途”,不妨从根本处思考始作俑者究竟是谁?
03关于喜宝的后续,电影结局过于简单,剧情中也并没有交代勖存姿有老婆的事实,一个钻戒一张支票,便买下了喜宝。
喜宝于勖家,是插足别人家庭的第三者,但从原著中勖存姿和其老婆的夫妻关系,以及勖家人之间的隔阂,喜宝于自己、于他们更像是个救赎者。
她救了勖存姿。
喜宝
一直到故事结局,勖存姿都不知道儿子勖聪恕病情到底如何。从装病到最后被安排进了精神病院,经历了很大程度上的精神折磨,为了避免儿子跟自己争情人,勖存姿对自己的这个儿子虽然有所忌惮,但却还是不得不心怀虎毒不食子的父爱。
聪恕一度因为病情恶化失语,是喜宝的不放弃对其换院救助,每日耐心陪伴。最后聪恕清醒之后,勖存姿却没能听到这个这个好消息便辞世了。身为勖存姿唯一的儿子,就在所有人都为勖聪恕的糟糕情况担忧时,是喜宝替代勖存姿担起了当家长耐心陪伴的责任。
勖存姿离世后,勖家人似乎也都过上了好日子,包括曾经一度对喜宝疯狂追求的聪恕也终于放下对父亲的偏见,爱上了一位平凡但却值得爱的小护士,俩人顺利结婚生子。
喜宝
勖存姿的原配欧阳女士面对丈夫明目张胆的出轨,似乎没有任何的异议,俨然是早已臣服于现实,比起爱情,和一个即将疯掉了的儿子,她更需要的是勖存姿给她的荣华富贵的生活。
对于喜宝的闯入,她并没有太多的敌意,后来反而是因为照顾病床上的聪恕让她们成为了忘年之交。 就连最初对喜宝满怀敌意的聪憩,面对自己丈夫的出轨、遭受切乳之疾后自杀,也是喜宝陪在身边温暖了她人生中的最后一程。
甚至在离开前,还把自己的两个孩子托付给了喜宝,可见在勖家最能靠住的还是喜宝一人。
喜宝不仅救了勖家的人,还拯救了她自己。
比起在母亲身边为衣食住行没着落担忧外,她根本不懂得人生的意义,这也是让她一度忽略了贫穷本身,有为所谓的自尊犹豫过但随即还是屈从于金钱之下的原因所在。
在遇见勖存姿之前她以为人生最大的意义在于要有很多很多的钱,在成了勖存姿圈养的情人后,是有了很多很多的钱,轻而易举地获得但却也让她因此失去了人生努力奋斗的方向和快乐。
在成为有钱人之前,她的目标很简单:顺利地从剑桥毕业。后来有钱了,却也因此荒废了学业。见过世间繁华,也见过资本家阴暗。
勖存姿
亲眼目睹了勖存姿随意践踏他人生命,随后用钱摆平一切的时候,她便知道了自己再继续法律研习的学业已然没了必要。
后来勖存姿去世,遗产分了她很多。如何形容之多?用原著中专门为喜宝打理财产的律师核算后所说,喜宝用余生去考虑如何才能把钱都花得完。
关于这本书,很多人说喜宝拜金,其实她比起拜金的人,她更让人觉得遗憾和心疼。遗憾的是在价值观还没形成之前,就不得不直视世俗最赤裸的诱惑。心疼的是原本不是个贪心的人,,却永远被钉在道德的耻辱柱上。
身份的设定让她注定没办法自我洗白,选择是自己选的,路也是自己走的。身体对金钱出卖,但精神却永远保持纯洁。对于钱财她的需求不高,亦如第一次跟聪慧相识的喜宝,不敢相信聪慧会有什么样的烦恼一样,不曾想自己竟要为怎么样花掉那么多的钱而烦恼。
宋家明
后来的她也开始明白了聪慧的逃离、宋家明为了救赎向神忏悔脱俗做了教父、聪憩会因为精神和身体的双重打击之下而自杀而选择解脱。。。。
所有的人最后都以自己的方式成全了自己,钱财乃身外之物,大概是只有拥有过的他们才明白的道理。《喜宝》之所以把“我喜欢钱”的欲望打在公屏上,不过是想以此警醒世人:比起对金钱的盲目追求,快乐才是决定生命长短的刻度。